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症状急性心肌梗死急诊诊断体会
发表时间:2012-09-14 浏览次数:570次
作者:魏西江,张电学,张继胤 作者单位:河北省威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非典型症状 诊断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急诊内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根据AMI介入和溶栓等治疗的研究进展现状,我们急诊医生应在接诊后30 min内、发病后6 h内做出正确诊断[1,2],为介入、溶栓等治疗提供有利时机。典型症状的AMI诊断不难,但部分AMI患者的症状不典型,以呼吸、消化、神经、运动系统的某些症状为主诉或首发症状而来诊,此类非典型症状的AMI患者给医生的诊断带来困难,本文就该问题进行临床研究,并结合此类患者4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旨在提高对非典型症状AMI的急诊诊断水平。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6例均为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月急诊科接诊的患者,男29例,女17例;年龄38~78岁,平均年龄52岁。梗死部位:前间壁11例,前壁10例,广泛前壁6例,下壁8例,下基底部1例,高侧壁3例,前壁加高侧壁2例,下壁加广泛前壁1例,心内膜下3例,右室壁1例。患者就诊时的首发症状:(1)呼吸系统症状:呼吸困难6例,哮喘8例,紫绀2例;(2)消化系统症状:烧心3例,恶心呕吐1例,上腹隐痛9例,上腹剧痛1例,呕血、黑便1例;(3)神经系统症状:晕厥4例,左侧偏头痛1例,烦躁、意识模糊2例,左侧肢体无力1例;(4)运动系统症状:颈项痛1例,左肩胛区痛2例,右肩胛区痛1例,左上肢痛3例。
1.2 方法及结果 根据AMI的诊断标准[3],本组39例接诊后经采集病史和查体,可疑为AMI,立即行18导联心电图检查和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检测[4],30 min内确诊;7例接诊后误诊,误诊为支气管哮喘3例,上消化道穿孔、返流性食管炎、颈椎病、脑梗死各1例,后经心电图动态观察配合化验检查而确诊。本组从发病到确诊时间6 h以内43例,在溶栓治疗的时间窗内[2] ;6 h以上3例,失去了溶栓的治疗机会。
2 讨论
AMI的临床表现较复杂,症状多种多样,典型的症状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和心前区压榨样疼痛。非典型症状AMI又称无痛性AMI,其机制是:一方面老年患者痛觉减弱,比如以左室心力衰竭为首发的呼吸困难、哮喘、紫绀等症状,以胃肠功能紊乱为首发的烧心、恶心、呕吐等症状,以脑缺氧为首发的晕厥、意识障碍等症状;另一方面是大脑皮层对定位的错觉,即异位放射,与AMI的部位有关,比如:前壁和下壁梗死出现颈椎疼痛、上腹疼痛等症状,广泛前壁和高侧壁梗死出现左肩胛区疼痛,左上肢疼痛、左侧肢体无力等症状,右室壁梗死出现右肩胛区疼痛等。
鉴于上述临床特点,接诊医生对患者主诉或首发症状不能仅局限于相应系统的器官上,而应全面了解非典型症状AMI的临床类型及特点,并做出全面综合分析,谨防凭局部症状诊断思维的方法。笔者体会,对有以下表现者,应警惕非典型AMI,进行18导联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钙蛋白的检测,并观察其动态变化。(1)就诊时有心悸、头晕、冷汗、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血压降低、心音低钝等心室收缩与舒张功能障碍血流动力学变化临床表现者;(2)就诊时的症状过去曾经反复短暂发作过,本次发作持续不缓解者;(3)既往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史,无明显诱因而突然发生呼吸困难、哮喘、紫绀等心力衰竭表现者;(4)突发与饮食关系不大的烧心、恶心、呕吐、上腹疼痛等消化道症状者;(5)突发头晕、晕厥、意识障碍、抽搐、肢体瘫痪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且排除中枢、代谢、中毒等疾病者。
综上所述,非典型症状AMI在急诊临床工作中并不少见,值得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通过对AMI非典型症状的综合分析和判断,再配合特征性心电图以及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测,快速做出诊断,能减少误诊和漏诊,为AMI介入和溶栓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主编.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3297.
2 李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新医学,2005,36:633635.
3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705720.
4 徐成斌,陈步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实验室检查.新医学,2005,36:549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