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护理学》

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预防性护理措施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4-10-31  浏览次数:1034次

术后切口感染是普外科手术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切口感染不仅会影响手术治疗效果,而且会给患者造成生理上的痛苦和经济上的负担,为此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成为普外科手术最为关键的质控环节。笔者将预防性护理措施应用于临床中,通过观察其对手术切口愈合的影响,探讨预防性护理在普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普外科2012年6月~2013年11月共收治127例择期外科手术患者,其中男78例,女49例,年龄18~65岁。所有患者术前无感染、凝血障碍、重要器官功能不全或其他严重疾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127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73例,其中男43例,女30例,平均年龄(45.5±2.1)岁。伴发高血压患者21例,肥胖症患者11例。对照组54例,其中男34例,女20例,平均年龄(39.8±3.4)岁。伴发高血压患者14例,肥胖症患者6例。两组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包括:①对手术室空间环境、操作台及手术器械进行无菌监测,对于不合格者要及时消毒处理,减少手术感染的几率。同时加强医师外科手消毒监测,要求外科医师严格执行手部卫生制度,术前严格按照外科手的消毒程序进行。②密切观察患者术前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术前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告知患者手术治疗的安全性,消除患者不必要的心理负担,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做好术前各项检查,确保患者在生理条件最佳状态下进行手术。③术后加强病房管理,做好饮食调节,术后尽量减少病房探视人数,探视人员存在潜在传播感染的危险,也不利于患者静心康复。为此尽量减少病房人员探视,同时要患者多进食高蛋白、营养丰富的食物,保证机体能摄入充足的营养,要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1]。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情况、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根据切口闭合情况、皮肤颜色及耐受张力和压力情况,将切口愈合分为三级:甲级愈合是指切口闭合良好,皮肤颜色与周围皮肤无差异,无红肿、硬结、发热及积液等症状,切口皮肤耐受一定压力和张力后无破溃、裂开现象;乙级愈合是指切口皮肤颜色相比周围加深,切口有轻微红肿或硬结,但无感染或化脓,切口皮肤耐受一定压力后,有明显疼痛感;丙级愈合是指切口皮肤明显深于周围部分,切口有明显红肿、感染或积液症状,切口未完全闭合;将甲级愈合和乙级愈合例数视为切口愈合优良,丙级愈合则视为切口感染[2]。护理满意度调查采用我院自制的问卷表,该表分别从5个维度、31个小项进行问答式调查,由专业人员发放调查表并指导填写。将护理满意情况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类,此次调查的问卷表回收率及有效率均为100%。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 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切口愈合及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0.3±1.8)d,对照组住院时间为(16.7±2.2)d,观察组切口愈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率为93.2%(68/73),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72.2%(39/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预防普外科术后切口感染,除了术前术后应用抗菌药物、确保术中无菌操作外,进一步加强护理干预,对于预防术后切口感染有较好的效果。笔者将预防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我院普外科中,临床结果显示,预防性护理干预能显著促进患者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4 参考文献

[1] 宋新莲.护理干预对普外科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2,33(26):5754.

[2] 张风云,苏文静,魏一延,等.普外科手术后切口感染与护理[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4):364.

[收稿日期:2014-02-24 编校:朱林]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