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施治加局部梅花针扣刺治疗神经性皮炎35例
发表时间:2011-10-28 浏览次数:577次
作者:吴振涛,鲁晓华,王正新 作者单位: 262500 山东青州,青州市皮肤病防治站 262500 山东青州,青州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关键词】 神经性皮炎
神经性皮炎为常见多发性皮肤病,是以阵发性剧痒和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称为摄领疮或顽癣。其病因尚未完全明了,分为泛发型和局限型两种,近年来其发病率呈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我们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加梅花针扣刺的综合疗法治疗局限型神经性皮炎35例,取得了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及排除标准 符合《现代皮肤病学》中有关“局限型神经性皮炎”的诊断标准[1]。治疗前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异常者除外。
1.2 一般资料 共入选65例,经患者知情同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18~67岁;病程9个月~29年;27例皮损为单发,8例皮损为多发(为局限性);总计苔藓样变或融合性丘疹皮损49片。对照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17~69岁;病程10个月~27年,藓样变或融合性丘疹皮损41片。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等基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1.3.1 治疗组 采用中医辨证内服加局部梅花针扣刺的综合疗法。辨证施药:(1)风热型(11例):病程较短,皮疹呈红色斑丘疹,瘙痒,受热后病情加重。舌红、苔薄黄,脉数。治以疏风清热,安神止痒。组方为银花15g,荆芥12g,防风15g,蝉蜕15g,苦参9g,黄芩12g,知母10g,山栀子12g,白鲜皮15g,珍珠母30g,丹参15g。(2)血虚风燥型(12例):病程较长,皮疹色淡或灰白,融合成片,肥厚粗糙呈苔藓样变,剧烈瘙痒,舌淡、苔白,脉细或沉细。治以养血祛风,润肤止痒。组方为当归15g,川芎9g,生熟地各15g,首乌藤15g,白蒺藜12g,荆芥10g,白僵蚕12g,全蝎6g,红花9g。(3)血热型(12例):皮疹呈大片潮红、浸润性斑块,口渴,心烦,小便黄,大便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以清营凉血,疏风止痒。组方为生地15g,丹皮15g,赤芍15g,银花24g,山栀子12g,贝母10g,蝉蜕15g,全蝎6g,乌梢蛇9g,麦冬12g。各型均每日1剂,水煎服,10天为1个疗程,可随证加减,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梅花针扣刺:针具及扣刺局部常规消毒,用七星针在患部移动弹刺,施以重扣刺法,以少量出血为度,每日1次,9天为1个疗程,间隔2天,然后继续下1个疗程,2个疗程后做疗效判定。
1.3.2 对照组 外用10%黑豆溜油软膏、去炎松尿素软膏,每日2次。如患者感剧烈瘙痒可口服镇静剂或选用抗组胺药。20天后判定疗效。
1.4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瘙痒消失,皮损消退面积≥90%;显效:瘙痒明显减轻,皮损面积消退60%~89%;有效:瘙痒减轻皮损面积消退20%~59%,无效:瘙痒减轻,皮损面积消退≤19%。痊愈+显效记为有效。
1.5 不良反应观察 治疗前后均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记录治疗过程中的不适反应。
2 结果
两组疗效结果,见表1;治疗组中医分型与疗效的关系。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1.43%、43.33%。经SAS统计软件分析,两组有效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风热型、血虚风燥型、血热型三型的显效率分别为72.73%、75.00%和66.67%,差异无显著性。随访6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者中各有2例、4例复发,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3 讨论
3.1 风血同治,标本兼顾 瘙痒是本病的主症之一,中医认为“风盛则痒”,故本病多与风邪有关。苔藓样变是本病的主要表现,为疾病日久,耗伤阴血,肌肤生养所致。而血虚多与血瘀有关,根据“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及“风血同治”的理论,在本病每一类型的治疗中都加用疏风活血之品。现代医学认为,神经性皮炎与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平衡失调有关。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丹参含丹参酮及维生素E,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镇静作用,可改善外周血液循环,抑制表皮及纤维母细胞的过度增生,对机体代谢和免疫系统有一定作用;蝉蜕、全蝎也有镇静作用[2],故可取效。
3.2 疏通经络,调节平衡 本病中医病机主要为七情内伤,风邪内侵导致营卫失和,经脉失疏。《素问?皮部论》:“凡十二经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生于皮毛”。梅花针皮部扣刺,可起到局部刺激和整体调节作用,平衡人体阴阳,疏通脏腑经络,调节机体功能。皮部持久刺激可提高局部肌肉的营养和代谢,调节植物神经功能,使失调的大脑皮质的抑制和兴奋功能达到调和,局部的血液循环加快,促使神经功能障碍的神经性皮炎痊愈和好转[3]。
3.3 综合治疗,提高疗效 中药与梅花针结合应用可优势互补,扬长避短,相辅相成,提高疗效。早在唐代,孙思邈就认识到针药结合的重要性,提出:“若针而不灸。……知针知药,固是良医”。本研究初步证明,运用中医辨证施治加梅花针扣刺综合治疗神经性皮炎获得较好疗效,复发率低,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杨国亮,王侠生.现代皮肤病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5,506-507.
2 黄巍.辨证治疗神经性皮炎58例疗效观察.山西中医杂志,1998,14(6):8.
3 高其芳,韩艾.梅花针扣刺治疗神经性皮炎临床疗效观察.针刺研究,1998,4: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