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超声检查小肠平滑肌瘤1例
发表时间:2010-06-03 浏览次数:503次
作者:樊 静1,蒋苏齐2 作者单位:1 125000 辽宁葫芦岛,解放军92493部队门诊部 2 辽宁沈阳,沈阳军区总院超声科
【关键词】 超声;小肠平滑肌瘤
[中图分类号] R445.1;R735.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81-6676(2010)02-0112-02
小肠腔外型平滑肌瘤是临床中少见的消化道肿瘤。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一部分,而肿瘤的发生率在消化道中则是最低的一部分,占1%~5%。由于其解剖部位的关系以及临床症状不明显的特点,临床诊断没有可循的规律性,目前还没有一种较理想的检查方法。随着影像学检查的发展,使小肠肿瘤尤其是腔外生长的肿瘤能得以发现,为手术提供了依据和治疗方案。门诊发现1例小肠腔外型平滑肌瘤。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8岁。腹部超声体检时无意中发现右肾下极包块,紧贴腹壁,无法扪及。患者自诉慢性间断性脐周腹痛2年余,排气后能自行缓解。6个月前发现贫血,自行口服硫酸亚铁治疗。
2 仪器与方法
仪器采用 PHILIPS-ENVISOR-C彩色超声诊断仪检查,分别应用腹部探头C5-2,阴式探头C8-4V观察,适当调节增益和聚焦,分别见图1、图2。患者取平卧位,观察肿块大小、形态、内部回声及血流分布情况,并检测其血流频谱,重点扫查包块周围淋巴结的情况。必要时加压分4次观察,发现包块两次均在右肾下极,一次在脐周右侧,一次在脐周左下方。提示包块可游走。
3 超声检查于右下腹可探及4.3cm×3.1cm低回声包块,边界尚清,形态呈"分叶征",探头加压可变形,内部回声较周围组织回声为低的细小光点,周围可见肠管蠕动,包块位置活动度大,内部血流非常丰富,可引出动、静脉频谱,动脉收缩期峰速45cm/s,RI 0.65。肿瘤7项均正常。肠镜提示:未见明显异常。3次腹部CT结果提示:未见明显异常;加强腹部CT提示:肠粘连或肠外占位。术中探查见:腹腔无腹水,双侧结肠旁沟、盆腔无结节,肝胆脾肾未触及结节,肿瘤位于空肠,约8cm×6cm×4cm,距曲氏韧带25cm,沿系膜缘向外生长,相应系膜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考虑小肠肿瘤可能性大,行小肠肿瘤切除术。手术顺利,麻醉满意,患者无不适。术后病理报告:小肠平滑肌瘤。
4 讨论
病例无意中发现,且与CT诊断区别较大,故加以总结,以期同行间互相学习探讨:(1)CT对小肠腔外型平滑肌瘤成像效果较超声差,要综合考虑后再下诊断;(2)该包块血流异常丰富,不能用经验性思维方式认为血流丰富者为恶性,血流少者为良性肿瘤;(3)对于腹部包块如果应用腹部探头图像显示效果不佳者可用阴式探头或心脏探头进行尝试;(4)该病应与神经鞘瘤、血管平滑肌肉瘤、横纹肌肉瘤、脂肪肉瘤相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