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皮肤病与性病学》

杭州地区2685例浅部真菌病病原学分析

发表时间:2012-04-11  浏览次数:751次

  作者:陶茂灿 曹 毅 杨 敏 王 莉 韩德鑫 陈 霞 作者单位:浙江省中医院皮肤科 杭州 310006 浙江中医药大学

  【关键词】 真菌病 皮肤癣菌 念珠菌属病原学分析

  为了解杭州地区浅部真菌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分布特点,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门诊皮肤科临床诊断为浅部真菌感染的2685例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其病种及致病菌特点,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685例浅部真菌感染的患者中, 男1605例,女1080例,男女比例为1.49∶1;年龄11个月~83岁。其中甲真菌病861例(32.07%),足癣723例(27.26%),股癣561例(20.89%),手癣225例(8.38%),体癣161例(6.00%),花斑糠疹87例(3.24%),头癣67例(2.50%)。

  1.2 真菌学检查

  2685份标本直接镜检出真菌菌丝或孢子2123份,镜检阳性率79.07%(2123/2685)。除87份花斑糠疹标本外,另2598份标本进行真菌培养,分离出真菌1907株,阳性率73.40%(1907/2598)。其中红色毛癣菌883株(46.30%),念珠菌属683株(35.81%),须癣毛癣菌172株(6.41%),紫色毛癣菌48株(2.5%),断发毛癣菌35株(1.84%),犬小孢子菌34株(1.78%),石膏样小孢子菌29株(1.52%),絮状表皮癣菌23株(1.21%)。

  1.3 性别与菌种的关系

  男女两组皮肤癣菌所占比例分别为61.77%(753/1219)和68.46%(471/688),念珠菌属所占比例分别为38.23%(466/1219)和31.54%(217/688),两组病原菌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0,P<0.05)。培养阳性率分别为75.95%(1219/1605)和63.70%(688/10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5,P<0.05)。

  1.4 年龄、季节与真菌菌种的关系

  见表1。

  1.5 病种与真菌菌种的关系

  见表2。表1 年龄及季节与菌种分布株表2 病种与菌种分布株

  2 讨 论

  1987年杭州地区浅部真菌前三位依次是:须癣毛癣菌(51.62%)、红色毛癣菌(30.67%)、絮状表皮癣菌(5.98%)[2]。1997年至2000年杭州地区浅部真菌前三位依次是:红色毛癣菌(45.28%)、须癣毛癣菌 (14.11%)、白念珠菌(12.38%)[3]。而本组浅部真菌病患者的病种构成居于前三位的是:甲真菌病32.07%(861/2685),足癣26.95%(723/2685), 股癣20.89% (561/2685),这与国外报道大致相同[1]。1907株浅部真菌菌种中居于前三位的依次是:红色毛癣菌883株(46.30%)、念珠菌属683株(35.81%)、须癣毛癣菌207株(10.85%)。可见杭州地区浅部真菌的分布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念珠菌属有逐年增高的趋势,这种真菌病原学的分布变化值得引起注意。白念珠菌在全国其它地区也已跃居到第二位[4],这与国外报道[5]基本一致。

  分析性别、年龄、季节、菌种对病原菌分布特点的可能影响原因:男性患者真菌培养阳性率高于女性,可能与男性汗腺及皮脂腺分泌旺盛、真菌繁殖活跃程度高有关。18岁以下者红色毛癣菌感染率明显低于其他年龄组,与红色毛癣菌嗜脂生长,及青春期前青少年皮脂腺发育未完全有关。而断发毛癣菌感染主要见于此组,可能是因为其侵犯头皮和毛发引起的头癣好发于少年儿童。犬小孢子菌感染也主要集中于这一组,可能与近年来城市部分家庭饲养宠物,儿童与猫狗等宠物接触较密切有关。夏季的病例数明显多于其它季节组,可能与夏季气候温暖潮湿,适宜真菌的生长繁殖有关。头癣、股癣及体癣的培养阳性率最高,均高于80%,甲真菌病培养阳性率最低,仅63.07%,可能与头发里含孢子量多,股部真菌繁殖旺盛,活跃程度高,而甲屑所含菌量少,活力低有关。

  念珠菌属未进行菌种鉴定,马拉色菌也未选用合适的培养基进行培养鉴定,这些工作上的缺陷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努力改进。念珠菌属是正常人的皮肤黏膜的寄生菌,因此,念珠菌属是否为致病菌,还值得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 Jennings MB,Weinberg JM,Koestenblatt EK,et al.Study of clinically suspected onychomycosis in a podiatric population[J].J Am Podiatr Med Assoc,2002,92(6):327330.

  [2] 夏修蛟,郑俊惠.1516株病原真菌菌种分析[J].临床皮肤科杂志,2001,30(4):222.

  [3] 许冰,毛静然,张雯,等.杭州地区病原真菌调查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1987,16(6):306.

  [4] 吴绍熙,廖万清,郭宁如.中国致病真菌十年动态流行病学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1998,27(1):15.

  [5] Nishimoto K.An epidemiological survey of dermatomycoses in Japan,2002[J].Nippon Ishink in Gakkai Zasshi,2006,47(2):103111.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