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护理学》

小儿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改变的护理干预

发表时间:2014-05-15  浏览次数:629次

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小儿时期一种病因未明的血管炎综合征,属小儿出疹性结缔组织病,1967年首先由日本学者川崎富报告。目前川崎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仍未明确。其临床特点为急性发热,皮肤黏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25%患儿可有冠状动脉受侵或形成冠状动脉瘤,晚期可发生冠状动脉狭窄或血栓,甚至导致心肌梗死,川崎病冠状动脉改变作为儿童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重要原因,给患儿及家庭均带来严重影响[1]。本科收治71例小儿川崎病患儿,其中诊断冠状动脉改变的21例,经过治疗及护理干预措施,获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801/201012沈阳市儿童医院内科病房收治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改变的患儿21例。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8岁。经早期及跟踪心脏超声检查发现冠状动脉病变,冠状动脉增厚、扩张,其中3例合并冠状动脉瘤,3例心电图出现ST段及T波异常,1例严重心率失常。1.2 诊断标准诊断依据均符合第3届国际川崎病修订的诊断标准(1988年12月修订)[2]。1.3 护理干预1.3.1 家庭干预随着整体责任制护理的开展,本院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深入到患儿家庭中。责任护士实行双向评估,即对患儿护理问题及整个家庭成员的护理问题逐一评估,通过改变家庭成员的护理行为达到解决患儿护理问题的目的。由于家属对川崎病的不了解,当得知冠状动脉改变引起的严重后果往往表现出紧张焦虑,甚至还表现出不相信和疑惑,而家长的情绪容易影响年长儿,导致患儿出现心理问题。所以,责任护士需要耐心倾听家长的倾诉,根据家长的文化程度,运用良好的沟通能力和扎实的医学知识解除家长的疑惑。使家属配合医生治疗方案,配合护理措施。由于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应用价格昂贵,要让家长理解用药的必要性,减轻家长心理负担。对年长儿责任护士要经常给予鼓励安慰,使患儿心情顺畅,利于疾病康复。对合并冠状动脉瘤的患儿责任护士必须告知有猝死的危险,使家属对疾病严重程度有充足的认识。1.3.2 用药干预急性期:病程10 d内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2 g/kg静脉滴注,输液10~12 h,同时加服大剂量阿司匹林80~100 mg/(kg·d),分4次口服,患儿热退后改为3~5 mg/(kg·d),每日1次,直至冠状动脉疾病恢复。丙种球蛋白为血液制品,容易被污染,在准备和输注过程中,一定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执行。输注前必须保证静脉通道的顺畅,防止外渗。输注前后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管。丙种球蛋白输注过快易诱发心力衰竭,要严格按照医嘱使用输液泵匀速给药,输注半小时内责任护士加强巡视,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出现输液反应立即通知医生。21例患儿应用丙种球蛋白无一例发生输液反应。口服阿司匹林必须保证剂量和服药到口,并向家长交待药物副反应,如恶心、呕吐等,配合医生定期复查肝功能。1.3.3 病情观察合并冠状动脉改变的患儿需严格卧床休息,严密观察面色变化,尤其注意小婴儿的精神状况,如有精神萎靡、不进食立即报告医生。每4 h测量一次心率及节律,必要时给心电监护。如心率加快、心律不齐、心音遥远,要做好抢救药物和物品的准备,根据医嘱转入ICU治疗。1.3.4 饮食干预原则上少食多餐,鼓励年长儿多饮水,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流食或半流食,避免辛辣过硬过热食物[3]。由于患儿卧床休息,发热,口腔黏膜溃疡,食欲差,责任护士要指导家长多给患儿喂果汁果泥等,年长儿可以增加通过调剂食物的色香味来增强患儿食欲。1.3.5 皮肤黏膜护理干预大小便后要及时清洗臀部,涂护臀油,责任护士每周2次为患儿修剪指甲,避免皮肤抓伤,及时更换床单被褥。告知家长脱皮时不要自行撕脱,以免皮肤感染。小婴儿衣服尽量穿棉质宽松,指导家长合理的穿衣指数,出汗多应及时更换。鼓励年长儿刷牙漱口,小婴儿做好口腔护理和眼部护理,按时涂红霉素眼膏。2 结果21例患儿中达到临床治愈17例,3例明显好转,1例转至ICU后家长放弃治疗。患儿经过出院1个月、3个月及半年随访复查时15例冠状动脉恢复正常,5例明显好转,治疗效果满意。3 讨论小儿川崎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不典型川崎病的增多,为诊断治疗增加了难度。尤其是当患儿出现冠状动脉改变,不但造成身体损伤,整个家庭都处于紧张和压抑中。所以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本院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旨在深入家庭,解决患儿及家庭成员的护理问题。通过对小儿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改变患儿护理干预,不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而且贴近患儿家庭,真正做到了以家庭为中心,解决实际问题,减少并发症发生。通过21例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改变的护理干预实践,笔者认为,川崎病合并冠状动脉改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与细致全面的护理干预密切相关,通过护理干预可以协助降低儿童后天获得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参考文献】[1] 胡亚美,江载芳.褚福棠实用儿科学(上册)[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98704.[2] 杜娟.小儿川崎病的护理体会[J].医学信息(上旬刊),2011,24(5):657658.[3] 冯周清,王丽.40例川崎病的临床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5):247248.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