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4-01-24 浏览次数:538次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以鼓膜穿孔、耳内长期流脓、听力下降为主要临床特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将会严重损伤患者听力,因此采取合适的治疗手段具有重要意义[1]。手术作为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常见治疗手段,围手术期的护理对于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具有突出的意义[2]。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患者的围手术期中,加强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18~62岁,平均 35.7岁。化脓性中耳炎类型:单纯性(含合并鼓膜穿孔)8例,骨疡型12例,胆脂瘤型15例。
1.2 护理方法
1.2.1 术前护理:术前护理主要包括心理护理、术前指导和术前检查等。考虑到患者病程较长,而且反复发作,患者普遍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尤其是担心手术能否取得成功。针对这一情况,在开展治疗前,就患者进行了针对性的心理护理,重点是通过心理护理让患者认识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在现代治疗条件下并非严重的疾病,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以配合治疗。在消除患者的心理障碍后,就患者进行了术前指导。术前指导主要包括手术开始前、进行中以及完成后的有关注意事项,让患者进一步认识手术的有关情况,进一步消除患者的紧张和恐惧心理。在完成上述工作后,完善术前有关检查,包括CT检查、X线乳突拍片、体层片,以详细的了解患者的病情,并确定手术方案。同时,进行细菌培养、皮肤准备等工作。
1.2.2 术中护理:术中护理严格进行无菌操作,同时密切观察患者的面部呼吸情况。在整个手术过程中,由于患者需用使用面部铺巾遮盖面部较久,而且遮盖范围较广,还要保持患者头面适当的偏斜,同时积极引导患者进行鼓气、闭眼等动作。另外,还要注意患者侧面肌张力是否有减弱的情况以及阵发性面肌抽搐情况。如果有这些情况发生,要立即告知医师,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意外发生。
1.2.3 术后护理:在术后,要及时的再次告知患者及家属有关注意事项,尤其是要患者在术后7~10 d内避免头部的剧烈运动,并保持卧床休息。卧位尽量采取平卧位,如需采取侧卧位,则要用健康一侧。在术后1~2 d,根据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必要的疼痛护理。在换药的过程中,要坚持无菌操作,并对患者伤口分泌物的颜色等进行观察,注意伤口是否有出血情况发生。耳敷料要每天更换1次,根据患者恢复情况,5~10 d要完成拆线工作,并在10~14 d后,抽出填塞在术腔中的纱条。患者饮食以流食、半流食为主,要忌辛辣等刺激性的食品。在整个术后护理中,还要注意患者是否有感染、上皮化等情况。
1.3 随访:视患者恢复情况,随访3~14个月,平均8.7个月。随访主要包括健康指导、听力检测等。
2 结果
35例患者经过治疗,最短住院时间为6 d,最长住院时间14 d,平均9.4 d。经过随访,34例患者均一期治愈。1例患者在行鼓室+鼓窦开放术8个月后,再次复发,出现听力下降、流脓等情况,经过对症治疗,并随访6个月后,治愈。
3 讨论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五官科中常见疾病。目前,采取手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最为有效的手段[3]。但是,由于手术治疗位于患者的头部,由于头部的特殊性和人自卫的本能,因此患者难免有各类紧张情绪。如果不能有效消除这类紧张情绪,势必将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为此,在整个护理中,心理护理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4]。在心理护理中,注重从导致患者紧张和焦虑的主要因素出发,重点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安全性,以增强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信心。
随着自护理论在临床实践的不断深入,同时考虑到医疗资源的紧张,在护理中,还加强了健康教育,并且将健康教育贯穿到整个围手术期中,从手术前到手术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了针对性的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
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是围手术期护理的重要内容。针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术后可能存在的感染等,加强了观测,并严格无菌操作。在本组资料中,无患者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整体而言,随着围手术期理论的不断发展,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已经成为临床实践的共识。就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而言,通过围手术期护理的加强,可以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
4 参考文献
[1] 宋芳云.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2):2424.
[2] 赵旭君.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手术患者护理体会[J].内蒙古中医药,2011,30(8):154.
[3] 王龙英.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6):2043.
[4] 罗 云.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9(8):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