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心血管病学》

间接脑血管重建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烟雾病相关性颅内动脉瘤的临床对比效果

发表时间:2014-01-17  浏览次数:577次

烟雾病亦称作脑底异常血管网,是一组以颈内动脉虹吸部及大脑前、中动脉起始部狭窄或闭塞,脑底出现异常的小血管网为特点的脑血管病。烟雾病的发病机理目前仍未明了,临床可表现为脑梗死/脑出血两种交替发作或者反复发作[1]。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本病的最佳途径,探讨间接脑血管重建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法在治疗烟雾病相关性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作用和安全性,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1月~2011年1月40例经DSA或MRA证实烟雾病相关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男24例,女16例,年龄5~27 岁,平均(12±5.2)岁。首发病:脑内血肿3例,脑室系统出血 20例;脑梗死11例,短暂性脑缺血(TIA)7例。临床症状:32例术前存在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其中伴发癫痫患者5例,11例病灶同侧肢体轻偏瘫,7例病灶同侧肢体麻木,6例病灶同侧肢体感觉障碍,语言障碍3例。余下8例患者无明显神经系统症状。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20例患者接受间接脑血管重建术(脑—硬脑膜— 动脉—肌肉—血管敷贴术),操作者先将患者颞浅动脉仔细分离,分离时注意避免损伤颞浅动脉主干,将颞浅动脉游离8~9 cm 后将附有筋膜的部分使用布条将颞浅动脉牵拉至对侧,同时对颞肌做一2 cm×2 cm大小的骨窗,此过程注意避免损伤脑膜中动脉。使用锯齿剪将硬脑膜顺脑膜中动脉方向剪开,分离蛛网膜,使先前游离的颞浅动脉在无张力的情况下贴于大脑皮质,再将颞肌缝合于硬脑膜上,复位骨瓣后做常规缝合。 1.2.2 观察组:20例患者接受血管内栓塞术,栓塞材料为α- 氰基丙烯酸正丁酯(NBCA)液体胶,微导管由美国Bult公司提供,使用DSA检查明确畸形血管部位,微导管超选择性造影充分显示血管畸形病变,而无正常供血动脉出血,然后经1 ml注射器抽取调配好的NBCA液体胶在监视屏路图下注入畸形血管团内进行栓塞。栓塞7 d后行手术切除瘤体。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进行半年的随访,随访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改善率以及改良的Barthel指数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8.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x ± s )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DSA复查,观察组有18例异常血管网较术前减少,且存在侧支新生血管,改善率为90%;对照组有 16例异常血管网较术前减少,且存在侧支新生血管,改善率为80%;两组总改善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MBI 评分( 6 9 . 4 3 ± 2 1 . 7 7 ) 分, 对照组MBI 评分(57.21±22.69)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MB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烟雾病发病原因至今仍处于不断探寻阶段,10~15岁和 20~35岁两个年龄段是该病的发病年龄高峰。烟雾病的临床首发症状以脑血管疾病为主。探寻缓解脑血管闭塞的临床治疗方案是目前神经内科亟待解决难题之一[2-3]。本研究使用间接脑血管重建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法对烟雾病相关性颅内动脉瘤进行治疗。烟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颅内血管逐渐变窄甚至闭塞,这将导致载瘤动脉闭塞而使动脉瘤消失,故笔者认为烟雾病合并动脉瘤患者治疗时,必须慎重考虑,对于动脉瘤处于主干动脉、DSA显示动脉瘤瘤体血流加速明显,破裂危险性大,则应积极治疗,以往开颅间接脑血管重建手术虽能够达到治疗的目的,颅外血管对颅内外血管的重建具有关键作用,而开颅手术的入路容易对颅外血管造成无法避免的损伤,不利于患者颅内外自发形成的代偿血管分支的形成,本研究对照组改善率(8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0%)。与开颅手术相比,血管内栓塞具有其独特优势,血管内栓塞动脉瘤的治疗过程对颅外血管无任何不利影响,对已经形成的侧支新生血管无损伤可能,故对患者的术后恢复更具理想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MBI评分较对照组高,与MBI评分息息相关的动作需要肢体控制力、精细能力、平衡能力共同完成。最大限度的提升烟雾病患者术后的生活能力是治疗的最终目标[4-5]。随着MBI评分的逐渐提升,患者对重返社会的信心也将逐渐增加。所以笔者认为血管内栓塞术治疗烟雾病相关性颅内动脉瘤有理想疗效,明显提升脑卒中后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临床上建议进一步推广。

4 参考文献

[1] Kobayashi E,Saeki N,Oishj H,et al.Long-term naturalhistory of hemorrhagic moyamoya disease in 42 patients[J].J Neuresurg,2000,93(6):976.

[2] Kim SK,Seol HJ,Cho BK,et al.Moyamoya disease among young patients:its aggressive clinical course and the role of active surgical treatment[J].Neurosurgery,2004,54(4):840.

[3] 晋 强,李 健,赵继宗,等.儿童烟雾病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分析 [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5,26(1):67.

[4] Ikezaki K,Kono S,Fukui M.Etiology ofmoyamoya disease:pat hology,pathophysiology,and genetics[M].American:Association of Neurological Sur-geons,2001:55.

[5] 杨明琪,倪 明,王 硕,等.出血型Moyamoya病临床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7,28(4):528.

[收稿日期:2013-04-19 编校:朱林]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