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皮肤病与性病学》

西替利嗪和雷尼替丁联合斯奇康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0-03-29  浏览次数:557次

  作者:粟振德 周军辉    作者单位:411100湖南省湘潭市二医院皮肤科

  【摘要】 目的  观察西替利嗪和雷尼替丁联合斯奇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 方法  分别采用西替利嗪和雷尼替丁、斯奇康及三者联合治疗。 结果  西替利嗪和雷尼替丁组与斯奇康组疗效相近(P>0.05),联合治疗组疗效与其他两组相比较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 结论  联合治疗组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

  关键词  慢性荨麻疹 斯奇康 西替利嗪 雷尼替丁        慢性荨麻疹是临床上较常见的慢性瘙痒性皮肤病,1997年6月~2003年12月我们对160例慢性荨麻疹分别采用西替利嗪和雷尼替丁、斯奇康及三者联合治疗,并进行随访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入选标准:患者在治疗前1周内未接受抗组胺药物和(或)皮质类固醇激素治疗,在治疗前1个月内未接受其他免疫调节剂治疗。排除标准:排除急性传染病、急性眼结膜炎、急性中耳炎患者;并排除妊娠、哺乳期妇女、严重内脏疾病患者,另外胆碱能性、药物性荨麻疹及单纯性皮肤划痕征亦排除在外。      1.2 一般资料 3组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慢性荨麻疹患者,并符合慢性荨麻疹诊断标准 [1] 。治疗前大部分患者接受过1种或多种组胺H 1 受体拮抗剂治疗,效果不明显或无效。全部病例随机分成3组,联合治疗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14~58岁,平均31.5岁;病程3个月~3年,平均18个月。西替利嗪并雷尼替丁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15岁~51岁,平均29岁;病程2个月~2年,平均11个月。斯奇康组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12~55岁,平均32岁;病程2个月~4年,平均15个月。3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3 方法 西替利嗪和雷尼替丁组予以西替利嗪10mg,1次/d;雷尼替丁150mg,2次/d,30天为1个疗程。斯奇康组采用斯奇康注射剂(湖南九芝堂股份有限公司生产、1ml/支)1ml/次,臀部肌肉注射,隔日1次,18次为1个疗程。治疗组同时应用斯奇康和西替利嗪及雷尼替丁(用法疗程同上)。3组均治疗3个疗程,停药后每月随访1次;半年后判定疗效,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及随访。      1.4 症状评估 采用荨麻疹症状评分表 [2] 进行评分,治疗前后各评分1次。荨麻疹症状评分见表1。       表1 荨麻疹症状评分表(略)      1.5 疗效判定标准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治愈为疗效指数>90%,显效为疗效指数>70%,进步为疗效指数≥30%,无效为疗效指数<30%,有效率以治愈加显效计。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见表2。治疗组治愈者风团消退时间2~25天,平均16.7天;西替利嗪加雷尼替丁组为4~49天,平均27天;斯奇康组为18~53天,平均30天。3组治愈率和有效率间两两比较,结果西替利嗪加雷尼替丁组与斯奇康组疗效相近(χ 2 =0.18,0.16;P均>0.05);治疗组与其他两组比较治愈率(χ 2 =10.81,9.69;P均<0.01)、有效率(χ 2 =8.25,7.34;P均<0.01),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随访中3组分别有2、7、3例复发,继续治疗仍有效。

  表2 3组治疗结果(略)        2.2 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对斯奇康注射液耐受良好,西替利嗪加雷尼替丁组及治疗组中分别有4、6例出现轻微头晕、嗜睡症状,但不影响治疗。各组随机抽取10例患者治疗前后行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检查均未见异常。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较常见的皮肤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复杂,大多数患者找不到明确原因,而被认为是“特发性” [3] ,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和烦恼。近年研究 [4,5] 发现,慢性荨麻疹的发病过程中不但有体液免疫参与,细胞免疫亦有一定作用;其中Th 2 细胞因子IL-4的产生明显增高,而Th 1 的细胞因子INF-γ却明显降低,存在Th 2 功能亢进和Th 1 功能下降。另有研究 [6] 表明Th 2 产生的细胞因子可对体液免疫应答提供最佳协助,包括协助产生IgG 1 和IgE的种型转换,参与黏膜免疫,刺激肥大细胞生长与分化,从而促进慢性荨麻疹的发生。西替利嗪是一种高效、安全、起效迅速的组胺H 1 受体拮抗剂,除能阻断H 1 受体外,并对在过敏反应后期起重要作用的嗜酸性细胞有强大的抑制作用,能直接对抗组胺的作用并降低变态反应部位组胺的浓度 [7] ,因而有独特的双重抗变态反应作用。雷尼替丁是强效H 2 受体拮抗剂,其与西替利嗪联合使用治疗慢性荨麻疹已被广泛应用。新型免疫调节剂斯奇康可促进T淋巴细胞的分化与增殖、抑制IgE的生成,刺激网状内皮系统,激活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组胺、慢反应物质、白三烯、缓激肽、5-羟色胺、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等一系列生物活性介质的释放,对γ-干扰素有诱生作用,从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8,9] 。斯奇康可诱导γ-干扰素的产生,而γ-干扰素能抑制Th 2 细胞的增殖,抑制IL-4的产生,从而抑制IgE的生成。另一方面,斯奇康能够稳定肥大细胞膜,减少组胺等炎性介质的释放,这可能是斯奇康有效缓解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症状、抑制疾病复发的原因。本文3种疗法中斯奇康组与西替利嗪加雷尼替丁组疗效相近,但斯奇康组的治愈率、有效率均高于西替利嗪加雷尼替丁组,而风团消退时间较西替利嗪加雷尼替丁组为慢,将两种疗法联合应用则疗效明显优于单用组,治愈率、有效率显著增高,联合治疗法具有较多的优越性,为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良好方法。        参考文献       1 吴志华.皮肤性病学,第3版.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7,198.

  2 朱文元.荨麻疹.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237.      3 Greaves MW.Chronic urticaria.N Engl J Med,1995,332(26):1767-1772.      4 唐亚娟.荨麻疹外周血T淋巴细胞及亚群的检测.临床皮肤科杂志,1999,28(5):284.      5 虞海燕,岑建萍,高锦程.慢性荨麻疹IL-4、IL-6及INF-γ的检测.临床皮肤科杂志,1998,27(6):361.      6 IVan Roitt,Janathan Brostoff,David Male(著),周光炎(译).免疫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26.      7 任同洲,张石革,李海贝,等.西替利嗪治疗荨麻疹等皮肤病的临床疗效评价.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1996,12(3):148-151.

  8 都本业.谈谈免疫药物.中级医刊,1986,1:40-43.      9 赵伟强,王慧,谭礼智.卡介菌多糖核酸对干扰素的诱生和促诱生活性.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0,15:34-3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