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皮肤病与性病学》

桑毛虫皮炎暴发的调查研究

发表时间:2009-06-29  浏览次数:694次

作者:叶晗        【关键词】  皮炎

  2003年8~9月我区某一村居发生一起急性皮炎暴发,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特征观察及病原体调查,证实为一起桑毛虫皮炎的暴发流行,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该村居共有人口670人(不包括居住在外地的人口),男251人,女419人。诊断患有桑毛虫皮炎172例,占25.67%,男103例,女69例,年龄13~75岁,各年龄组的患病率分别为:13~20岁年龄组27例,占15.70%;21~30岁组34例,占19.77%;31~50岁组89例,占51.74%;51~75岁组22例,占12.79%。经统计学处理,以31~50岁组患病率最高,与13~20岁组、21~30岁组和51~75岁组组间患病率比较,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1)。

  1.2  病原体调查  在现场及周边山上收集到数十只活虫,经防疫站防疫科及生物学资深老师鉴定,属桑毒蛾的幼虫。

  1.3  临床特征  皮损发生于暴露部位121例,占70.35%(如颈项部、上胸部、上背部、手臂、小腿等);发生于非暴露部位51例,占29.65%(如小腿、肩背部、腹部等)。145例临床表现以红斑、丘疹、水疱、肿胀为主,皮疹为绿豆至黄豆大小肿性丘疹及风团,色淡红或鲜红,皮损中心有时可见一水疱或黑点;11例表现为水疱中央灰黑色轻度坏死、糜烂;15例表现为边界清楚的肥厚性暗红色斑片及苔藓样斑片。172例中有瘙痒163例,占94.77%;局部微痛感26例,占15.12%;并发结膜炎3例,占1.74%。实验室检查:8例皮损严重患者血常规示:5例白细胞为11.2×109/L,中性粒细胞0.71~0.80,其余3例血常规正常。

  1.4  暴发原因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其暴发主要因素有:(1)该村居地理位置偏僻,四面环山,山上有一小溪流经村居中央及两侧,居住民房周围一直饲养猪、鸡、鸭等家畜家禽,其周边人畜粪便、腐烂植物及垃圾随处可见,山边杂草丛生,到处低洼积水,山上松树茂盛。桑毛虫环境孳生地距离民房约10~20m;(2)2003年8~9月本区环境气候炎热,气温较高,连续数天下雨,湿度也较大,导致闷热潮湿,以致昆虫超常活跃;(3)该村居人员以农民为主,经常上山农作、砍柴,青少年也有上山玩耍习惯,晚上业余生活丰富,灯光经常通宵照明,桑毛虫具有一定趋光性和夜行性特性,故群聚在灯光周围而导致发病;(4)居住民房经常开窗,房间内少有纱窗,很少用杀虫剂,而且很多人衣着短衫。

  2  讨论

  桑毛虫皮炎(euproctis similis dermatitis)是因桑毛虫毒毛刺入皮肤所引起的急性毒性皮炎。桑毛虫毒毛呈箭针形,中心有一与虫体毛下毒腺相通的管道,内含有激肽、酯酶和其他多肽物质的黄色液体,毒毛很容易脱落,随风飘扬,一旦触及便可刺入皮肤发病[1]。本组病例以31~50岁组发病率为高,可能与这一年龄患者经常上山农作有关。145例表现为水肿性丘疹、红斑、水疱,皮损呈绿豆至黄豆大小,163例伴有不同程度瘙痒。防治措施主要是搞好环境卫生,清除杂草,清运垃圾粪便,清除孳生地;可采取摘除卵块、喷农药、黑光灯诱杀及生物杀虫等方法杀灭桑毒蛾;如已接触到,应及时用肥皂清洗,并采用胶布黏去皮疹上毒毛的方法,然后用碘酊破坏毒毛的毒汁;安置纱门窗,防止成虫入侵;局部皮损合理使用消炎、收敛、止痒外用药物减轻症状,严重者全身应用适量抗组胺药及抗生素,缩短病程,防止继发感染。

  【参考文献】

  1  吴志华.皮肤性病学.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179-180.

  作者单位: 325701 浙江洞头,洞头县大门人民医院皮肤科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