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皮肤病与性病学》

浅谈肛瘘及肛瘘术后引起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的处理

发表时间:2010-07-29  浏览次数:554次

  作者:龚磊 作者单位:225600 江苏高邮,高邮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 肛瘘

  肛瘘是肛肠科常见疾病之一,部分肛瘘的内口与外口通过瘘道使肛门与肛外皮肤相通,肛内及瘘道内的分泌物甚至稀粪便流出外口刺激肛周皮肤,导致肛周皮肤出现红斑、丘疹、丘疱疹,而发生肛门部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特别是肛瘘术后患者,因局部组织损伤及创面暴露较大,分泌物大量渗出,加上粪便或尿液污染,刺激伤口周围皮肤,使皮疹反复迁延难愈,不但影响了肛门部伤口愈合,而且加重了病人的心理和经济负担,这种情况在临床上较常见。

  目前,大部分学者认为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是继发于慢性感染源、皮肤化脓源、外伤感染等病变周围的湿疹样皮炎。病源部细菌培养多阳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该病的发生可能为皮肤表面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皮肤产生刺激,通过免疫诱导引起变态反应而引发的湿疹样疾病[1]。发病前患处往往由于处理不当,致使局部皮损加重,并逐渐向四周扩大。

  对于肛瘘引发的肛门部传染性湿疹样皮炎,主要症状为在肛瘘外口周围皮肤出现红斑、丘疹、丘疱疹、破溃,常有较多渗出,时伴有瘙痒或刺痒。通过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我们采用不同疗法处理肛瘘引发的肛门部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具体介绍一下处理方法,以供参考。

  根本的解决之策是手术彻底切除肛瘘,皮炎症状即可迅速好转。但手术后如保留肛周皮肤及黏膜过多,或是创口过大,疤痕形成广泛,影响皱皮肌、括约肌收缩功能,易导致肛门闭合不严而致肛液外溢,又易加重或诱发肛门部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因此在手术过程中尽可能保护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减少肛门缺损,防止肛液从肛门内渗出污染刺激皮肤是十分必要的。

  但对于大多数患者,出现肛门部传染性湿疹样皮炎时症状较轻微,同时恐惧手术治疗,多愿先选择保守治疗。一般采用中药洗剂和霜剂外用,中药洗剂由苦参、黄芩、黄柏、大黄、蛇床子、地肤子等药物组成,起到清热除湿、消炎止痒的作用。肛周皮肤有破溃,渗液明显时可加入明矾收敛,浸洗20min后再外涂硝酸益康唑+曲安奈德霜,每日2次[2]。

  对于肛瘘术后的患者,尤其是高位复杂性肛瘘术后的患者,由于术后创面较大,特别是肛周脓肿近期放脓后所形成的腔内不断有脓性分泌物渗出,加之个体禀赋差异,肛门部出现传染性湿疹样皮炎迁延难愈,多采用的常规处理方法是在使用抗生素前,将脓性分泌物做细菌培养,找出致病菌,再通过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加以应用,瘙痒剧烈的可根据病情选择一种或多种抗组胺药联合应用,对炎症反应较重的,可考虑给予雷公藤多甙片20mg,3次/d。中医认为此为风湿热毒,蕴蒸皮肤所致,给予鲜生地30g,京赤芍15g,粉丹皮9g,四季青30g,银花9g,连翘9g,制大黄9g,紫地丁30g,半枝莲15g,车前子9g,防风9g,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以凉血清热,利湿解毒。对于肛瘘手术创口和肛周皮损的局部处理,渗出较多的,首先应停用不适宜的外用药,换药前可先给与中药熏洗,后用洗必泰棉球消毒创口,创口内可用雷佛奴尔湿浸纱条填塞,再用0.1%高锰酸钾溶液或5%硼酸溶液湿敷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的皮损,5~6次/d,以达到减少渗出的作用;当渗液减少时,可外涂油剂(由锌氧油、土霉素、地塞米松组成),2次/d,待无渗出时,再改用益康唑+曲安奈德霜剂外用,效果较佳。由于锌氧油的粘附性较大,清洗时较为困难,可用炼治麻油将其清除后再上第二次药膏。

  对于肛瘘及肛瘘术后引起肛门部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反复迁延难愈的患者,除了要考虑到个体的异位性体质是重要因素外,也应考虑到存在其他疾病的可能,如克罗恩病(Cohn'病)、糖尿病、肛周结核病、梅毒等,应及时排查相关疾病,积极加以处理。特别是糖尿病病人因其皮肤上糖原含量较高,利于致病菌的繁殖,引发传染性湿疹样皮炎可能性较大,应及时检测血糖的变化,适时调整,这对于创口处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的发生、预后及创口的愈合快慢尤其重要。

  【参考文献】

  1 林麟,周淑华,邵长庚,等.金黄色葡萄球菌在特应性皮炎中的作用.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0,29(5):312-314.

  2 林麟,陈晓,陈敏,等.湿疹皮炎中葡萄球菌及对常用抗生素耐药性状况与硝酸益康唑/曲安奈德霜治疗的观察.临床皮肤科杂志,2002,31(12):764-766.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