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护理学》

高能紫外线照射治疗白癜风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4-01-21  浏览次数:666次

白癜风是一种常见的后天色素脱失性皮肤病,是由于皮肤中黑素细胞内酪氨酸酶功能丧失导致黑素合成障碍而引起的,目前病因不清,尚缺乏满意的治疗方法。应用高能紫外线照射治疗白癜风,并采取心理、紫外线照射、饮食及皮肤等护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3年3月我院皮肤科收治的白癜风患者50例,均符合白癜风诊断标准[1]。且色素减退的面积均在全身皮肤面积的10%以下。男28例,女22例;年龄12~53岁,平均29.13岁;病程2~186个月,平均42.34个月。患者皮损部位主要集中在面颈部、手足部、掌跖部、胸腹部和背部等,皮损形状呈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直径在1~5 cm之间。所有患者在近1个月内未进行过系统性或局部治疗,未包含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及有严重心、肝、肾及血液性疾病患者。

1.2 治疗方法:采用美国TheraLight公司DualightTM UV120-2 高能紫外线治疗仪,选择设备中UVB模式,开机后预热2 min,校正光强度,设置双峰值为302 nm和312 nm,加权红斑波长为 304 nm,能量密度范围为35~250 mW/cm2,治疗光斑面积为1.9 cm×1.9 cm。每次治疗前测定最小红斑量,选择2倍的最小红斑量作为治疗剂量,每周照射治疗2次,4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患者康复状况。

1.3 护理方法

1.3.1 心理护理:白癜风患者往往由于外貌的改变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严重者情绪愤怒,思想焦虑,对生活悲观失望。针对上述情况,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耐心解答患者的困惑,以热情诚恳的态度服务患者;告知患者白癜风不具传染性,病程短、皮损面积小的患者疗效最佳,让患者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中接受治疗;向患者耐心讲解高能紫外线照射治疗白癜风的原理、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及有关注意事项等,鼓励患者坚持长期治疗,并在有效后巩固治疗以取得满意效果。

1.3.2 紫外线照射护理:紫外线照射治疗时应保证照射部位的清洁,并指导患者选择合适的体位,以充分暴露皮损。照射治疗时应特别注意眼的防护,戴好UV护目眼镜。照射灯管的中心应与治疗部位皮肤保持垂直,照射时正常皮肤用曲板遮挡保护。保证治疗光头稍超出皮损区域,以使色素脱失区周边皮肤色素增多,进而刺激正常皮肤的黑素细胞分化、增殖、转移进入色素脱失区域。告之患者红斑反应的出现是紫外线照射治疗引起的,会自行消退,并且患者在照射治疗后的24 h内,局部严禁热敷。由于机体在不同部位对紫外线的敏感性有较大差异,因此同一患者不同处的皮损治疗剂量也需给予适当调整,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观察患者照射治疗部位有无红斑、水疱等出现,并给予对症处理。

1.3.3 饮食及皮肤护理:白癜风患者由于体内缺少酪氨酸酶,宜多食用富含酪氨酸酶与矿物质的食品,如瘦肉、坚果、黑芝麻、蛋类、黑豆和动物肝脏等。饮食宜清淡,应尽可能少吃或不吃富含Vit C的食物,如青椒、苹果、葡萄、西红柿等。注意保护皮肤,避免机械性摩擦,以免在破损处形成新的白斑。指导患者进行户外锻炼,适度接受日光浴,避免过度的曝晒。

1.4 疗效评价:痊愈:白斑完全消退,肤色恢复正常。显效:白斑恢复正常的面积占原皮损面积的50%以上。好转:白斑恢复正常的面积占皮损面积的10%以上。无效:白斑恢复正常的面积占皮损面积的10%以下,或白斑无消退。痊愈与有效合计为总有效,以计算总有效率。

2 结果

不同治疗阶段临床疗效:50例白癜风患者经高能紫外线照射治疗的临床疗效具体数据见表1。经过4个疗程的治疗后,总有效率达到了76.0%。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少量患者在照射区出现红斑、瘙痒等的症状,2例患者在红斑上出现小水疱,对症处理后消退。

3 小结

一般认为,白癜风的形成与人体免疫功能异常、遗传及皮肤黑素细胞受损等有关,即凡影响黑色素形成的因素均有可能诱发此病,但具体病因尚无法确定,因此治疗相对困难。目前,治疗白癜风的常用方法有内服或外用中西药制剂、光动力疗法等。本文采用的高能紫外线照射疗法具有抑制细胞免疫反应、加速血液循环、改善代谢、增加黑色素细胞增殖、促进上皮再生和杀菌等作用,同时紫外线照射还能增强Vit D的代谢,从而间接促进黑色素的生成。本院皮肤科在应用高能紫外线照射治疗白癜风的同时采取了合理的护理措施,使治疗时间缩短、疗效显著,且治疗安全性高,值得大范围推广应用。

4 参考文献

[1] 中国中西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黄褐斑和白癜风的诊断标准[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0,43(6):373.

[收稿日期:2013-03-18 编校:潘宏竹]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