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术后患者膀胱灌注过程中疲乏的护理研究
发表时间:2014-01-22 浏览次数:638次
通讯作者:于兵癌因性疲乏是由于癌症及相关治疗引起患者长期紧张和痛苦而产生的一系列主观感觉,如虚弱、活动无耐力、注意力不集中、动力或兴趣减少等[1]。膀胱癌近十几年来伴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治愈率及生存期延长都有显著提高,但在术后化疗这个漫长过程中,许多患者会随之出现许多疲乏症状。随着心理学和社会医学模式的更新与健全,人们对生存质量的追求日益提高,疲乏问题也随之被重视起来,本研究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2年1月之前保持联系良好的患者76例,男48例,女28例,年龄在28~87岁,平均69岁。11例为在职,52例为离退休人员,13例为无业人员。2012年1月之后选取76例配合良好的患者,男44例,女31例,年龄在30~85岁,平均67岁。12例为在职,53例为离退休人员,12例无业人员。
1.2方法:采用前瞻性对比法。将2012年1月之前保持联系的患者疲乏情况进行统计,详细记录疲乏的症状时间,对患者的影响等,设为对照组;选取对2012年1~12月的患者设为实验组经过调查了解后进行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进行了解,分析一般资料。疲乏症状采用piper疲乏量表(piper fatigue scale PFS)[2]。该量表包括22个条目和5个附加项目组成。22个条目从行为的情感、严重性、感觉、认知与情绪等对疲乏进行评估,5个附加项目是对疲乏的持续时间、开放性问题、以获得更全面的疲乏相关资料。选用数学化量表,0表示没,10表示很严重。分轻、中、重。根据各项指标与2012年1月以前的患者进行前瞻性比较,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收效达74.7%(P≥0.5),具有统计学意义。好转率将反馈信息及时记录分析。
2结果
2.1疲乏表现状况:2012年1月之前与2012年1月之后的两组患者中均有明显的疲乏症状表现,2012年1月之前对照组患者疲乏的发生率77.1%,2012年1月之后的实验组患者疲乏发生率77.6%,时间最短为5个月,最长为4年。主要表现形式:①缺乏激情;②不能集中注意力;③全身无力或身体沉重;④失眠或嗜睡;⑤睡眠后感到精力仍未恢复;⑥情绪低落,兴趣减退;⑦短期记忆减退等。
2.2疲乏程度分析:护理干预前对照组和实验组无明显差异,轻度疲乏者30.1%,中度疲乏者占40.6%,重度疲乏者29.3%;对实验组进行护理干预后2周,疲乏程度明显改善。一个月后实验组疲乏程度:轻度疲乏为60.1%,中度疲乏为38.2%,重度疲乏为1.7%,具有统计学意义(P≥0.5)。
3讨论
膀胱癌患者术后疲乏症主要原因是:①“癌”字对人们大脑的强烈刺激性;②膀胱癌复发率高,治疗过程中病程长,化疗持续时间长,需达5年以上;③用药后有些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刺激症状;④对患者造成的思想压力大。
当患者及家属向医生提问时,医生也仅告知患者如何忍受,有关如何应对疲乏的反应以及对这种现象如何诊治方面的较少介绍。大家都认为疲乏是治疗过程中正常经历的部分,未充分重视,也无法提供良好的治疗手段,这种安慰也无明显效果。
通过对实验组患者的了解,我们知道患者及家属都希望通过治疗来控制疲乏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对疲乏的种类和程度进行分析后,找到多方面的干预因素,对疲乏患者进行多方面干预,如让患者了解相关知识,临床操作中保证质量,将对患者的刺激降到最低。适当减少体能消耗,优化睡眠质量,帮助患者做放松训练,转移注意力,取得家属配合,提高患者以往的兴趣等。经过一年的实验验证,效果良好,但对疲乏症状临床上缺乏治疗手段,护理上目前也只是研究对策。应关注疲乏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充分重视,并不断完善干预措施。
4参考文献
[1]张凤玲.癌因性疲乏的护理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8,3(43):271.
[2]许虹波.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状况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0,4(45):332.
[收稿日期:2013-01-21编校:赵英/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