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护理学》

拔牙术后出血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4-01-22  浏览次数:569次

  拔牙术后出血是齿槽外科拔牙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也是口腔急诊科最常见的急症之一。它常与拔牙术创处的局部组织不同程度的损伤及护理不当有着密切的关系[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口腔外科自2009年~2011年共诊治230例拔牙术后出血的患者,占门诊总数的5.5%。其中上下颌磨牙占出血总数的60%以上,双尖牙占20%~25%,门齿占10%左右。多位数临牙拔除占65%,单位数临牙拔除占35%。 1.2 原因分析:通过临床观察,拔牙后伤口出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①全身因素为高血压、心脏病、血液病、糖尿病、肝脏病,以及服用抗凝药的患者等;②局部因素多为操作粗暴、不规范或拔牙时机、指征掌握不当所致,如牙龈组织撕裂、牙槽突骨折、牙槽窝内血管损伤以及牙槽窝内残留炎性肉芽组织、断根碎骨片等;③ 创口护理不当(如患者术后反复漱口,进食过热过硬食物等)等。 1.3 治疗方法:①局部压迫止血:在术创处放置一消毒纱布卷,嘱患者咬紧,30 min后取出检查创口。②明胶海绵填塞止血:将局部血块去除干净,取明胶海绵填塞在术创处牙槽窝内。 ③牙周塞治剂止血:将调制好的塞治剂均匀的贴附在术创处,嘱患者咬紧,利用塞治剂的韧性产生持续的压力使出血迅速停止。 ④拔牙创缝合止血:通过牙龈组织复位缝合达到止血的目的。⑤ 药物止血云南白药等。

2 护理

2.1 积极治疗全身因素以对症治疗为主:拔牙术后出血绝大多数局部因素引起的,对局部原因引起的拔牙术后出血的患者,首先应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对出血较多的患者还应有血流动力学的监测,血压、心率是重要的监测内容。在止血的过程中如遇患者出现虚脱、晕厥,甚至血压下降时,要立即将患者平卧,并根据情况开放静脉注入液体,甚至输血。体弱及有心源性疾病的患者还需要心电监护。全身疾病引起的出血,在局部拔牙创处理的同时要根据病因进行综合治疗。 2.2 拔牙创的局部护理:由于拔牙术后出血多为局部原因,因此首先要查明出血的来源。根据出血量的多少、创伤的大小、术创处血供丰富与否和患者的凝血功能,采取相应的止血措施。单个牙拔除的伤口可选用局部压迫止血法对于牙槽窝小血管出血较多的伤口,可先将明胶海绵剪成与牙槽窝大小相仿的块状,放入拔牙创中并适当填塞,使其在术创局部形成压力,从而达到止血目的。多个相邻牙拔除后的创口用吸引器吸尽唾液,仔细检查拔牙创牙龈组织有无撕裂、黏骨膜瓣是否缝合。注意吸引时不可在拔牙创上直接吸引,以免在局部形成负压环境,而造成进一步出血。准备圆针、4号缝合线,协助医生缝合创口,必要时可将明胶海绵放入拔牙创后再行缝合术,拔牙后牙龈缘应做相对缝合。护士要密切配合医生,准确传递各类器械,缩短时间达到快速止血目的。 2.3 心理护理:发生拔牙术后出血时,由于大量的唾液与血液混合,患者常误以为出血过多。表现出紧张、恐惧状态,因此适当心理引导显得至关重要,因为精神紧张,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血液循环加快,可导致拔牙出血不止,护士接诊时要主动热情,耐心解释,向患者表达自己的关怀、重视和尽力。并鼓励安慰,使其紧张、恐惧的情绪得以缓解,帮助分析出血原因,使之主动配合治疗。 2.4 术后宣教非常重要:①牙拔除后拔牙创即为新鲜血液充满,约于15 min便形成血凝块,将创口封闭。所以正确纱布牙合合所咬时间为30 min。然后轻轻吐出。②拔牙后2 h内禁食,包括任何软硬食物或流汁、茶水。③拔牙后24 h内不能刷牙、漱口。不宜作剧烈运动。④拔牙后24 h内吐出口水带少量血丝是正常现象,要避免吸吮动作。如口中含有较多的血液或血块,不要惊慌,立即来院复诊。⑤拔牙后伤口或伤口附近有明显肿胀时,及时复诊。⑥拔牙后应多休息、少说话,不宜作剧烈运动。 综上所述,拔牙术后出血的护理是对患者个体的一个综合护理过程,护士不仅要精通拔牙术后出血的治疗,还要熟练掌握其护理要点,以及发生出血后如何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并利用健康教育来避免和减少拔牙术后出血的发生。

3 参考文献

[1] 邱蔚六,张震康.口腔颌面外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

[收稿日期:2013-03-08 编校:苏建东]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