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肤酊的制备及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09-05-26 浏览次数:899次
作者:蒋玉芳,饶双超,金进
【关键词】 舒肤酊
癣症是由真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寄生传染性疾病,表现为皮肤发红、肿胀、水疱、湿疹、糜烂、脱屑、皲裂、痒痛难忍,常搔抓后引起混合球菌感染,给患者带来痛苦。目前治疗本病的药物大多疗效欠佳,我院研制的舒肤酊,经临床观察表明应用方便、起效快、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3年4月~2005年6月具有典型临床症状者,诊断为体、股、手、足癣210例,男124例,女86例;年龄8~70岁,平均32.5岁;体癣26例,手癣17例,足癣147例,股癣20例。
1.2 处方与制法
1.2.1 处方组成 苦参100g,大黄50g,花椒40g,大枫子20g,枯矾30g,冰醋酸100ml,月桂氮卓酮50ml,共制成1000ml。
1.2.2 制法 取苦参、大黄、花椒、大枫子粉碎成粗粉(过3号筛),用95%的乙醇与冰醋酸配成浓度为75%的酸性乙醇为溶剂,浸渍48h,按《中国药典》2000版一部附录13页酊剂项下渗漉法进行操作制备,渗漉速度1~3ml/min,收集最初滤液约850ml,另器保存,继续渗漉使有效成分完全滤出,用低温(60℃以下)浓缩后与最初渗漉液合并,密闭放置12h,滤过,加入枯矾、月桂氮卓酮,添加入75%酸性乙醇至足量,分装即得。
1.3 质量标准
1.3.1 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澄明液体,味苦涩,有醋的臭味,溶液符合《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13页酊剂项下的有关规定。
1.3.2 乙醇含量 本品乙醇含量为(75±1)%。
1.3.3 鉴别 药液应显苦参、大黄、大枫子的阳性反应,取本品质1ml加入蒸馏水10ml中搅拌均匀,加入10%KOH溶液中,药液由淡黄色变为棕红色。溶液滴加碘化汞钾产生类白色沉淀。
1.4 pH测定 取本品1ml加蒸馏水稀释成100ml,pH值为4~5。
1.5 苦参碱的含量测定 按《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161页测定苦参碱含量,以含苦参碱(C15H24N20)计算,不得<0.080%。
1.6 治疗方法 用棉签蘸药液外搽患处,每日3~4次。
1.7 疗效判定标准 (1)痊愈:疗程结束后体检破损完全消退,痒感消失,皮肤恢复正常,真菌直接镜检阴性,随访时无复发现象;(2)显效:疗效结束,皮损消退>70%,痒感明显减轻,真菌镜检仍为阳性;(3)有效:疗程结束,皮损消退30%~69%,瘙痒减轻,真菌镜检仍为阳性;(4)无效:疗程结束,皮损消退<30%,临床症状、真菌镜检均无明显变化。
2 结果
210例患者中,痊愈179例,占85.2%;显效18例,占8.6%;有效11例,占5.2%;无效2例,占1.0%。总有效率为99.0%。见表1。表1 210例癣症临床观察结果
3 讨论
处方中苦参、大枫子具有抑制真菌、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杀虫的作用;大黄泻火解毒、抑菌杀虫;花椒燥湿杀虫,行气止痛;枯矾有收敛抑菌、燥湿杀虫解毒的作用;冰醋酸调节pH值为酸性,有利于苦参碱的浸出,同时真菌在酸性条件下能被抑制、诸药相须为用,作用增强。月桂氮卓酮有促透皮吸收、增加药物疗效的作用。本制剂制备简易,使用方便,价廉效高,是治疗真菌感染引起的多种癣症的有效制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单位: 438700 湖北英山,英山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