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皮肤病与性病学》

自血注射联合耳穴压籽治疗黄褐斑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0-04-15  浏览次数:501次

  作者:王 华

  作者单位:430061湖北省中医院皮肤科

  【关键词】 注射

  黄褐斑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获得性、对称性、斑片状、面部色素沉着性皮肤病,祖国医学称“肝斑”、“黧黑斑”。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多与妊娠、月经不调、内分泌疾病、日晒等有一定关系 [1] 。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因而其治疗效果不佳,笔者采用自血穴位注射联合耳穴压籽治疗黄褐斑66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66例患者均为门诊随机抽样选择的治疗观察对象,女61例,男5例;年龄21~48岁,平均25~27岁;已婚51例,未婚15例;最长病程18年,最短4个月;61例已婚女性放环44例,结扎5例,绝育4例,18例妊娠期发病;66例患者中,患乙肝中肝功能检查正常者17例,肝功能异常者3例,女性口服避孕药者4例,轻度贫血10例,日晒加重62例,精神神经因素30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取坐位,25ml注射器抽取肘正中静脉血4ml,常规消毒尺泽、曲池、足三里、血海、三阴交及周围皮肤后(每次取2穴),将针头垂直刺入上述穴位,有针感时回抽无血后,每侧穴位注射静脉血1ml,每2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同时,取双耳内分泌、肾上腺、子宫(男性选前列腺)、肝、肾5穴。便秘者加肺、大肠;失眠者加心、脾;痛经者加交感和卵巢。找出上述耳穴中最敏感处,将王不留行籽贴在0.5cm×0.5cm的小方胶布上,再压贴在穴位敏感处,每2日1次,10次为1疗程,压贴后嘱患者揉按耳穴5min左右,直至耳廓红热胀痛,每日5次。

  1.3 疗效标准 痊愈:黄褐斑全部消退或仅隐隐可见少量斑迹;显效:黄褐斑消退70%以上或色素斑明显变浅者;有效:斑形和斑色较治疗前有所好转;无效:斑形、斑色无变化

  2 结果

  痊愈:34例,占51.5%;显效:23例,占34.8%;有效:5例,占7.6%;无效:4例,占6.1%。总有效率93.9%。

  3 讨论

  黄褐斑是全身疾病在局部的表现,是一种黑色素异常增多的皮肤病,发斑部位均在面部,以口周、颊部,还可见于前额及鼻区。小者如茶末密布,大者则满面黑斑。中医认为:面部色素沉着多因肝郁肾亏、血虚血瘀所致。血虚面部失其所养,瘀血阻滞,气血不能上达于面,肝郁则气滞;肾亏精血不足,久之面部气血两虚,气滞血瘀而形成黄褐斑 [2] 。治宜行气活血、疏肝补肾。尺泽为肺经合穴,曲池为大肠经合穴,肺主皮毛,而肺又与大肠相表里,两者和用能使“上焦开发、宣五谷味”从而起到“熏肤、充身、泽毛”之功;足三里为胃经合穴,胃经是多气多血之经,因此该穴为全身强壮、保健之要穴;而血海为脾经之穴,有调血活血之功,是治疗月经不调的重要穴位;三阴交是脾经、肾经、肝经的交会穴,有调理肝肾之效。将自血注射到上述特定穴位后,能发挥类似留针的效果,血液中含有的多种微量元素、抗体、激素和酶类注入上述穴位后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和纠正内分泌紊乱,因而能进一步增强疗效。耳穴取肝、肾在于调肝补肾,疏肝解郁,化瘀消斑;取内分泌、肾上腺、子宫(男性选前列腺)则可调节脑垂体及内分泌功能,促进脑垂体分泌抗黑色素细胞刺激素,进而减少黑色素的分泌。此外,在临床观察中笔者注意到随着患者面部皮损的好转,患者许多伴随症状如月经失调、失眠、心烦、便秘、腰痛、胃痛、腹泻等均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不断上升。黄褐斑不仅影响面部的美观。而且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目前社会上流行的面膜美容,效果欠理想。现代医学所采用的换肤术,肤色又与正常皮肤有差异。而自血穴位注射联合耳穴压籽疗法对黄褐斑有明显的疗效,不失为治疗本病的一个较好方法。

  参考文献

  1 张学军.皮肤性病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74.2 赵辨.临床皮肤科学,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035.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