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抗凝物质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2-04-25 浏览次数:477次
作者:苏学飞 黄秋莲 陈广新 郑金秀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 510800
【摘要】目的 观察肿瘤患者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蛋白S(PS)的活性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用STA compact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53例恶性肿瘤组和39例良性肿瘤组的AT-Ⅲ、PC、PS活性,并与51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恶性肿瘤组和良性肿瘤组的AT-Ⅲ、PC、PS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且恶性肿瘤组明显低于良性肿瘤组(P均<0.01),但在恶性肿瘤中消化系统与妇科抗凝物质活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抗凝物质AT-Ⅲ、PC、PS活性检测可以作为肿瘤患者诊断、疗效监测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肿瘤 抗凝血酶类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正常状态下,机体内凝血系统与抗凝血系统保持动态平衡。血液成分的改变、凝血因子增减或抗凝物质活性的高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等,均可影响这种平衡。肿瘤患者特别是恶性肿瘤患者,由于恶性肿瘤生长迅速,浸润破坏周围器官、组织,使器官、组织血液供应不足或血管受损,瘤组织易发生坏死破溃形成溃疡,血管坏死破裂引起出血[1]。目前肿瘤研究主要在于标志物的确定上,而有关肿瘤患者机体抗凝系统主要有三个抗凝物质: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蛋白S(PS)的报道不多,我科于2002年10月~2005年8月检测92例肿瘤患者的抗凝物质活性,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恶性肿瘤组53例,其中男22例,女31例,年龄37~67岁,平均49岁;其中肺癌6例、鼻咽癌8例、肝癌7例、直结肠癌11例、宫颈癌9例、胃癌8例、乳腺癌4例。良性肿瘤组39例,其中男5例,女34例,年龄23~49岁,平均38岁;其中子宫肌瘤19例、乳腺瘤11例、甲状腺瘤5例、皮肤乳头状瘤4例。以上病例均经病理检查最终证实。正常对照组51例,男30例,女21例,年龄20~65岁,平均45岁,均为健康体检者,采血前1个月无服药史。三组年龄、男女构成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标本采集及处理 入院时即采血1.8ml,注入浓度为109mmol/L 的枸橼酸钠抗凝真空试管内使之形成9∶1抗凝血,2500r/min离心15min,2h内完成其活性检测。
1.3 仪器及试剂 用法国STAGO公司STA compact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采用原装试剂盒。AT-Ⅲ测定采用产色底物法,PC和PS采用磁珠凝固法。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以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肿瘤患者与正常组抗凝物质活性的比较 恶性肿瘤组和良性肿瘤组AT-Ⅲ、PC、PS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且恶性肿瘤明显低于良性肿瘤(P均<0.01),见表1。
表1 良恶性肿瘤患者与正常组抗凝物质活性的比较(略)
P均<0.01
2.2 消化系统和妇科恶性肿瘤抗凝物质活性的比较 为了解不同系统之间恶性肿瘤AT-Ⅲ、PC、PS活性的差异,本实验把直结肠癌、胃癌、肝癌作为消化系统组,宫颈癌、乳腺癌作为妇科组,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2。
表2 消化系统和妇科恶性肿瘤抗凝物质活性的比较(略)
3 讨论
3.1 肿瘤患者的抗凝机理 肿瘤患者特别是恶性肿瘤患者,在肿瘤免疫性淋巴细胞的刺激下,可以合成释放大量组织因子(TF)[2]。而TF又是参加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凝血因子,它因暴露于血液而启动。由于肿瘤患者机体内增加了TF凝血因子,同时由于肿瘤浸润破坏周围器官、组织,使血管受损,打破了机体内凝血系统与抗凝血系统的动态平衡,为了避免肿瘤患者高凝状态出现[3],机体必须调动抗凝血因子来与TF凝血因子形成复合物,从而消耗了机体内的抗凝物质。本实验显示,无论恶性肿瘤还是良性肿瘤其抗凝活性都比正常对照低得多(P均<0.01),表明抗凝物质AT-Ⅲ、PC、PS活性检测对于肿瘤患者出凝血状况的观察、诊断和疗效监测是很有重要意义。
3.2 检测的价值 实验还发现恶性肿瘤AT-Ⅲ、PC、PS活性明显低于良性肿瘤(P均<0.01),这对区别恶性与良性肿瘤具有一定价值。另外表2的数据显示:不同系统的恶性肿瘤抗凝物质差异无显著性(P>0.05),这说明把不同系统的恶性肿瘤归类为一个组来检测其抗凝物质是准确的,统计数据是可信的。但是抗凝物质检测不能成为肿瘤标志物检测,理想的肿瘤标志物应具有的特征为:①特异性强;②灵敏度高;③其表达量或血中水平与肿瘤组织扩展或大小呈正相关[4]。
3.3 肝癌抗凝物质活性 抗凝物质AT-Ⅲ、PC、PS都是由肝细胞合成的,本实验统计的7例肝癌患者,数据并没有出现显著异常,这说明肝癌患者抗凝物质活性应该是稳定可靠的。由于肿瘤患者抗凝物质活性明显偏低,止、凝血功能发生紊乱,在治疗的同时应作适当处理。
【参考文献】
[1] 刘继周.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63-64.
[2] 黄松音,段朝晖,梁穆兴,等.肿瘤患者凝血指标变化的临床意义[J].血栓与止血学,2002,8(4):156-157.
[3] 王学峰,赵维位,李庆明,等.肿瘤患者凝血及纤溶分子标志物变化[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00,23(6):331-333.
[4] 李春海.加强肿瘤生物学标志的研究和评价[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00,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