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护理并体位干预对剖宫产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4-07-02 浏览次数:756次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围产医学的发展,剖宫产手术成为解决困难分娩和母婴危急情况的常用方法,但随着手术率的增加,其负面影响不容忽视,特别是术中产妇出现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进而引发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致使产妇的子宫胎盘灌注量降低,甚至引发胎儿的宫内窘迫症状,严重威胁母儿生命。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是孕晚期产妇平卧位时由于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而使静脉回心血量明显降低而发生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表现为血压下降、呼吸急促、脉搏细弱、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等,同时可导致子宫血流量减少和胎盘灌注量降低,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产妇循环衰竭等,甚至死亡。据报道孕晚期约90%的产妇仰卧位时其下腔静脉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压迫,约50%会出现明显的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症状,剖宫产时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发生率为30%,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剖宫产术中低血压发生率超过40%[1]。我们通过对产妇实施全人护理和有效的体位干预,有效的降低SHS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月通过腰硬联合麻醉行择期剖宫产术的产妇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60例,孕妇年龄19~34岁,平均(25.9±6.8)岁,体重指数(BMI)为(25.41±2.56),初产妇41例,经产妇19例,孕周37~42周,平均(38.4±1.6)周,术前收缩压为84~130mmHg(1mmHg=0.1333kPa),平均收缩压(95.6± 17.6)mmHg,胎位情况:持续性枕前位49例,持续性枕后位11例。观察组60例孕妇,年龄21~36岁,平均年龄(26.8± 7.1)岁,体重指数为(25.68±2.43),初产妇39例,经产妇21例,孕周37~42周,平均(38.6±1.8)周,术前收缩压为80~129mmHg,平均收缩压为(96.1±18.2)mmHg,胎位情况:持续性枕前位44例,持续性枕后位1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BMI指数、孕周、胎位及术前收缩压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 干预组:在围术期给产妇提供全人护理,围绕产妇身、心、社、灵四方面展开治疗和护理,产妇进入手术室,巡回护士询问和掌握产妇的生活习惯,妊娠末期喜欢的体位,有喜侧卧位者,提示仰卧位后妊娠子宫会阻碍腔静脉回流,仔细询问病史,了解孕期是否曾发生SHS,进行心理指导,消除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向产妇提供手术、麻醉知识及配合方法,护士协助产妇左侧卧位行腰硬联合麻醉,留置导管并固定,麻醉后将手术床向左倾斜20~30°,右臀下垫高10cm,并将子宫向左推离中线3~4cm,胎儿娩出后将手术床摇平和取出软垫使产妇仰卧至手术结束。1.2.2 对照组:对照组产妇麻醉方法同干预组,麻醉后恢复平卧位完成手术。1.2.3 两组产妇术前常规禁食,入室后吸氧,进行血氧饱和度、血压、心率等监测并记录,观察面色、皮肤情况,注意产妇主诉并记录。
1.3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SHS)的诊断标准[2]:①妊娠晚期(孕周>28周);②仰卧位5min以上;③主要表现为恶心、胸闷、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速、呼吸急促、收缩压较术前下降超过30mmHg,并超过2min。1.4 统计学方法:数据输入及处理采用SPSS17.30统计学软件,数据处理采用χ2 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SHS发生情况比较:干预组发生SHS10例,占16.7%,对照组SHS发生率40例,占比66.7%,两组比较χ2=28.834,P<0.001。
2.2 干预组产妇的脉细、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头晕及呕吐等症状发生率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3 讨论
腰硬联合麻醉后SHS发生率高,是剖宫产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有可能导致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产妇循环衰竭等,甚至死亡。SHS发生的原因是因为孕晚期增大并右旋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使盆腔、下肢及下腔静脉的血液回流受阻,故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也随之下降,另外剖宫产术多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因其麻醉起效快,肌肉松弛好有利于手术,且术后可以连接持续镇痛泵而受到产妇及医生的好评。但麻醉后导致腹肌及子宫所属韧带松弛,仰卧后充满羊水和胎儿的子宫失去支撑,更加压迫下腔静脉,使SHS的发生率明显增加。产妇的紧张情绪也会引发一系列的神经内分泌反应,通过各种神经递质等内分泌反应使产妇血管收缩,子宫胎盘血流量发生改变也可使SHS的发生率上升,症状加重[3-4]。 本研究通过围术期的全人护理和体位干预,产妇一进入手术室即全面掌握产妇的各方面情况和给予心理指导,详细询问既往卧位习惯等,实施操作提前告知并取得产妇的积极配合,消除紧张、恐惧等不良心理,术中实施有效的体位干预,麻醉后迅速协助产妇取左倾斜位,将子宫向左推离中线3~4cm,使胎儿移至腹腔左侧,羊水也因重力关系流至左侧,减轻对下腔静脉和髂总静脉的压迫,使回心血量增加,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明显降低了SHS的发生率,也体现了手术室全人护理理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314.
[2] 宋薇薇,王 阳.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相关问题[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6,22(11):820.
[3] 王德智.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5,11(1):2.
[4] 邓君可.全人护理文化在特需病房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1(20):82.
[收稿日期:2013-12-02 编校:李兵/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