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宁颗粒治疗胃癌前病变实验研究
发表时间:2010-03-18 浏览次数:417次
作者:邓鑫 作者单位:530011 南宁,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2.广东深圳75620部队80分队卫生所 【摘要】 目的 探讨胃宁颗粒对胃癌前病变的治疗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60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维甲酸组、胃宁颗粒低剂量组、胃宁颗粒中剂量组、胃宁颗粒高剂量组。观察治疗前后各组大鼠一般情况、胃黏膜病理组织学、端粒酶活性、细胞增殖指数(PI)、细胞凋亡指数(AI)的变化。结果 胃宁颗粒各剂量组活动、饮食等一般情况好转,肠化生(IM)、不典型增生(ATP)、端粒酶阳性发生例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胃宁颗粒各剂量组细胞增殖指数(PI)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凋亡指数(AI)显著增高(P<0.05)。结论 胃宁颗粒对胃癌前病变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端粒酶活性、促进癌前病变细胞凋亡抑制其增殖有关。
【关键词】 胃癌 癌前病变 胃宁颗粒
胃癌在全世界范围内占各类恶性肿瘤死因第2位,在中国也居第2位且未见明显下降趋势[1]。大量研究表明,胃癌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演进过程。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肠型)的发病模式已经被普遍接受。在胃黏膜癌变发生发展过程中进行干预,可有效地降低胃癌的发生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健康雄性Wistar大鼠60只,体重80~100g,由广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药品
胃宁颗粒:广西中医学院百年乐制药厂,产品批号20050806;维甲酸胶囊:重庆华邦制药有限公司,产品批号20040607。
1.3 仪器与试剂
ALLEGRA 64R型低温离心机:美国贝克曼公司产品; GH802 型单人水平净化工作台;天津生物洁净设备厂产品;spectra Ⅲ型酶标仪:奥地利TECAN公司产品。端粒酶活性检测试剂盒:华美生物工程公司产品;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武汉博士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产品; N甲N硝基亚硝基胍(MNNG):德国FluKa产品。
1.4 分组方法
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维甲酸组、胃宁颗粒低剂量组、胃宁颗粒中剂量组、胃宁颗粒高剂量组(以下简称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适应性喂养1周后,除空白组大鼠正常饲养,其他5组大鼠进行造模。
1.5 造模方法
参照陆为民[2]方法并加以改进。具体方法如下:每日自由饮用100μg/ml MNNG液(饮水瓶用油漆涂黑避光),进食含0.03%雷尼替丁的纯鼠颗粒饲料,上午用56℃ 15%盐水按10ml/kg灌胃,禁食,当天下午用40%酒精按10ml/kg灌胃。每周用钳子夹住大鼠尾部一次,使之保持激怒、争斗状态,持续30 min,上述方法连续造模24周。
1.6 给药方法
胃宁颗粒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等效剂量的 4∶2∶1 倍(按大鼠与人的体表面积比计算)。等效剂量计算公式:大鼠等效剂量=人日用量×0.018×5。配成水溶液,高剂量组生药含量2.088g/ml,中剂量组生药含量1.044g/ml,低剂量组生药含量0.522g/ml。维甲酸组:大鼠剂量按等效剂量的2 倍量计算,配成水溶液,生药含量0.0762g/ml。空白组和模型组:用0.9%生理盐水。各组均按10ml/kg 体重的体积灌胃。10周为1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用药24 h后处死大鼠,检测相关指标。
1.7 检测指标
1.7.1 一般情况
观察各组大鼠饮食、精神状态、形体、活动情况、被毛光泽度、大便及存活情况。
1.7.2 胃黏膜的大体病理改变
将胃沿大弯侧打开,肉眼观察胃黏膜的色泽、皱襞的改变,胃壁厚薄、胃黏膜表面增生结节、糜烂和溃疡等情况。
1.7.3 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
观察各组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计数各组浅表性胃炎(CSG)、萎缩性胃炎(CAG)、肠化生(IM)、不典型增生(ATP)发生例数。
1.7.4 端粒酶活性的测定
采用单管法一步完成端粒重复序列扩增过程。胃黏膜组织,离心、洗涤后加入50μl的裂解液,经冰浴、离心后取上清2μl加入到TRAP反应中,另加45μl反应混合物,液体石腊封口,置25℃水浴30min后,94℃ 5min灭活端粒酶,然后行PCR循环,PCR循环结束后,进行杂交反应,洗板,二次杂交反应,洗板,加入显色液显色,最后置于酶标仪判定结果,波长450nm读取OD值,标本OD值大于阴性对照OD值的2.1倍时,判为端粒酶活性阳性。
1.7.5 细胞增殖指数(PI)的测定
采用PCNA法。步骤按照试剂盒要求,计数5个视野的凋亡细胞数与癌细胞总数,取其平均值,计算PI。PI=PCNA阳性细胞数/细胞总数×100%。
1.7.6 细胞凋亡指数(AI)的测定
采用TdT介导的DNA末端原位标记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步骤按照试剂盒要求,计数5个视野的凋亡细胞数与癌细胞总数,取其平均值,计算AI。AI=TUNEL阳性细胞数/细胞总数×100%。
1.8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各组大鼠一般情况的变化
正常组始终形肥体胖,食量较多,活动灵敏,被毛光泽;模型组形体消瘦,活动减少,被毛无光泽,食量少,大便稀溏;胃宁颗粒低、中、高剂量治疗组上述表现均不同程度好转,食量和活动增加,体重上升,大便转为正常;维甲酸组大鼠食欲有所增加,但被毛欠光泽,体重有所上升,大便成形。
2.2 各组大鼠胃黏膜的大体病理改变
正常组胃粘膜呈粉红色,有光泽,被覆较多黏液,黏膜皱襞表面光滑,走向规则,胃壁弹性良好,未见增生结节。造模组24周时,大鼠胃壁弹力减弱,黏膜层变薄,色苍白或紫暗,皱璧变平或走向紊乱,有的黏膜表面黄染,胃窦部可见一至数个灰白色结节,有的形成息肉状或菜花状隆起,质地偏硬,大部分大鼠胃黏膜糜烂充血或有溃疡形成。胃宁颗粒低、中、高剂量组皱襞紊乱、黏膜变薄或皱襞平坦、增生结节、黏膜黄染较模型组相比显著改善(P<0.05或P<0.01),见表1。表1 各组大鼠胃黏膜大体病理改变
2.3 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
模型组大鼠10例中有5例呈现中度及重度ATP,4例出现IM;胃宁颗粒中、高剂量组IM发生例数较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胃宁颗粒高剂量组ATP发生例数较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见表2。
2.4 各组大鼠端粒酶活性的变化
在造模药物作用下,模型组大鼠有6例端粒酶被激活,胃宁颗粒治疗后胃黏膜端粒酶活性被抑制,胃宁颗粒低剂量组端粒酶阳性例数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 胃宁颗粒中、高剂量组端粒酶阳性例数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P<0.01),见表3。表2 各组大鼠胃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表3 各组大鼠胃黏膜端粒酶活性的变化
2.5 各组大鼠细胞增殖指数(PI)凋亡指数(AI)的变化
模型组胃黏膜细胞增殖增强凋亡减弱;维甲酸组、胃宁颗粒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增殖指数(PI)与模型组相比显著减弱(P<0.01),凋亡指数(AI)显著增高(P<0.05),见图1。
3 讨论
中国是胃癌的高发区,虽然城市人口胃癌的患病率有所下降,但农村人口患胃癌的人数大幅增加。同时,年轻人患胃癌的比例在升高。中药由于毒副作用较小,与化学药物相比具有一定的优势,为开发无毒或低毒的抗肿瘤药物提供了新的渠道,在防治胃癌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3,4]。中医认为,胃癌是由正气不足、瘀毒内结所致[5]。胃宁颗粒由黄芪、茯苓、莪术、枸杞组成,具有健脾益气,活血祛瘀的作用,用于胃癌治疗及胃癌转移防治。现代药理表明,黄芪、莪术等药物可增强树突状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有效地促进荷瘤宿主的免疫应答,具有显著的抑瘤作用[6,7]。我们前期研究也发现,胃宁颗粒能抑制人胃癌SGC7910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 能抑制人胃癌SGC7910细胞与层黏连蛋白(FN)的黏附,抑制细胞运动和侵袭, 降低人胃癌SGC7910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含量[8,9]。
现代医学关于胃癌前病变的发病原因及机制尚不完全清楚,可能涉及多种因素如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烟、酒、饥饱失常、咸食或腌制食物(含高盐、亚硝酸盐等)、烫热饮食、NSAID类药物刺激、十二指肠液反流、免疫、遗传、年龄等综合因素,这些病因的持续存在或反复作用使胃黏膜反复损伤和修复,病情趋于慢性化,先有多种基因的异常,继而出现细胞代谢的异常,再有组织形态学的异常甚至肿瘤[10,11]。近年来研究发现由正常胃黏膜细胞→癌前病变细胞→癌细胞的演变是一个多因素、多基因作用及多阶段致癌的复杂过程[12,13]。这一过程中有细胞的代谢,基因的不稳定性(如微卫星不稳、端粒酶激活)等异常改变,均可使细胞凋亡与增殖平衡失调而发生恶性转化。但在癌前病变阶段,虽然也有不同程度的上述改变,但这些都是可逆的。所以,对癌前病变进行干预治疗,阻止其发生癌变或使其逆转为正常,对降低胃癌发病率有重要意义。
目前建立胃癌前病变模型方法主要有以下五种:(1)胃黏膜反复损伤造模方法;(2)免疫造模方法;(3)小剂量X线局部造模方法;(4)主动免疫结合胃黏膜损伤造模方法;(5)结合致癌物的综合造模方法。前四种方法操作复杂或成本高或周期长,难以推广应用。目前以结合致癌物的综合造模方法最为常用,MNNG结合胃癌前病变其他相关因素的联合攻击,不仅模拟了人的患病因素,而且缩短了造模时间,不失为一种较理想的制造胃癌前病变模型的方法。本实验在成功建立大鼠实验性胃癌前病变模型的基础上,肉眼观察了胃宁颗粒对大鼠胃黏膜形态改变的影响。模型组大部分大鼠胃黏膜糜烂充血或有溃疡形成。胃宁颗粒低、中、高剂量病变有明显改善,已基本接近正常组。病理组织学检测,正常组大鼠胃黏膜上皮细胞排列整齐完整,腺体形态规则,大小一致,细胞核位于腺体细胞基底部,固有层偶见炎性细胞浸润,黏膜肌层未见增生及向黏膜层伸入。造模大鼠于24周时(即模型成功时),胃粘膜呈多灶性萎缩,腺体排列紊乱,基底部腺体大小差异明显,上皮细胞形态大小不一,细胞增生明显,细胞核染色加深,核浆比例增大,出现共壁现象,黏膜肌层向黏膜层延伸。模型组大鼠10例中有5例呈现中度及重度ATP,4例出现IM;维甲酸组3例呈轻度或中度ATP,有6例存在轻、中、重度的CAG;胃宁颗粒低、中、高剂量组IM、ATP发生例数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或P<0.01),说明胃宁颗粒能阻止胃黏膜癌变的发生发展。
近年来研究发现端粒及端粒酶与恶性肿瘤形成密切相关[14]。当细胞分裂时,染色体末端端粒进行性缩短,达到一定程度,则细胞表现危象,此时端粒酶被激活,维持端粒长度,细胞获得永生(immortalization)。端粒酶是一种主要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糖核蛋白,它有别于一般的DNA聚合酶,是一种专一的逆转录酶。端粒酶能以端粒末端加入六聚体的TTAGGG重复序列。由于端粒酶的存在,端粒长度得以维持,细胞得以持续分裂,成为永生化细胞,即恶性肿瘤细胞。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端粒酶的激活可能是细胞永生化和恶性肿瘤发生的关键环节[15,16]。端粒酶的激活在胃黏膜癌变形成、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异型增生→胃癌过程中,端粒酶阳性表达率呈递增趋势[17,18]。因此,以端粒酶为靶点诊疗胃黏膜癌变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本实验当中,模型组在造模药物作用下,6例端粒酶被激活,胃宁颗粒治疗后胃黏膜端粒酶活性被抑制,胃宁颗粒可能通过抑制端酶活性从而治疗癌前病变。
【参考文献】[1]Parkin DM, Bray FI, Devesa SS. Cancer burden in the year 2000. The global picture[J].Eur J Cancer, 2001, 37 ( Suppl 8) : S4466.
[2] 陆为民,单兆伟,吴静,等.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气虚瘀证动物模型的研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216(3): 156158.
[3]Yang JK,Zhen J,Shen KP.Clinical study on postoperative metastasis prevention of progressive stage of gastric cancer by weichang`an[J]. CJITWM,2003,23(8):580582.
[4] Xu YQ,Xue HN,Zhu XQ,et al.Clincical observation on treatment for postoperative metastasis of gastric canncer by Jianpi Huoxue Jiedu prescription[J].J Chin Integr Med,2003,1(3):192194.
[5] 赵爱华.邱佳信治疗胃癌学术思想初探[J]. 江苏中医药,2004,25(7):1315.
[6] 解庆东,赵慧男.黄芪抗肿瘤机制研究与临床应用[J].医药导报, 2004,23(7):484485.
[7] 沈洪,刘增巍,朱萱萱,等.莪术对SGC7910胃癌细胞COX1、COX2、VEGF和PGE2表达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14(16):15481553.
[8] 梁健,邓鑫,黄仁彬.胃宁方对人胃癌SGC7910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6,40(9):6668.
[9] 梁健,邓鑫,黄仁彬.胃宁方对人胃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06,33(7):899900.
[10]Kato I, van Doorn LJ, Canzian F, et al. Hostbacterial interac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 in a high risk population for gastric cancer in Venezuela[J].Int J Cancer,2006,119(7):16661671.
[11]Mohar A, Ley C, Guarner J, et al. High frequency of precancerous lesions of gastric cancer associated with Helico bacter pylori and respose to treatment,in chiaps,Mexico[J].Gac Med Mex,2002,138(5):405410.
[12]Yin GY,Zhang WN,Shen XJ,et al.Ultrastructure and molecular biological changes of chronic gastritis,gastric and 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a comparative study[J]. World J Gastroenterol,2003,9(4):851857.
[13]Yasa MH,Bektas A,Yukselen V,et al.DAN analysis and DNA ploidy in gastric cancer and gastric precancerous lesions[J].Int J Clin Pract,2005,59(9):10291033.
[14]Amioka T,Kitadai Y,Hiyama T,et al.Expression of 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 mRNA in esophageal cancers and precancerous lesions[J].Oncol Rep,2004,11(1):5155.
[15]Barbara A,Kosciolek T,Kalantidis K,et al.Inhibition of Telomerase Activity in Human Cancer cells by RNA Interference[J].Mol.Cancer Ther,2003,2(3):209215.
[16]Robert F.The significance of telomerase activation and cellular immortalization in human cancer[J].Mutagenesis,2002,17(6): 539550.
[17]Wong SC,Yu H,So JB.Detection of telomerase activity in gastric lavage fluid:a novel method to detect gastric cancer[J].J Surg Res,2006,131(2):252255.
[18]Nowak J,Januszkiewicz D,Lewandowski K,et al.Activity and expression of human telomerase in normal and malignant cells in gastric and colon cancer patients[J].Eur 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3,15(1):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