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护理学》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道固有肌层肿瘤的配合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4-10-16  浏览次数:972次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指在内镜下,使用高频电刀与专用器械,将胃肠道病灶(包括胃肠道早期肿瘤)与其下方正常的黏膜下层逐步剥离,以达到将病灶完整切除的目的[1-2]。ESD由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发展而来的新技术,技术成熟,近年已逐渐成为治疗胃肠道早癌及癌前病变的有效方法[3]。本文通过研究40例采用ESD治疗食道固有肌层肿瘤患者,取得了不错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3月~2013年10月进行治疗的 20例食道固有肌层E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男12例,女8例,年龄46~84岁,平均(58.5±1.0)岁。对照组男10 例,女10例,年龄45~85岁,平均(56.5±1.2)岁。肿瘤直径长度0.6~3.0 cm,平均直径(1.5±0.2)cm。所有研究对象均符合食道固有肌层肿瘤诊断标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护理配合方法:对照组按照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手术室护理,包括对患者的日常行为进行并对患者适当的指导。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具体进行护理干预。

1.3 评价指标:本次研究主要临床护理满意度评定主要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3个等级。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对两组术后护理患者满意度分析比较,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0.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75.0%,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1。

3 讨论

3.1 术中护理:术中护理时护士应予医生相互配合,固定患者的体位为左侧卧位,同时两腿屈曲并靠拢胸前;心电监护与吸氧时采用固定型牙垫。麻醉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实时监测各项生命指标,并建立静脉通道,以避免由于手术时间过长麻醉产生意外。吸氧及心电监护。护理人员配合稀释染色剂0.4% 10 ml 腚铟脂喷洒向病变部位主要用于染色,加以区分病灶与正常组织,使其更加明确。在术前配好的0.4% 10 ml腚铟脂、甘油果糖250 ml、1:10 000 1 ml肾上腺素混合液位于距病灶的外缘 0.5 cm处,选择分多点方式刺入黏膜下层,而后进行均匀注射,分离病灶处隆起与黏膜下层处。配合医生手术器械完成切除和剥离。护士应用手术器械应把握好针形及钩形电刀的长度,防止穿孔及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切下的标本固定好后送往病理室。

3.2 术后护理: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状况,主要包括是否有出血以及发生穿孔现象,并且要经常向患者询问是否有不适感觉,主要包括腹部胀痛,若有不适,则予遵医嘱及时采取抗感染、补液、制酸、止血等对症治疗。还要对预出院患者进行饮食、服药注意事项、术后6个月内随访复查等的指导[4-5]。提高患者的自我防护意识,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组资料研究表明,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手术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针对手术室患者个体化差异进行护理干预,疗效远高于对照组,且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这对医护人员提高护理质量和护理方向提供了新的方向。值得护理相关人员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丁 静,蒋新香.内镜下黏膜切除术34例护理配合[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8):100.

[2] 王 萍,姚礼庆.现代内镜护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152.

[3] 周平红.内镜黏膜下剥离术[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1.

[4] 何俊堂,李政文,尧登华,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胃底固有肌层肿瘤18例临床分析[J].西南军医,2011,13(2):194. [5] 景元明,杨 飞,英叶民,等.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食道固有肌层肿瘤12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6):24. [收稿日期:2014-05-20 编校:苏建东]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