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冈市麻风流行防治状况分析
发表时间:2009-05-26 浏览次数:1018次
作者:蒋金英,阳大宇 【关键词】 流行防治状况
【摘要】 目的 探讨今后武冈市麻风病防治策略。方法 对武冈市1954~2005年的麻风病人的发现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武冈市1954~2005年共发现麻风病人260例,其中复发13例,男226例,女34例,14岁以下4例,15岁以上256例。病人主要分布在贫困落后的偏远山村,未发现MDT(联合化疗)愈后复发病例。结论 显示武冈市麻风防治工作处于主动地位,防治成果稳固,并提示要不懈地抓好主动监测工作。
【关键词】 麻风;流行防治状况;回顾性分析;防治策略 麻风病在我国已流行2000多年,严重威胁着人民的健康。长期以来,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对麻风的恐惧心理,麻风病人受到身心的双重折磨。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医学的进步,麻风病已成为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解放后,在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麻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经过50年的努力,治疗了大批病人,使麻风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明显下降,流行范围逐渐缩小,我市达到了基本消灭麻风病指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了巩固麻防成果,创建一个没有麻风病的世界,还必须做长期的艰苦努力。
1 一般情况
武冈市位于湘西南,历史上是麻风病中流行区[1],2004年总人口739100人,总面积1549平方千米。全市有17个乡镇,2个办事处,481个行政村,35个行政居委会,140个村发现过麻风病人,占全市目前自然村的29%。1954~2005年累计发现麻风病人260例,男226例,女34例;14岁以下4例(占1.5%),15~29岁73例(占28.1%);30~44岁85例(占32.7%),45~59岁72例(占27.7%);≥60岁26例(占10.0%)。其中瘤型96例,界线类偏瘤型42例,中间界线类型15例,界线类偏结核样型45例,结核样型57例,未定类5例。多菌型(MB)153例,少菌型(PB)107例。农业户口250例,非农业户口10例,以农村发病率为高。见表1。
表1 1954~2005年流行病学指标(略)
2 防治措施
2.1 发现病人 在过去50年的麻风病防治工作中,由县麻防专业机构队伍下乡普查,线索调查发现93例(占35.8%),家属重点检查发现病人21例(占8.1%),报病发现47例(占18.1%),由皮肤科门诊发现病人86例(占33.1%)。因其他疾病在县级以上医院,村乡医院发现病人13例(占5%)。自1954~2005年在全市范围内每年进行一次全民滤性普查,家属重点检查和随机线索调查,此外,发动群众报告麻风可疑线索,实行报病奖励措施,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防畸残、控制传染。
2.2 治疗病人 采取住院隔离、门诊家庭两种治疗方式。1954~2005年先后收治260例病人,治愈248例,死亡6例,失访4例,现症2例。住院隔离治疗期间,主要采用氨苯砜(DDS)治疗,1987年开始采用WHO推荐联合化疗方案。患者通过查菌、病理活检,确诊分型后采用多菌型、少菌型方案联合化疗,实行家庭内治疗。均能做到足量、规则、专人管理、送药到手、看服到口,并定时查体,记录病情,及时处理麻风反应,药物反应。6个月小结1次,分析治疗效果,1年2次麻风查菌,2年1次病理活检,对判痊愈后停药的麻风病人每年进行一次院外监测,MB连续监测8~10年,PB连续监测4~5年。
2.3 防治效果 我市于2000年11月21日通过省卫生厅的麻风考核验收,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标准,患病率低于1/10万,已处在麻风低流行状态,也就是说还有一部分传染源存在,在相当时间内还会出现新病例;说明本病仍在局部流行。至今麻风尚无有效疫苗可用,早发现和治疗病人是控制和消灭麻风病的重要措施之一。社会流动人口频繁,高流行区的人口大量流向已控制或消灭麻风病的沿海省市,他们来去无踪,又居无定所,基于广大医务人员对麻风的警惕性日益淡薄,对麻风知识缺乏,检查技术不熟练,不查菌,不活检,往往使本病误诊为皮肤科、神经科、内科疾病,这不仅使病人病情加剧,又可感染他人,严重影响本病的防治进展。社会对麻风病的恐惧和偏见依然存在,麻风虽可治愈,但疗程仍然较长,少数治愈者会有复发,部分病人还会发生畸残。所谓基本消灭麻风只不过是初步完成第一阶段的任务麻风不成为社会的公共卫生问题,要充分认识到第二阶段的目标消灭麻风及其所致的一切不良后果,即社会上不再有传染源,治愈者获得全面康复,而社会对麻风再无恐惧、歧视和偏见[2]。
3 结论
武冈市从1954~2005年开始进行麻风病防治以来,发病率、患病率、家庭发病率都在逐年下降,流行范围不断缩小,说明我市所实行的防治措施是有效的、可行的。消灭麻风病关键最大限度地发现病人,在麻风低流行状态下,值得提倡的是皮肤科门诊和报病有奖这两种节省人、财、物的发现病人方式,值得注意的是我市麻风病人是多菌型居多,易造成新的传播,提示麻风病人及时发现,规则治疗和对病人家属及周围人群的监测工作仍要加强。消灭麻风后,社会上不再有传染源,治愈者获得康复,社会对麻风再无恐惧、歧视、偏见,这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坚持综合性措施,稳定与麻风工作相适应的专业队伍,大力发扬他们的奉献精神,提高更新其相关知识和技能,广泛普及群众麻风常识,最大限度地及早发现和治疗病人,进一步消除社会对麻风的恐惧和偏见。
麻风工作仍然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例如认为麻防工作结束了,麻防工作可有可无;政府重视不够,财力投入减少,防治经费不能满足工作需要,不同程度影响现症病人的督导治疗;专业机构对麻风的重视程度下降,只顾经济效益;麻防专业人才断层[3]。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应制定相应政策和消灭麻风的长远规划,要一如既往地高度重视麻风防治工作,大力宣传和普及麻风防治知识,利用各种形式向社会各界宣传麻风可防、可治、不可怕的科学道理,正确处理低流行状态下出现的新问题,确保消灭麻风达标成果,为实现彻底消灭麻风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贤义,李文忠,陈家琨.麻风病防治手册.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02,1-165.
2 李桂深,李民.北流市麻风流行状况分析.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3,19(4):390.
3 钟军,李长根,曾纪芬.广东省韶关1992~2001年麻风发现情况分析.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2004,11(1):78-79.
作者单位: 422400 湖南武冈,武冈市皮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