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护理学》

护理干预对分泌性中耳炎中耳乳突患者手术疗效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4-01-17  浏览次数:694次

分泌性中耳炎是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特征,为耳鼻喉常见疾病之一。其发病原因为咽鼓管机械性或功能性阻塞、感染、免疫反应等,临床一般经鼓膜穿刺治疗,如若反复穿刺仍不愈,应给予鼓膜切开术及鼓室置管术,本研究60例患者实行乳突上鼓室切除加鼓室探查及中耳置管术,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纯音测听示语言频率平均听阈PAT在30~45 dBHL,气导>骨导。声导抗鼓室图大多为平坦型(B型图),少数为高负压型(C型图)。镫骨肌反射消失。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0~65岁,平均(42.3±2.1)岁。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31~63岁,平均(43.5±1.3)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两组患者均在全身麻醉下行完壁式(闭合式)乳突—上鼓室切除、鼓室探查术及中耳置管术。

1.3 护理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具体如下:①术前护理:做好术前常规化验及检查,进行耳影像学检查、听力检查,耳内镜检查,保证患者饮食结构营养,减轻心理负担。术后可治愈,让患者提高对手术的信心。术前做好耳部手术区处理,指导患者正确滴耳方法。②术后护理:保证术后去枕平卧1~2 h,观察切口情况,避免患者烦躁,给予密切观察。给切口换药时切记无菌操作,观察切口有无渗液、耳道有无分泌物,防止感染及耳漏形成。术后指导患者进食无刺激性营养丰富的半流质饮食或软食3~5 d,逐渐过渡到普食;开放外耳道后,会有少量液体渗出,禁忌用棉签伸入外耳道内擦拭,睡觉时应将患耳靠近枕头,以利于耳内液体引流,切忌不可将患耳向上。出院后防止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避免进行导致耳内进水的活动,定期到医院随诊。

1.4 疗效评定:显效:听力恢复正常,耳鸣、耳闷胀感消失,鼓膜颜色正常,活动好,复查纯音听阈平均气导阈值≤20 dB,骨气导间距恢复正常,声导抗测试鼓室图变为A型,镫骨肌反射阈正常。有效:听力明显提高,耳鸣、耳闷胀感明显减轻,鼓膜颜色正常,活动度改善,纯音测听示气导阈值提高10 dB以上。无效:症状及鼓膜情况无改善,纯音测听及声导抗测试无改善。

1.5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7.0软件,采用χ2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疗效比较:两组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7%、86.7%,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观察组在精心护理下未发生并发症,对照组出现术后中耳复发感染1例,经抗生素治疗后好转。

3 讨论

分泌性中耳炎成人和儿童均可发生,可影响儿童听力及语言能力发育,降低成人听力水平,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目前公认学说有中耳负压学说、感染学说,近年免疫学说逐渐兴起,发现与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有一定关系[1] 。细菌感染引起中耳炎的可能机制是细菌产生的毒素,尤其是内毒素,促进炎性反应因子分泌[2] 。分泌性中耳炎常发展为慢性,其治疗包括常规药物抗感染治疗,目前对于分泌性中耳炎反复不愈,治愈后易复发者主张实行手术治疗[3] 。本研究60例患者采用完壁式(闭合式)乳突—上鼓室切除、鼓室探查术及中耳置管术,经常规护理与围手术期规范护理,发现实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患者,且术后未出现感染、耳漏及颅内并发症,减少患者焦虑烦躁心理,使患者早期恢复,降低了复发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4 参考文献

[1] 陈俏妍,廖月红.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7,12(6):478.

[2] 段超文.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现状[J].当代医学,2010,32(19):29.

[3] 王克雄,黄雁云.分泌性中耳炎临床治疗研究[J].中外医疗,2012,2(1):73.

[收稿日期:2013-04-24 编校:郑英善]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