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胜友诊治肿瘤并发带状疱疹经验
发表时间:2012-04-11 浏览次数:720次
作者:李兴坤 林胜友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 310053 浙江省中医院
【关键词】 恶性肿瘤 带状疱疹 辨证论治 林胜友
带状疱疹属中医“蛇串疮”、“蜘蛛疮”、“缠腰火丹”、“蛇丹”等范畴,是恶性肿瘤患者一种常见并发症状[1]。林胜友系浙江省中青年临床名中医,临证20余年,遵循中西医结合的思路,辨证论治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治疗恶性肿瘤并发带状疱疹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将其诊治经验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
带状疱疹是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皮肤病,典型表现为一或数群簇集状水疱,沿一侧周围神经呈带状分布,常伴有神经痛和局部淋巴结肿大。多由于恶性肿瘤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或手术及化、放疗后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病毒感染并发带状疱疹[2]。中医认为,“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肿瘤患者正气不足或某脏器功能低下是发病的内因;肿瘤确诊后,在给患者带来生理影响的同时也产生很大的心理压力,心理压力可导致情志忧郁,影响肝脏的疏泄条达功能,致肝气郁结;恶性肿瘤患者手术伤及气血,正气虚衰;化疗药物在杀灭肿瘤细胞同时,损伤机体的正常功能,尤其多次化疗后,机体正气大伤,脾胃受损,运化失司,湿困于脾,日久郁而化热,湿热内蕴;放射线为热性杀伤物质,属中医“火热”毒邪,伤津耗液,气阴两虚,久则阴虚火旺。肿瘤并发带状疱疹病机基础为“虚”、“肝气郁结”;虚为正气亏虚或脾胃虚损或阴虚火旺;虚则外邪内侵或痰湿内生,日久易郁而化火;肝气郁结,气运不畅,无力抗邪于外,正邪相争于肌肤,则肌肤出现“蛇串疮”、 “蜘蛛疮”、“缠腰火丹”等表现。病初扶正疏肝祛邪解毒,正气得复,邪气衰败则病向愈;如治不得法,正气倍损,邪气入里,内传肺络或心包,多危及生命。
2 中医辨证
肿瘤相关性带状疱疹,辨证论治应以虚实为纲,从“火”论治; “实火”为肝火旺盛、肝经湿热;“虚火”为脾气虚衰所致。根据临床症候,带状疱疹可归纳为肝火旺盛、肝经湿热及脾虚湿蕴证型。
2.1 肝火旺盛
皮损多见于头面、胸胁部,皮损色红,疱壁紧张,灼热刺痛,口苦咽干,心烦易怒,大便干结,舌红或红紫暗,苔黄,脉弦。该型多见于情志抑郁明显的肿瘤患者。
2.2 肝经湿热
皮损多见于胸胁部,疱面较宽,疱疹色红,大如黄豆,集簇成群,部分皮疹形成脓疱,内有红色糜烂面,舌边红,苔黄腻,脉滑数。该型多见于老年肿瘤患者。
2.3 脾虚湿蕴
皮损多见于腹部、大腿部,皮疹淡红,水疱混浊,疱大,疱壁松弛,易于溃破,渗液较多,纳呆腹胀,舌淡,苔白腻,脉滑数。该型多见于接受多次治疗尤其是多次化疗的肿瘤患者。
3 治疗方法
3.1 中药内服
①实火:肝火旺盛及肝经湿热证均选用龙胆泻肝汤为基础方加减:龙胆草9g,生大黄15g(后下),泽泻、焦山栀各12g,生地30g,柴胡、木通各12g,车前子15g,甘草6g。肝胆湿热者合三仁汤;舌苔厚腻者加苍术、藿香、佩兰;舌苔薄白者加生黄芪、太子参。1天1剂,水煎,分2次服,7天为1个疗程,共2~3疗程。药后出现腹泻减生大黄剂量,中病即止,防伤正气。②虚火:脾虚湿蕴证选用四君子合除湿胃苓汤加减:党参12g,白术15g,米仁、茯苓各30g,苍术、金银花各12g,黄柏9g,蒲公英15g,半支莲12g,薏苡仁30g,延胡索、川楝子各12g,大力子15g,生甘草3g。糜烂渗出者加六一散(包煎)、生地榆;腹胀者加大腹皮、炒枳壳、广木香;纳呆者加炒谷芽、神曲。1天1剂,水煎,分2次服,7天为1个疗程,共2~3个疗程。
3.2 中药外敷
上述三种证型均用龙胆泻肝汤煎液外敷。龙胆泻肝汤煎制后,经纱布过滤,取药汁,加入粳米粉中调成糊状,敷于未破溃的疱疹创面;干后再以药汁调糊,敷于创面,1天数次。
4 典型病案
吴某,男,62岁,肺癌脑转移多次化、放疗后并发带状疱疹。诉左胸肋灼热疼痛。查体发现沿左胸壁第10~11肋间出现大小不等水泡,簇集成群,呈带状分布,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局部少量皮肤破损,色鲜红,灼热刺痛,拒衣被;口苦咽干,喜小口饮水,但总量不多,烦躁易怒,数日前解羊屎状大便数颗,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辨证属肝经湿热,病性为实火。治宜清利肝经湿热,泻火解毒;予龙胆泻肝汤加减。组方:龙胆草9g,生大黄(后下)、泽泻、焦山栀各12g,生地30g,柴胡、木通各12g,苍术15g,藿香(后下)、佩兰各12g(后下),车前子15g,甘草6g。1天1剂,水煎2次,取汁700ml,早、晚各温服250ml;其余药汁调粳米粉成糊状,外敷于未破溃的疱疹创面,干则再敷,1天数次。用药1天后,解大便量较多,疼痛减轻;2天后腹泻稀黄水便,减生大黄为6g继服, 3天后疼痛大减,疱疹开始结痂,无新疱疹出现;大便通畅,口干口苦,心烦身热等症消失,继用至第9天,疱疹完全消失,无疼痛后遗症。
5 小 结
带状疱疹治疗较为棘手,单用西药效果欠佳。林医师辨证运用中药内服配合龙胆泻肝汤外敷,取得明显临床疗效。龙胆泻肝汤中龙胆草大苦大寒,泻肝经实火除湿热,黄芩、焦山栀苦寒泻火,火盛必劫阴液,故用生地滋养肝血,使邪去而正不伤,柴胡条达肝气,甘草和中解毒,车前子、木通、泽泻清利湿热,能促进疱疹分泌物的吸收,以利疱疹创面早日结痂愈合。舌苔厚腻者为脾虚湿盛,加用苍术、藿香、佩兰,三药合用,健脾祛湿,减少疱疹渗液。脾虚湿蕴证方选除湿胃苓散,以减少渗出,促进溃烂愈合。糜烂渗出者加六一散、生地榆利湿解毒敛疮;腹胀者加大腹皮、炒枳壳、广木香行气消胀;纳呆者加炒谷芽、神曲消食和胃。中药外敷患处,直接作用于局部,使药力直达病所,加强清热利湿之效。
【参考文献】
[1] 王兴远,陈绪元,陈晓品,等.恶性肿瘤放化疗并发带状疱疹的临床分析[J].肿瘤,2003,25(1):71.
[2] 林高娟,刘陶文,徐李荣,等.恶性肿瘤放化疗并发带状疱疹27例临床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04,5(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