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2-07-30 浏览次数:532次
作者:王景全,左瑞云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西县医院
【摘要】 目的 观察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54例心力衰竭并发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同时给予静脉注射或口服胺碘酮,观察治疗前后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改善、心率、QT间期变化和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54例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为87.0%,其中显效22例(40.7%),有效25例(46.2%),心率显著降低(P<0.01),QT间期延长(P<0.05)。用药后有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经减量或停药后恢复。结论 在积极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是有效且安全的。
【关键词】 胺碘酮;心力衰竭;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心律失常是心力衰竭患者的重要死亡原因,常因未能有效控制而使心力衰竭难以纠正,许多抗心律失常药物因有不同程度的负性肌力作用,使用不当会加重心力衰竭,所以在治疗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选择上应慎重[1]。胺碘酮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本文旨在探讨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0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并发有症状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54例,其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0±10)岁。其中冠心病41例、高血压心脏病7例、扩张型心肌病4例、风湿性心脏病2例;心律失常类型:频发性室性早搏14例、室性早搏并发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36例、室性早搏并发持续型室性心动过速4例;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21例、Ⅲ级27例、Ⅳ级6例。
1.2 排除标准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Ⅱ~Ⅲ度房室传导阻滞;(3)窦性心动过缓及QT间期≥0.44 s;(4)严重肺部和肝脏疾病;(5)甲状腺功能异常;(6)电解质紊乱未纠正;(7)洋地黄中毒。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对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或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频发的患者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同时先给予胺碘酮(杭州赛诺菲圣德拉堡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商品名:Cordarone,规格:200 mg/片,150 mg/支)负荷量150 mg +5%葡萄糖溶液(GS)20 ml缓慢静脉推注10 min,继以0.5~1.0 mg/min微泵静脉滴注维持。如心律失常控制不理想,可在30 min后再次追加负荷量150 mg。一般静脉维持48 h,第1个24 h静脉用量900 mg左右,第2个24 h静脉用量在600 mg左右,在静脉用药同时给予口服胺碘酮。第1周200 mg,3次/d,第2周200 mg,2次/d,第3周200 mg,1次/d,根据疗效及不良反应逐渐减至50~200 mg/d,维持且随访。每次服药前测血压,如收缩压<90 mm Hg(1 mm Hg=0.133 kPa)时静脉用药减速或停用,口服则停服1次。心率<50次/min者予减量或暂停用药,QT间期延长>25%停药。所有病例若有血流动力学异常均行电复律治疗。
1.3.2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测血压、心率、心电监护、心电图(ECG)、24 h动态心电图(Holter)、心脏彩色B型超声、血常规、电解质、甲状腺、肝肾功能和胸片检查。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早搏及心动过速消失或减少90%以上;有效:早搏及心动过速消失或减少50%以上;无效:早搏及心动过速消失或减少不足50%或无变化。总有效=显效+有效。
1.5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控制心律失常疗效
54例经治疗后25例有效,有效率46.3%;显效22例,显效率40.7%;无效7例,无效率13.0%;总有效率87.0%。
2.2 对血压、心率及QT间期的影响
见表1。表1 治疗前后血压、心率、QT间期比较(略)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
2.3 心功能变化
全组病例在抗心律失常的同时予积极抗心力衰竭治疗,心功能改善Ⅱ级13例,改善Ⅰ级38例,3例无明显改善,无1例心功能恶化。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治疗前(34±6)%,治疗后(4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4 不良反应
2例在静脉推注胺碘酮时出现血压降低,达88/57 mm Hg,随即停止静脉注射,予以电复律后在多巴胺的应用下,以胺碘酮维持,未出现低血压反应,5例出现静脉炎而改用锁骨下静脉。2例出现心动过缓,心率52次/min,减量或停药后恢复正常。1例在维持200 mg/d,约1周后出现双手震颤,停药后恢复。疗程结束时复查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及胸片等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胺碘酮系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同时具有Ⅰ、Ⅱ、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的电生理效应, 它特殊的作用机制使它在心率加快时抗心律失常作用加大,所以更适用于抗快速性心律失常[2]。胺碘酮又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并且在抗心律失常药物中又具有负性肌力作用小的优点,所以胺碘酮在药理上更适用于缺血性心脏病心力衰竭合并室性心动过速的救治[3]。据文献报道胺碘酮在防治心力衰竭(射血分数<40%)室性心律失常上优于其他药物,在猝死防治上优于其他药物[4],且对心脏功能的抑制及促心律失常作用小[5],胺碘酮药代学特点是口服吸收缓慢,达峰时间2.5~5 h,而静脉注射达峰时间 15~30 min,临床上要想应用胺碘酮迅速控制危及生命的室性心动过速就必须选择静脉给药。2000年国际心肺复苏指南中,规定心律失常(除外缓慢性心律失常及高位房室传导阻滞)若合并心功能不全,胺碘酮应作为首选药物。服药期间QT间期均有不同程度的延长,一般不是停药的指征[6]。对血压无明显改变(P>0.05),但对心率有显著降低作用(P<0.01),可能与胺碘酮对窦房结的抑制和治疗前心功能不全心率偏快有关。
综上所述,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并发室性心律失常,在积极纠正心力衰竭,去除各种诱因(如电解质紊乱、洋地黄中毒、缺氧)等基础上应用疗效较好且相对安全,但用药过程中需注意严密观察心率变化且注射时应缓慢,定期复查肝肾功能、胸片、甲状腺功能,以便早期发现和处理相关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王酮玲.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室性心律失常28例.河北医药,2007,29:541.
2 朱俊.胺碘酮的临床应用.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2004,27:4547.
3 赵贵锋,葛德元,胡桃红.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伴快速房颤的短时疗效观察.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13114,117.
4 简俊会.胺碘酮的临床应用.河北医药,,2007,29:740741.
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专题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建议.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1,5:43.
6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国心脏起搏与电生理杂志编辑委员会.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12:1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