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护理学》

1例多重耐药菌所致口腔感染患者的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2-12-26  浏览次数:897次

作者                               作者单位

王淑娟             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重症医学科,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0

多重耐药菌感染是指由于存在抗生素药物长期使用而引起体内的菌群失调以及对于药物产生耐药性抗生素治疗无明显效果的。该患者为产酸克雷伯菌感染,此菌对一代二代头孢菌素及氨曲南均不敏感,目前对亚胺培南未出现耐药 复方新诺明敏感。由多重耐药菌所致的口腔感染病例现护理及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某患者,男,80周岁,主因“咳嗽 咳痰 喘”收入院,诊断为:①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急性感染;②慢性阻塞性肺气肿;③脑梗死后遗症。经头孢呋辛+哌拉西林舒巴坦+左氧氟沙星抗菌药物联合治疗28天后患者咳嗽咳痰由逐渐减少转为痰量增多呈黄色粘痰不易咳出。口腔内出现严重黏膜溃烂并有黄色渗出液,做痰培养及口腔黏膜培养结果显示为产酸克雷伯菌感染,是多重耐药菌感染。药敏试验提示对亚胺培南未出现耐药,复方新诺明敏感,血常规检验白细胞为21.55×109/L ,经药物治疗口腔护理及各项基础护理20天后患者能自行咳痰,痰少,痰液变为白色稀薄样,口腔黏膜溃烂痊愈无渗出液。舌体、上腭、双颊部、口唇均重新长出新的黏膜,血常规检验白细胞为5.5×109/L。

2 治疗

给予产酸克雷伯菌敏感药物治疗:0.9%氯化钠溶液150ml+亚安培南1.0g,q8h,静点15天;复方新诺明片0.4g,bid,口服用药9天;0.9%氯化钠溶液150ml+血必净50ml,bid,静点用药6天;0.9%氯化钠溶液50ml+氨溴索粉针30mg,每日6次,雾化用药16天;葡萄糖酸氯已定漱口溶液口腔护理,每日6次,用药13天之后,改为每日3次,直至出院;鼻饲安素肠内营养粉60,每日3次,共13天。

3 护理

3.1一般护理

转入单间进行隔离,操作时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程,保持室内温度18~22℃,湿度50%~60%,采取半卧位面罩吸氧3 L/min,心电监护严密观察血氧及生命体征变化,定时给予叩背翻身及时吸痰,因口腔内严重感染溃烂给予经鼻腔内吸痰,每次更换吸痰管。

3.2口腔护理

患者口腔内舌体、上腭、双颊、唇面均严重感染溃烂,有黄色脓液渗出并散发臭味,口腔护理初次选用了治疗口臭的3%过氧化氢溶液,经治疗2天护理口臭消失,而口腔内溃烂疮面仍没有好的疗效。第3天改选用葡萄糖酸氯已定漱口溶液进行口腔护理。葡萄糖酸氯已定漱口溶液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可有效去除菌斑,持续时间可达12小时,并控制咽部细菌繁殖,清洁护理口咽部从而减轻肺感染的发生[1]。每日无菌操作口腔护理6次,经三天葡萄糖酸氯已定漱口溶液口腔护理后溃烂渗出分泌物均较前减轻。为更快使口腔黏膜痊愈采用复方新诺明片0.4g碾碎用石蜡油3ml混合涂于溃烂面并用无菌生理盐水浸湿无菌纱布覆盖于口唇防止唇面干裂。经一周葡萄糖酸氯已定漱口溶液口腔护理后涂药,口腔内黏膜无渗出液溃烂面已结痂也无口臭。十天后结痂逐渐脱落黏膜重新长出。十三天后能由口进水及流食,拔除胃管,每日饭后进行口腔冲洗葡萄糖酸氯已定漱口溶液口腔护理。

3.3心理护理

患者有脑梗死后遗症右侧肢体功能障碍耳聋失语,老人无法表达自己内心想法,多与老人进行沟通,每次护理操作都写在表达板上让老人明白理解并配合治疗及各项操作,减轻恐惧心理,减轻精神负担,使老人在治疗的同时不要感到孤单。

4 体会

(1)患者为多重耐药菌感染在医疗中可引起散发交叉传播甚至爆发流行,尤其对婴幼儿免疫力缺陷的老人的危害较大,需单间隔离,严格遵守多重耐药菌的消毒隔离操作。

(2)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在静脉穿刺留置导尿吸痰等操作时极力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3)多重耐药菌所致口腔感染的护理:在葡萄糖酸氯已定漱口溶液口腔护理的基础上,在疮面涂对所感染致病菌敏感的抗菌药物,为防止口唇干裂将抗菌药物溶于石蜡油进行涂抹患处。此种方法不但治疗口腔溃烂同时也抑制口腔内致病菌繁殖。

(4)经静脉用药、口服用药、外涂用药配合雾化、叩背、吸痰等操作治疗肺部感染最终达到清除原发感 染。

5 健康教育

经常保持口腔卫生,控制牙菌斑,经常性漱口,饭后刷牙或用温水或葡萄糖酸氯已定漱口溶液进行口腔清洁护理,饮食调整对于保持口腔健康极为重要,鼓励患者多进食注意饮食习惯和嗜好,保证高蛋白、维生素摄入,引导患者多活动,增进食欲,提高机体免疫力,肢体功能训练,多给予心理护理,保持室内温度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参考文献】

[1]《葡萄糖酸氯己定漱口溶液在机械通气病人口腔护理中的应用》.简福霞.现代护理报.2011.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