处理献血误刺动脉2例
发表时间:2015-03-02 浏览次数:1703次
无偿献血应选择肘窝处的静脉行静脉穿刺术,但由于每位献血者的体型差异、穿剌者的技术熟练程度经验各异,偶会发生误刺动脉的不良反应发生,本血站自2004年至今,成功处理了2例误刺动脉引起的无偿献血不良反应,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 张某,男,19岁,在读大学生。献血⒛0ml结束后正常按压针眼出血不止,出现皮下血肿并不断扩大,最后形成以针眼为中心大小约为8cm×10cm的肿块,颜色紫暗,有压痛,再回顾观察已采集血液,血色鲜红,初步判断为误刺动脉,立即就地取材给予加压止血,即将瘪的血压计的压脉带绕在献血者的手臂近心段,约在肘部上端6cm处,用冲气球加压至(80~100)mmHg,维持压力至少15min,直到30min后出血停止。出血停止后绑上止血绷带,并告诉献血者至少固定(4~6)h,⒛h后热敷以促进肿块的吸收。出血停止后带其至昆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B超检查确诊为误刺动脉。第2天上门回访献血者无任何不适感,肘部肿块依然存在,但已有消退迹象,第7天电话回访得知肿块已完全消退。
2 陈某,女,23岁,外企员工。预献血量300ml,其体型偏胖,肘部肌肉比较丰富,采集前摸其静脉较深不明显,穿刺后血流速度极快,血色鲜艳呈粉红色,采血秤显示250ml,触及另外一只手臂相应部位重压时脉搏搏动强劲有力、节律整齐,当即判断为误刺动脉。立即停止采集血液,在穿刺部位施以重压,方法同前例,将手臂上举至心脏水平位置以上,维持压力30min,其过程中松解压脉带1次2min,松解期间,用指压法暂时止血后,继续加压止血,止血过程中向献血者解释和道歉,并告知献血者相关注意事项,直至出血停止,献血者无不适,肘部无肿块。第2天电话回访献血者无任何不适感,肘部无肿块和青紫。以上2例分别为献血结束后和献血过程中判断为误刺动脉,并通过医生及时正确的采取措施,成功处理了献血不良反应。
讨论
这种献血不良反应—般不常见。例1为献血后发现误刺动脉,例2为献血中发现误刺动脉,所以血液采集初、采集过程中、采集后都要细致观察血液的颜色、献血者的面色以及按压后的止血情况等,发现献血不良反应时间的早晚直接影响献血者的损伤程度,越早发现及时处理,对献血者的损伤越小。如何才能及时地发现呢?首先医务人员要高度重视,熟练掌握上肢肘窝部的解剖学特点,采集者采集血液时,应选择在无皮肤损伤区域中较粗的静脉抽出血液。但由于每位献血者的体型差异,尤其是体形偏胖的,肘部肌肉组织比较丰富,动静脉位置较深难触及,易发生误刺动脉;只有提高采血人员穿刺水平,在采血前正确判断动、静脉,实在无法确认时,可以观察对侧相应部位的血管,适当加压观察其有无搏动,有搏动为动脉,没有搏动为静脉。如已经发生这种献血不良反应,医务人员一定要沉着冷静,稳定献血者的情绪,加压止血,压力达到(80~100)mmHg,一般是不能摸到远端动脉搏动,松紧合适,过紧易损伤神经,过松则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加压时间要适度,过久,可引起肢体缺血坏死,每隔lh放松(2~3)min;放松期间,应用指压法暂时止血,反复进行,出血停止即停止压迫。在处理过程中对献血者给予充分的解释、道歉和人文关怀,同时进行追踪随访,把风险降到最低。
(收稿日期:20140⒉12)
(本文编辑: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