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皮肤病与性病学》

卡马西平导致56例药物性皮炎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09-06-30  浏览次数:632次

作者:王少敏 金玎  作者单位:成都中医药大学汪家拐校区医学系皮肤科,四川成都 610041;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科 【摘要】  目的:探讨卡马西平导致药物性皮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56例卡马西平所致药物性皮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例药物性皮炎中剥脱性皮炎25例(45%),斯-章氏综合征(Steven-Johnson综合征)11例(20%),大疱性表皮松解型5例(9%),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8例(14%),荨麻疹型7例(12%);前三型重症药疹均伴有系统性损害。结论:卡马西平药疹大多为重症药疹,具有多器官受累、临床症状严重、病程长的特点;及时、合理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辅以支持疗法是治疗的关键。 【关键词】  卡马西平;药物性皮炎;临床分析  卡马西平(Carbamazepine Tegretol,CBZ)又名酰胺咪嗪,是一种三环抗惊厥剂,为广谱抗惊厥药物,不但是治疗癫痫、外周神经痛的常用药物,同时也可作为心境稳定剂用于精神科的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病人。随着CBZ广泛用于临床,CBZ所导致的药疹也随之增多。笔者对56例CBZ所致药物性皮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56例患者中男性26例, 女性30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32.8岁。癫痫28例,躁狂症17例,精神分裂症11例。  1.2  皮损类型  剥脱性皮炎25例(45%),斯-章氏综合征11例(20%),大疱性表皮松解型5例(9%),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8例(14%),荨麻疹型7例(12%)。  1.3  全身症状  49例有不规则发热,38℃以上45例,最高达40℃,剥脱性皮炎型、斯-章氏综合征和大疱性表皮松解型三型重型药疹均有不同程度高热;5例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和3例荨麻疹型药疹病人体温在38~39℃之间。部分病例尚有乏力、腹泻等症状。  1.4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异常29例,表现为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其中剥脱性皮炎型15例、斯-章氏综合征9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5例。肝、肾功能异常31例,其中15例同时伴有肝、肾功能损害,血清谷丙转氨酶升高的27例中剥脱性皮炎型19例、斯-章氏综合征3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5例;血清尿素氮增高的19例中剥脱性皮炎型9例、斯-章氏综合征8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3例。  1.5  治疗方法  立即停用CBZ,原发病为癫痫者改用苯巴比妥120mg/d,躁狂症和精神分裂症改用丙戊酸钠或碳酸锂治疗。立即采用足量皮质类固醇激素,重症药疹伴有系统性损害者,包括剥脱性皮炎、斯-章氏综合征、大疱性表皮松解型给予氢化可的松400mg/d或甲基强的松龙80mg/d, 分两次静脉点滴,见效3天后开始减量,分别改为300mg/d、60mg/d,3天后再减为200mg/d、40 mg/d,以后逐渐改为强的松口服。轻型药疹包括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和荨麻疹型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给予强的松口服30~60mg/d。待病情稳定、皮疹明显好转后逐渐减量。所有患者同时给予抗组胺药、抗感染,辅以支持疗法。皮疹局部处理以消炎、干燥、支持和防止继发感染为原则,红斑、丘疹以炉甘石洗剂外搽,有渗液的糜烂面先用1∶5 000高锰酸钾液清洗后,再用0.02%呋喃西林溶液湿敷,眼、口腔、外生殖器黏膜损害用生理盐水清洁处理。  2  结果  56例患者中,病程最短者为1例荨麻疹型药疹患者,仅3天皮损全部消退,最长者为57天,平均为35.8天,均痊愈。麻疹样或猩红热样型及荨麻疹型平均治愈时间较短;斯-章氏综合征及大疱性表皮松解型平均治愈时间较长,剥脱性皮炎型及有肝、肾功能损害者平均治愈时间更长 。  3  讨论    据文献报道,卡马西平、苯妥英钠及苯巴比妥所致药疹统称为抗癫痫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AHS),是一种特异性反应,属于迟发性全身性过敏反应,发病率为1/1 000~1/10 000,且无性别、年龄差异[1],CBZ所致药疹发病急、症状严重、皮损广泛、病程长,重者可危及生命[2]。一般认为AHS与药物剂量无关,本组有1例35岁女性癫痫患者,首次服用CBZ 1g/d,服第二次后便出现皮疹,因治疗不及时发展为斯-章氏综合征,经系统、规范的救治后痊愈。AHS发病机制可能与T细胞活化、CD+4和CD+8增多有关[3] ,潜伏期2~40天,平均为13天。临床上开始多表现为发热或皮疹,其后1~2天内皮疹逐渐增多,若未得到及时处理,损害会进一步扩大,出现黏膜及内脏损害,严重者可导致死亡[4]。本组患者年龄多为中青年,均在服用CBZ 1个月内发病,以发热或皮疹为最常见表现,部分患者伴有黏膜及内脏损害,与文献报道相符合。值得注意的是CBZ主要经肝脏代谢,其代谢产物10, 11-二羟基卡马西平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经肾脏排出,易引起肝、肾损害,本组患者中有31例伴有不同程度肝、肾功能损害,其中有15例同时伴有肝、肾功能损害,故提醒临床医生在CBZ使用过程中,应常规检查肝、肾功能。    AHS治疗的关键在于早诊断并及时停用致敏药物,同时进行综合治疗。治疗措施包括抗炎、抗过敏,加强皮肤和黏膜护理,避免继发感染,保护内脏功能,避免接触其他过敏原,保证液体量及热量供给等。糖皮质激素能迅速控制药疹和全身症状,缩短病程,应当早期、适量应用。    综上所述,AHS是CBZ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其潜伏期短、进展迅速、病情重,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应仔细观察,并注意监测血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等。一旦发生AHS,治疗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延误治疗可能招致严重后果,如能及时诊断、正确处理,AHS的预后是良好的。【参考文献】    [1] Pichler WJ, Yawalkar N, Britschgi M, et al.Cellular and molecularpathophysiology of cutaneous drug reactions[J].Am J Clin Dermatol,2002, 3: 229-238.  [2] 林红征.卡马西平引起重型多形红斑型药疹1例[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01, 34 (6): 417.  [3] Mauri HD, Bettens F, Mauri D, et al.Activation of drug 2 specific CD+4and CD+8T cells in individuals allergict to sulfonamides,phenyltoin, andcarbamazepine[J].J Immunol, 1995,155(1):462-472.  [4] 陈素华,杜梅.卡马西平致斯-章氏综合征死亡1例[J].西北药学杂志,2001,16 (6):262.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