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
发表时间:2010-04-23 浏览次数:429次
作者:朱正鹏,贾国凤,沈 勤,杨微荣,马健波,李 凯 作者单位:湖北十堰,郧阳医学院附属东风医院病理科
【关键词】 宫颈肿瘤;淋巴瘤;淋巴瘤样病变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0岁,因绝经后阴道出血15天于2006年3月13日来我院就诊。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阴道出血,量中等,无腹疼、腹胀,无发热乏力等其他不适,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查体:生命体征稳定,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肝脾未触及;妇科检查:宫颈轻度糜烂,触之易出血,质硬,余无特殊。全身体检未发现其他部位病灶。
病理检查:宫颈组织黏膜内有大片转化淋巴细胞增生,其中有滤泡中心母细胞和滤泡中心细胞,周围混杂大量浆细胞及其他炎性细胞,宫颈腺体被挤压分隔开,部分腺体被侵犯。免疫组化:κ(+),λ(-),CD3(-),CD45RO(-),CD20(+),CD79α(+),AE1/AE3(-),CgA(-)。病理诊断:原发性宫颈非霍奇金淋巴瘤(B细胞性)。
2 讨论
原发性宫颈淋巴瘤十分罕见,占所有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左右[1],占同期原发性宫颈恶性肿瘤的0.9%[2],绝大多数为B细胞淋巴瘤,预后相对较好。一般无发热、贫血、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大多数为宫颈糜烂或宫颈弥漫肿大,或呈息肉样改变,少见溃疡形成。组织学表现为弥漫大细胞型淋巴瘤的形态,可见异型增生的淋巴细胞侵犯宫颈腺体,考虑淋巴瘤时应进行详细的检查,以排除其他部位淋巴瘤累及宫颈,同时应做免疫组化染色进行鉴别诊断,主要有κ、λ、B细胞标记(CD20、CD79α)、T细胞标记(CD3、CD5、CD45RO )、AE1/AE3、CgA, 有条件时可行TCR和IgH基因重排检测。本病例行盆腔野放疗,随访16月,目前患者一般情况尚好。
由于宫颈淋巴瘤罕见,容易误诊或漏诊,诊断时应与宫颈淋巴瘤样病变、未分化小细胞癌相鉴别。(1)宫颈淋巴瘤样病变,亦称“假性淋巴瘤”,是一种罕见的良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临床表现与宫颈淋巴瘤十分相似,形态学表现为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可见多量不成熟的淋巴细胞,细胞异型性明显,但前者免疫表型表现为淋巴组织呈多克隆增生,即κ、λ均阳性,TCR和IgH基因重排检测显示无单克隆条带[3]。(2)未分化小细胞癌,肿瘤细胞巢状片状分布,通过免疫组化染色与淋巴瘤鉴别并不难,前者AE1/AE3、EMA阳性。
(本病例承蒙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邓仲端教授会诊,特此致谢)
【参考文献】
[1] Lagoo AS,Robboy SJ.Lymphoma of female genital tract:current status[J].Int J Gynecol Pathol,2006,25(1):121.
[2] 孙敏,曹军宁,张国玲,等.10例原发性宫颈淋巴瘤临床分析[J].中华肿瘤杂志,1997,19(3):206208.
[3] 马捷,石群立,孟奎,等.宫颈淋巴瘤样病变7例临床病理分析[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6):405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