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手术后并发炎性肠梗阻患者的早期临床观察及护理
发表时间:2014-02-11 浏览次数:522次
腹部手术后并发炎性肠梗阻患者的早期临床观察及护理黄亚辉 (湖北省咸宁市中心医院同济咸宁医院,湖北 咸宁 437100)[摘 要] 目的:探讨分析腹部手术后并发炎性肠梗阻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7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32例腹部手术后并发炎症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开展全面性、针对性护理前收治的1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开展后收治的16例患者为实验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32例患者在接受保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实验组住院时间与护理工作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面、严谨、针对性强的护理措施在腹部术后并发炎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关键词] 腹部手术;炎性肠梗阻;早期临床观察;护理
炎性肠梗阻是腹部手术后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主要是由于手术操作对腹腔脏器造成的损伤及肠壁发生炎症后形成的水肿及炎症所导致,且该种肠梗阻是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均存在的梗阻,对患者的胃肠功能的抑制作用较强[1-2]。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07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32例腹部手术后并发炎症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分析了腹部手术后并发炎性肠梗阻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及相应的护理措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07年1月~2013年2月收治的32例腹部手术后并发炎症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诊断标准:手术后肠蠕动有过恢复,一周内患者突然发生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腹部可见肠型蠕动波,X线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腹部有气液平面。将开展全面性、针对性护理前收治的1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开展后收治的16例患者为实验组。实验组男10例,女6例,平均(40.7±8.2)岁,其中首次腹部手术史7例,2次或以上手术史9例。手术类型:胃大部切除术5例,结直肠癌根治术4例,坏疽性阑尾炎4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对照组男9例,女7例,平均(41.2±9.6)岁,其中首次腹部手术史6例,2次或以上手术史10例。手术类型:胃大部切除术4例,结直肠癌根治术6例,坏疽性阑尾炎3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3例。实验组与对照组一般情况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在手术后的短期内均恢复部分胃肠功能,所有患者均于进食后出现较为明显的肠梗阻症状,其中28例出现腹胀,29例出现恶心、呕吐,25例出现腹痛,23例肠鸣音减弱且腹部有压痛点。
1.3 临床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保守疗法,主要包括:禁饮、禁食,持续的胃肠减压,对于发生高热、白细胞上升的患者,采用广谱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与甲硝唑进行治疗。使用温生理盐水混合药物后进行灌肠或洗胃,选取合适的腹带对手术切口进行保护,并采用奥曲肽、施他宁等抑制消化道液分泌的药物。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紊乱,在疾病早期使用全肠胃外营养支持,待患者的胃肠功能恢复后,逐渐过渡到肠内营养。
1.4 护理措施: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更为全面与针对性强的护理,具体如下:加强对患者的各项监护措施,如体温、脉搏、血压等,并定期检测患者的尿量及各项血气分析的指标。对于手术中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确保管道的固定,定期检查管道是否处于通畅的状态以及引流物的形状与流量。部分患者于手术后的早期即出现排气或排便,对于此类患者应谨慎对待,定期对患者的肠鸣音进行听诊,约4~5次/d,对于检查的结果应结合患者其他的症状体征以对患者的胃肠功能进行正确的评估。而当患者出现肠梗阻症状的同时,需对炎性肠梗阻与机械性绞窄性肠梗阻进行鉴别诊断,为下一步的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禁食与胃肠减压在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中至关重要,对于具备高龄、全身情况较差、手术时间长、术中腹腔感染程度重、肠壁渗出与水肿严重等临床特征的患者,更应提高警惕。上述病情较重的患者,可通过延长禁食与胃肠减压的时间来缓解胃肠道内的积气与细菌数量,与此同时进行静脉补液,并精确记录引流袋中液体的性状。由于患者在发生肠梗阻后会出现频繁的呕吐,且大量肠液留滞与患者肠道内,故其体液丢失较为严重,此时除胃肠减压外,还需要行静脉补液。在患者的肠道内通畅后,除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外,引流液的量也会相应减少,且颜色变得更为清澈。此时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指导其进行早期活动以避免长期卧床引起肺部与泌尿系统的感染以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当患者的症状消失,且血压等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后,可先在护理人员的协助下进行床上运动,如上肢的屈、展、卧、拉,下肢的伸、蹬、抬等动作。待患者能够下床后,可令其沿床边行走以促进腿部肌肉的收缩。
术后肠梗阻的发生常会使得患者与家属出现负面情绪,如恐惧、焦虑、烦躁等。护士除常规的护理外,还应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消除其内心的不良情绪,尽量满足其要求,以保证患者对于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并避免给类严重的心理问题的发生。
1.5 评价标准:统计所有患者的住院时间,于患者出院时发放护理工作满意程度量表,其标准参考文献[3],于患者填写完毕后进行回收。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数据间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标准为0.05,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2例患者在接受保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实验组住院时间与护理工作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 讨论
腹部手术后出现的炎性肠梗阻发展至缺血性绞窄性肠梗阻的风险较低,故通畅能够通过保守治疗使患者痊愈,但患者的病情常常较重,住院时间长,故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相应较高[4]。护理人员应加强具有发生术后炎性肠梗阻高危因素患者的监护工作,一旦患者出现相应的症状与体征,应及时协助上级医师进行确诊。诊断明确后,应及时行胃肠减压与禁食,上述两项措施在肠梗阻患者的治疗与护理中处于核心的位置[5]。在做好胃肠减压的同时,应配合使用抗生素、生长抑素类药物,同时注意患者的营养支持。当患者的病情得到缓解后,应继续进行严密的监测,防止病情发生反复,同时知道患者进行早期的活动,并对其进行心理辅导。
本次研究中,32例患者在接受保守治疗后均痊愈出院,实验组住院时间与护理工作满意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全面、严谨、针对性强的护理措施在腹部术后并发炎性肠梗阻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
4 参考文献
[1] 李 影.腹部手术后炎性肠梗阻16例的观察与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0):4996.
[2] 倪元红,彭南海.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护理进展[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22):188.
[3] 林超群.腹部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30):134.
[4] 卢清丽.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57例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9):60.
[5] 苏巨存.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27例诊治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12,19(12):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