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日希星运用四逆散加味治疗肿瘤经验
发表时间:2009-12-08 浏览次数:760次
王日希星运用四逆散加味治疗肿瘤经验作者:杨丽芳 郝淑兰 王惠媛 作者单位:山西省中医院肿瘤科,山西太原 030012 【关键词】 四逆散;食管肿瘤;胃肿瘤;癌, 肝细胞;脑肿瘤 四逆散首见于张仲景《伤寒论》第318条:“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四逆散主之。”近世方书将其列入和解剂中,作为调和肝脾之剂加以阐发,功在透邪解郁,疏肝理脾。四逆散有1个主症和5个或然症,在实际应用中只要病机相符就可运用,而不拘泥于四逆一症。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王日希星老师临床经验丰富,运用四逆散加减治疗肿瘤疗效显著。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1 食管癌、贲门癌 例1 王某,女 ,78岁。2004-10-03初诊。4个月前出现吞咽不畅,症状逐渐加重,于1个月前在某院行胃镜检查示:距门齿27~35 cm处食管中段右后侧壁可见一形状不规则隆起,约3 cm×3 cm,质脆,僵硬,触之出血。诊断:食管中段癌。病理诊断:鳞癌。来诊时患者未行手术、放疗、化疗。刻诊:吞咽困难,只能进流食,进食后呕吐黏液,精神差,大便偏干,2~3日一行,舌质红,苔黄略厚,脉弦滑。辨证为肝脾不调,痰瘀互结。治宜调理肝脾,化痰活血。予四逆散合小陷胸汤加减。处方:柴胡10 g,白芍药30 g,枳实30 g,瓜蒌15 g,半夏10 g,黄连6 g,胆南星15 g,瓦楞子30 g,莪术30 g,威灵仙30 g,急性子15 g,旋覆花15 g,代赭石15 g,甘草6 g。28剂,水煎服,日1剂。同时建议患者行放射治疗。二诊:患者放疗结束后20日,吞咽不畅,胸咽部灼热、疼痛,口干,呃逆,二便正常,舌质红,苔少,脉弦细。辨证为肝胃阴虚。治宜柔肝养阴。予四逆散加味。处方:柴胡10 g,白芍药30 g,枳实15 g,生地黄30 g,沙参30 g,麦门冬15 g,当归24 g,瓜蒌15 g,郁金10 g,砂仁10 g,守宫15 g,莪术30 g,白及30 g,甘草6 g。再服28剂。三诊:患者吞咽顺畅,纳食佳,精神好,二便调。继续调和阴阳、气血,辨证施治予中药调理2年,病情稳定。 按:食管与胃相连处为贲门,大多数贲门鳞状细胞癌均为食管癌播散的所致,临床表现极其相似,只要病机相同,治法亦相同。 食管癌属中医学噎膈、嗝噎、噎塞等范畴,以进行性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或闷胀不适、呕吐黏液为主要临床表现[1]。中医学认为,食管癌病变关键在胃,与肝、脾、肾亦密切相关。饮食不节损胃,劳累过度伤脾,情志不畅伤肝。脾胃受损、肝气郁滞,则水湿失运,湿聚酿痰,痰气交阻,久则致血瘀、气滞、痰浊互结,阻于食管,食管狭窄,饮食不下而成噎嗝[2]。四逆散调和肝脾,方中柴胡疏肝解郁而升清,枳实理气降逆而泄浊,清升浊降,气机调达;白芍药敛肝和营,甘草缓急和中,两药合用又可酸甘化阴,缓急止痛。小陷胸汤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方中胆南星清化痰热;瓦楞子消痰化瘀,制酸止痛;莪术破结行瘀;旋覆花、代赭石下气消痰涎,降逆以除噫;守宫攻毒散结;威灵仙消痰涎,散痞积;急性子破血消积,软坚散结。诸药合用治疗食管癌可明显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二诊患者经放射治疗,肝胃阴虚,食管干涩,哽咽不通,方中四逆散调和肝脾,加生地黄、沙参、麦门冬养阴生津润燥;瓜蒌、郁金行气解郁,清肝利胆;砂仁健脾和胃;白及收敛生肌。诸药合用,使气机调畅,食管得以濡润,则诸症缓解。有报道表明,四逆散可增强下食管括约肌功能,调节食管运动,加速食管内容物的排空[1]。2 肝癌 例2 奥某 ,男,36岁。2004-08-20初诊。7个月前行肝癌右叶切除术,病理为非典型性肝细胞腺瘤,瘤内可见结节状肝细胞癌。甲胎蛋白(AFP)正常,肝功能正常,介入治疗2次。1个月前行B超检查示:右肝后叶实性占位病变,考虑为肿瘤术后复发,大小约5.4~7.2 cm。刻诊:右胁肋部憋胀疼痛,腹胀,胃脘部痞硬,纳差,二便调,舌质红,苔黄,脉弦细。辨证为肝脾不调,痰瘀互结。治宜调和肝脾,化痰活血。予四逆散合逍遥散加减。处方:当归18 g,白芍药30 g,柴胡10 g,白术15 g,茯苓15 g,郁金15 g,枳实30 g,白花蛇舌草30 g,延胡索30 g,鸡内金15 g,太子参30 g,莪术30 g,蜈蚣4条,甘草6 g。日1剂,水煎服。14剂后诸症均减轻,继续加减治疗,6个月后复查B超示肝脏肿物未见增大。上方随证加减服药2年,病情无进展。 按:肝癌的确切病因目前尚不清楚,在我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黄曲霉素和饮水污染是肝癌的三大发病因素。只有15%的肝癌患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因肝癌易侵犯肝内门静脉与肝静脉,从而导致肝内播散与远处转移,是目前预后较差的肿瘤之一[1]。肝癌属中医学肝积、积聚、黄疸等范畴。《灵枢·五变》记载:“人之善病肠中积聚者,何以候之?少俞答曰:皮肤薄而不泽,肉不坚而淖泽,如此则肠胃恶,恶则邪气留止,积聚乃伤,脾胃之间,寒温不次,邪气稍至,蓄积留止,大聚乃起。”指出了积聚的成因、病位。其病位主要在肝、脾,病性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为脾虚肝郁,肝脾不调,功能失常,标实为气滞、痰湿、瘀血相互搏结,痹阻于肝,故临床见两胁憋胀、疼痛、纳呆等肝脾不调之症[2]。四逆散合逍遥散方中太子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化湿,使痰湿无滋生之源;柴胡入手、足少阳及厥阴经,味苦性平,畅郁阳、化滞阴,能疏肝解郁;白芍药、当归敛阴养血柔肝,与柴胡合用敛阴和阳,条达肝气,使柴胡升散而无耗伤阴血之弊;枳实下气破结,与柴胡合用使气机升降和调;郁金、川楝子疏肝理气,解郁止痛;白花蛇舌草解毒利湿;莪术活血化瘀,软坚;蜈蚣解毒散结,通络止痛。现代研究证明其对肝脏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3,4]。3 脑瘤 例3 肖某 ,女,71岁。2005-06-12初诊。因头痛行头颅核磁共振(MRI)示右侧蝶骨翼脑膜瘤(包绕大脑中动脉与右海绵窦紧密相连),约3.3 cm×3.0 cm×3.5 cm。刻诊: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大便干,4~5日一行,日常生活不能自理,舌红胖,苔黄厚,脉弦滑。辨证为邪入少阳,痰瘀阻络。予四逆散加减。处方:柴胡10 g,半夏10 g,黄芩10 g,太子参30 g,竹茹30 g,白芍药30 g,枳实30 g,陈皮10 g,茯苓15 g,石菖蒲30 g,远志15 g,胆南星30 g,川芎10 g,白僵蚕15 g,地龙30 g,泽泻10 g,甘草6 g。水煎服,日1剂。同时嘱患者忌恼怒,减轻心理负担,保持心情舒畅。14剂后,恶心、呕吐止,头痛、头晕明显减轻,大便正常。原方加减继续调理2个月后,患者偶有头晕,生活自理。2006-04-17复查,头颅MRI示肿物略有缩小,患者一直坚持口服中药至2007年,病情稳定,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按:颅内肿瘤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其发病率我国为4%~9%,其中脑膜瘤为颅内良性肿瘤[1]。中医学认为,“脑为髓海”,“头为清阳之会”,凡五脏精华、六腑阳气皆上注于此。正常情况下清气上升而浊气下降。正气虚而清气不得上升,浊气不得下降,格于奇恒之府,则浊气积于脑而发为脑瘤。方中柴胡清轻升散,配枳实一升一降,清升浊降;白芍药养血敛阴平肝,与柴胡相配疏肝解郁,与甘草相配柔肝缓急止痛,肝脾调和,清升浊降,痰瘀无互结之弊;黄芩苦寒,善清少阳相火;泽泻利水泄浊;胆南星清化痰热,熄风定惊;竹茹清热化痰止呕;川芎活血通络止痛;石菖蒲、远志化痰宁心安神。诸药合用,共奏健脾疏肝、祛风化痰、活血通络、升清降浊之功。用于治疗脑瘤效果显著。4 防治化、放疗中的消化道反应 恶心呕吐是恶性肿瘤化疗、放疗中最常见的毒副反应之一,是肿瘤患者能否化疗成功的关键。王老师常运用四逆散合四君子汤治之。处方:柴胡10 g,白芍药30 g,枳实15 g,橘皮30 g,竹茹30 g,太子参30 g,白术15 g,茯苓15 g,甘草10 g。方中柴胡疏肝解郁,调畅气机;枳实行气散结,与柴胡相配一升一降,解郁散结,并奏升清降浊之效;白芍药益阴血敛肝阴,甘草益气健脾,两药相伍和血养阴生津。四君子汤健脾和胃。诸药合用,共奏调畅气机、达到止吐之功。 小结 中医治疗肿瘤并无确定的专方专药,只要遵循辨证论治的中医理论精髓,同时结合辨病、辨部位就能取得良效。正如四逆散的临床妙用一样,只要符合病机,即可应用其加减治疗,疗效显著。 中医药治疗肿瘤,可以为未行手术的患者减轻症状,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的平衡协调状态,带瘤生存,病情稳定。还可配合放、化疗减轻其毒副反应,增强疗效,提高生活质量,并且防止复发及转移。【参考文献】 [1] 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658,1420 [2] 陈锐深.现代中医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20,666 [3] 郭光业. 四逆散加味治疗反流性食管炎45例[J].河北中医药学报,2005,20(1):19-20 [4] 张丰强,李岩,李晓锐.现代中药临床手册[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6: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