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1-15 浏览次数:569次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冠心病已成为第一位心脏病病种,发病率逐年上升。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冠心病晚期的常见并发症,是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的常见并发症,一旦形成治疗难度大、致死率高。笔者旨在探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结合病史及心脏彩超、甲状腺功能检查等排除心肌病、高血压心脏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等其他器质性心脏病。诊断依据:①具有吸烟、饮酒、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等动脉粥样硬化的易患因素。②心电图具有下列3项中的2项者:常规心电图ST段水平下移>0.1 mV,或伴有T波倒置;心电图踏车分析运动试验(次极量)中出现典型心绞痛,或运动中、运动后ST段呈水平或上垂型压低>0.1 mV,持续0.085 s以上,如原有ST段压低者,运动后应在原基础上再压低0.1 mV,运动中血压下降;潘生丁一心电图负荷试验阳性者。③心脏彩超检查示:左室射血分数<40%。④血脑利钠肽>400 ng/L[1]。分组患者共102例,其中男53例,女49例,年龄58~86岁,平均68.8岁。心功能分级(NYHA):Ⅱ级、Ⅲ级、Ⅳ级例数分别为18例、40例、44例。随机分为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组52例和常规治疗组5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功能分级相近。
1.2方法:常规治疗组针对患者的病因进行对症治疗,并按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常规处理,具体措施包括限制食盐,应用强心、利尿剂、抗血小板、扩冠、抑制心肌重构、降脂、稳定斑块,不伴有流出道梗阻的患者加用血管扩张剂。丹参川芎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20 ml加木糖醇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1 次/d,疗程为2周。
1.3观察内容及指标:观察用药前及用药后14 d两组患者的胸闷、气短、肺部啰音、双下肢水肿等具体临床表现,对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时测定血脑利钠肽水平,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测定血流动力学参数。
1.4疗效评定标准:参考《充血性心力衰竭》制定的评定标准[2]:疗效分为显效、有效、无效:治疗后心力衰竭的症状或体征彻底消失,心功能达到Ⅰ级或提高2级以上者为显效;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有大幅度减轻或消失,心功能提高1级以上者为有效;没有达到有效标准或恶化者为无效。
1.5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组内数据比较用配对t检验。
2结果
两组治疗后左心射血分数(LVEF)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脑利钠肽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丹参川芎嗪组较常规组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功能及脑利钠肽的变化,详见表2。
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例(%)]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例(%)]常规治疗5013251238(76)丹参川芎嗪组521928547(90.38)
表2两组血流动力学及血脑利钠肽变化(x±s)组别射血分数(%)脑利钠肽(ng/L)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常规组43.5±4.856.2±6.22 764346联合丹参川
芎嗪治疗组41.4±5.654.3±2.52 913208
3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硬化导致器官病变的最常见类型,对人类的健康有重大危害。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器质性心脏病几乎不可避免的结局,临床多见于冠心病。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盐酸川芎嗪及丹参素。丹参素和川芎嗪具有较强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促进聚集的血小板解聚,抗纤维化、改善微循环,清除氧自由基,抗脂质过氧化损伤作用;丹参川芎嗪一定剂量下还有增强心肌收缩力的作用,能够抑制心肌细胞膜内环磷腺苷(cAMP)的水平或抑制cAMP的降解,以增加心肌收缩力,抑制Na+-K+-ATP酶,极大提高心肌细胞内Ca2+浓度,增加心肌收缩力等作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还具有具有扩血管作用,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血流量,降低肺楔嵌压,降低周围血管阻力、血压及右房压,减轻心脏负荷[2]。本组资料研究结果表明,常规治疗联合丹参川芎嗪治疗可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和心功能状况,在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上更优于常规治疗组。
4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上册)[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58-959.
[2]李雪.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24例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5,28(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