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的相关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24 浏览次数:1135次
工作压力是工作环境的要求与人的反应能力之间的不平衡知觉所致[1]。过高的工作压力不仅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还会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由于精神科工作的特殊性,精神科护士要承受许多特殊的压力,为了解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维护其群体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封闭疗区的60名精神科护士为研究对象。本次调查的护士年龄21~52岁,平均34.2岁;护龄1~32年,平均10.5年;其中10年以下护龄护士20名,占33%。10~20年护龄护士23名,占38%,20年以上护龄护士17名,占28.3%,男护士12名,占20%,女护士48名,占80%。护士职称33名,占55%,护师及以上职称27名,占45%。中专护士45名,占75%;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护士15名,占25%。临床护士42名,占70%,行政班护士18名,占30%。
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历时30天,共发出问卷60份,收回问卷60份,回收率100%。
2 结果
问卷调查显示,精神科护士的主要压力源为: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患者不合作、护理难度大、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护理工作的社会地位低、工资及其他福利待遇低,频繁倒班等。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从事临床岗位的护士、10~20年护龄的护士、男护士的工作压力程度较重。
3 讨论
护理工作与患者的生命息息相关。护理工作压力对护士、医院、患者及家庭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2],甚至影响整个医疗保健体系功能的发挥。本次调查则是针对精神科护士的压力源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以提出减轻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维护其群体心理健康的有效措施,从而使精神科护理工作更好地开展。
3.1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不同的工作对象、工作环境对护士产生的压力也不同。精神科护理工作的性质及特点决定了护士的工作压力[3]。通过本次调查发现,精神科护士的主要压力源为以下几个方面。
3.1.1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环节和过程中,有时即便是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4]。精神患者由于受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支配,意外事件时有发生。如患者之间互相伤害、患者妄想逃跑而造成人身伤害、患者自杀、患者自残等。因此精神科护士在工作中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甚至出现有不同程度的恐慌心理。
3.1.2患者不合作,护理难度大:精神患者往往无自知力,否认有病而拒绝治疗,同时也易受幻觉、妄想等症状的支配而发生各种难以防范的突发事件,如自伤、自杀毁物等冲动行为,有些症状医护人员虽可预见,但因精神症状发生的频率、内容难以想象。
3.1.3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精神科护士从事的是高风险的工作,精神患者冲动伤人的行为时有发生。“无私奉献,维护患者健康和安全”是精神科护士的天职,“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是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基本医德规范之一,所以精神科护士在保证安全护理工作的同时,经常遭受精神患者的暴力攻击而致伤、致残甚至死亡。护士在工作时时常有遭受攻击的危险,其工作压力和心理的不安可想而知。因此,精神科护士精神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
3.2不同的相关因素造成的精神科护士工作压力不同
3.2.1大专以上学历护士工作压力普遍高于中专学历的护士:高学历护士可能有更多高需求、低控制的状况,容易感到较大的压力[5]。精神科护士总体学历偏低,本次调查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护士紧占25%,我国高学历护士与中专护士的岗位分工、工资待遇等级没有太大区别,高学历护士缺乏自我成就感,他们的独立性、自律性高于中专学历护士[6]。因此,对高学历护士,护理管理者应尽可能为他们创造机会,使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调动工作积极性。
3.2.2临床护士的工作压力高于行政护士:临床护士长期与患者接触,因突发事件较多,人身安全处于高度危险的状态,工作风险大,且夜班相对频繁,长期不规律的生活易造成人的身心疲劳,日复一日的工作会使护士失去精力、理想和目标,表现为躯体,情绪和行为异常[7]。因此,护理管理者应为关心临床护士,采用多种有效的方式减轻护士压力。
3.2.3调查显示10~20年护龄护士的工作压力程度最重:10年以下护龄护士的工作压力最轻。因为年轻护士工作经验少,对意外事件的预见能力不足,对精神科职业风险意识相对较差,工作中有老护士的指导且体力充沛,因此感到工作压力较轻。护龄10~20年之间的护士在病房内充当主力,工作风险大,责任大,在家庭中还需照顾老人和孩子,负担很重,无形中增加了他们的压力,因此,管理者应多关心她们的个人、家庭及生活,消除她们的后顾之忧,使她们能更加安心工作。
研究表明,工作领域中存在的诸多负性因素会直接影响到护士的心理和工作行为,严重时会导致职业倦怠。精神科护理工作充满挑战与压力,长久处在压力下,若没有及时疏导,不但会直接影响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还会造成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降低,影响护理工作质量,良好的心理状况,不仅有利于其自身的心理健康,还有利于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和社会心理康复。
4 参考文献
[1]李小妹,刘彦军.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倦感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45.
[2]何贵蓉,李小妹,顾炜,等.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压力程度的研究现状[J].护理学杂志,2001,16(11):700.
[3]戴琴,冯正直,谢刚毅.重症监护室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39.
[4]李加宁,宋雁宾.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思路与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47.
[5]骆宏,叶志弘,冯莺.护士职业倦怠与工作领域心理社会因素的相关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12.
[6]高湘伟,许凤琴,木爱侠,等.护士人格特征与学历、年龄的相关性[J].中国临床康复,2004,8(3):419.
[7]潘孟昭.护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