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肿瘤患者PICC置管的临床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09-06-24 浏览次数:619次
【关键词】 肿瘤
肿瘤患者由于长期静脉给药和化疗的刺激使周围静脉壁硬化,脆性增加,管壁狭窄,弹性丧失,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痛苦,又由于晚期肿瘤患者的体质虚弱,经常输入营养液及粘稠度高的液体,如TPN、脂肪乳等,以改善机体的营养状态。为保证药物的静脉输注使患者得到应有的治疗,避免减少药物外渗及静脉炎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本科自2004年3月~2005年8月应用PICC 3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0例患者均经CT、MRI和病理报告确诊,其年龄48~83岁,其中肺癌23例,食管癌5例,鼻咽癌2例,其中2例食管癌患者合并全身营养不良。
2 术前准备
(1)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使其了解到操作目的、过程及操作后的注意事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使患者有心理准备,并让患者签置管同意书。 (2)协助患者摆好体位,并选择合适的血管及导管(4F、5F)。 (3)测量静脉的长度。
(4)PICC穿刺包,稀释肝素液、生理盐水。
3 穿刺置管方法 (1)静脉和插入点,首先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 (2)松开止血带,患者臂与身体成90°角,在测量自预定插入点至右锁骨头然后向下至第三肋间。 (3)建立消毒区,扎止血带铺手术巾。 (4)应用PICC管(ARROWG+ard Blue导管)自带的穿刺针穿刺静脉,确认针全部进入血管后固定针头保持针的位置。 (5)左手固定针头,右手向内送管,当导管进入第一测量长度时让患者头部转向穿刺上肢方向,并尽量靠近锁骨以防止和插入颈静脉,继续送管至预定长度,保持臂与身体呈90°,无菌操作直至完成,将导管插到目的位置。 (6)退出穿刺针,旋开止血帽连接好充好盐水的注射器,抽吸至回血,并冲洗导管,保证流通性能。 (7)用固定接头连接输液系统及导管用的专用固定器固定,并用3M敷贴固定。 (8)X线照片,做定位检查。
4 置管后护理 (1)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告知患者的置管术非常成功,如有不适,请及时反映,同时不要有心理负担,很好的配合护士操作。 (2)详细做好护理记录,记录导管的名称、编号、型号、长度及穿刺血管的名称,穿刺情况及导管留置情况。 (3)监测体温,因为体温是PICC留置过程中监测感染的重要指征,同时测量上臂周径,手臂外展90°在肘部与臂之间如多于2cm或以上这是发生血栓的早期表现。 (4)本组均采用进口透明敷贴固定导管,更换敷贴时应按无菌操作原则消毒穿刺点,在操作后第一个24h后更换敷贴,以后每周2次,若出现潮湿、脱落等任何污染或危及导管时随时更换,使用发汗剂后每48h更换敷贴,同时更换敷贴时应顺导管方向往上撕,以免提出导管。 (5)输液前应先用生理盐水20ml冲管,禁止抽回血,以免发生导管堵塞,若无阻塞,连接液体,若有高粘性药物或刺激性药物应先输,后输水化液,以减少对导管的刺激,输液后再用生理盐水20ml脉冲管,后用低浓度肝素钠稀释液5~10ml(50~100u/ml)正压封管,可提高导管的使用率。 (6)严密观察PICC的输液流速,若发现流速明显降低时及时查明原因并妥善处理,同时PICC为一次性用品,严禁重复使用。 (7)嘱患者头部尽量不要压在穿刺侧,同时肝素帽每周更换一次,更换时应使用夹子夹住导管,以防空气进入。 (8)应用PICC管静脉注射时,应将药物充分稀释后缓慢静推,因PICC导管末端邻近上腔静脉,血流丰富,药物吸收快,以减少药物反应。
5 本组出现并发症的相应护理
经过近1年多的临床护理观察有1例敷贴过敏,1例穿刺点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无导管堵塞及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 (1)对敷贴过敏者应按无菌操作,消毒穿刺点及周围皮肤,并用无菌敷料盖住穿刺点后用胶布固定好并用绷带以“8”字形包扎妥善。固定并测量导管长度,禁止导管体外部分插入体内。 (2)穿刺点红肿并有脓性分泌物时,先用生理盐水棉球擦去分泌物后用碘伏消毒管口敷2cm×2cm的消毒纱布,滴适量先锋必溶液,外贴敷贴,4天后脓液消失,红肿消退。由于加强了局部护理,本组中无因局部感染而拔除导管。
6 体会
PICC穿刺点均在外周静脉操作较深,静脉穿刺简便、安全且并发症少,成功率高,可由护士单独操作完成,减少了经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穿刺的并发症的发生,可输入高渗性及刺激性药物,保护外周血管不受伤害,可有效减少肿瘤化疗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减少静脉炎及静脉硬化,减少化疗药物渗出,周围组织坏死的危险。特别对营养不良的病人保证液体和热量的及时供给,改善了病人的一般状况,为采取其他的抗肿瘤治疗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