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心血管病学》

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干预效果探讨

发表时间:2014-01-15  浏览次数:589次

高血压病是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伴或不伴有多种心血危险因素的综合征[1] 。长期的血压升高并发心脑肾重要脏器的损,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而死亡,控制血压的升高并发其他重要脏器的损害尤为重要。近年来报道,高血压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认为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升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病与高血同型半胱氨酸是否存在压病指南WHO/ISH分类标准,从干部职工体检取82例高血压1级患者均排除心、脑、肾靶器官损害以及糖尿病、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男46例,女36例,年龄35~62岁。治疗组男28例,女16例;对照组男22例,女16例。基本情况详见表1。因果关系报道较少,本研究探讨利用叶酸片、Vit B12控制血水平,为延缓高血压病并发其他心、脑、肾靶器官损害的进程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8年2月~2008年6月按2003年欧洲高血

1.2 干预方法:将82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 44例給予叶酸片、Vit B12配合生活行为干预,叶酸片10 mg/d, Vit B12片500 μg/d口服,两者口服1周,停1周。对照组38例以生活行为干预。两组均未服用任何降压药,4年后测定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以及血糖、血脂、血压等指标。

1.3 实验室方法: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测定:所有研究对象均在清晨8:00空腹抽取静脉2 ml(肝素抗凝)30 min内分离,40℃ 离心,置于-20℃冰柜保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进行测定。同时检测血清中血糖、TC、TG、HDL-C、LDL-C水平、测定血压的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s x ± )表示,采用t和χ2 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前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給予叶酸片、Vit B12配合生活行为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普遍认高血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增高有密切关系,因此,测定血中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的临床意义十分重要,关于与高血压的关系报道说法不一,但许多研究表明,同型半胱氨酸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通过降低水平(HCY)可控制血压延缓高血压病并发其他心、脑、肾靶器官损害的进程。Mendis等人发现血(HCY)在18 mmol/L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可增加3倍[2] ;Anker等研究表明血浆HCY水平每增加4 μmol/L,可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率增加40%。本研究证明叶酸片、Vit B12治疗后水平(HCY)明显下降,对血糖、血压、TC、TG、HDL-C、LDL-C也有不同程度的改观。我国学者将伴有HCY升高的原发性高血压称H型高血压。同时建议控制H 型高血压,早期发现并干预高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有重要医学意义。同型半胱氨酸为一种含硫氨基酸,是蛋氨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同型半胱氨酸于1932年由DeVgneaud发现,其结构式为HSCH2(NH2)CO2H。血浆中存在氧化型和还原型HCY两种形式,氧化型含二硫基,包括同型胱氨酸和胱氨酸;还原型含硫基,包括同型半胱氨酸及半胱氨酸。正常机体存在少量同型半胱氨酸,还原型仅占2%。HCY转化的主要途径有两条:①甲基化过程,即通过叶酸循环途径,有甲基四氢叶酸作为甲基供体, Vit B12作为辅因子,在蛋氨酸合成酶的催化下形成L-蛋氨酸。叶酸循环中的限速酶为5,10-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②转硫过程,由Vit B6依赖的胱硫醚β合成酶催化完成,代谢产物进入三羧酸循环或由尿排出。同型半胱氨酸对脂代谢的影响:同型半胱氨酸在血浆中能自我氧化,形成半胱氨酸混合二硫物,其与LDL发生聚集,产生活性氧(包括超氧化物、过氧化物等),促进泡沫细胞形成;尤其是过氧化氢与自由基一起促进LDL氧化,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最终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血中HCY升高可以促进血管壁弹性纤维加速溶解,降低弹性纤维的含量。同时促进胶原纤维的合成,从而改变动脉壁弹性。 HCY有促进平滑肌细胞增殖的作用,导致动脉壁顺应性下降。血 HCY可以诱导血管内皮细胞调亡,促进胞内超氧化物生成,血管舒张功能受限,引起血压升高。HCY可以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聚集,造成血管的收缩。叶酸片、Vit B12有明显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总之,叶酸片、Vit B12有明显降低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同型半胱氨酸通过对血管壁、脂代谢影响,可延缓高血压病并发其他心、脑、肾靶器官损害的进程。这一论证值得进一步探讨。

4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1.

[2] Mends S,Athauda SB,Naser M,et al.Association between hyperhomocys teinaemia and hypertension in siylankans[J].Int med Res,1999,27(1):38. [收稿日期:2013-05-30 编校:郑英善]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