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口腔医学》

河南汉族5项舌运动类型的人类学研究

发表时间:2014-02-26  浏览次数:712次

舌的特殊运动类型是人类群体遗传学研究的重要经典指标,不同人群的舌运动类型出现率可能存在差异。国内学者对少数民族舌运动类型的研究较多,而对汉族舌运动类型的研究较少[1-3]。为丰富中国人类遗传学资料,探讨河南汉族与其他汉族及其他民族之间的亲缘关系,本文对河南汉族舌运动类型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O10年8~11月河南省某高校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了400例(男200,女200)汉族正常成人,在知情同意伦理原则下,现场调查其舌运动类型。人选标准:被调查者祖籍河南省,身体健康,祖上3代均为汉族。调查项目包括卷舌、叠舌、翻舌、尖舌和三叶舌。

1.2  调查方法  调查正式开始前先向被调查者演示各种舌运动类型,令其练习,再正式调查。判断标准如下(1)卷舌:舌的两侧边缘能够卷起呈筒状为卷舌型(R);否则为非卷舌型(N)。(2)叠舌:舌尖能够向上向后返折,紧贴舌面为叠舌型(F);否则为非叠舌型(N)。(3)翻舌:仅舌的右侧边缘能够向上,同时舌的左侧边缘能够向下,使舌翻转90°,呈直立状为右翻舌型;仅舌的左侧边缘能够向上,同时舌的右侧边缘能够向下,使舌翻转90°,呈直立状为左翻舌型,两侧均可翻转为全翻舌型;只要有一侧能翻即为翻舌(T),不可翻转为非翻舌型(N)。(迮)尖舌:尽力将舌伸出口腔,舌尖可变窄变尖为尖舌(P);否则为非尖舌型(N)。(5)三叶舌:在口腔内,舌前端上抬,舌尖两侧能够回缩,整个舌边缘呈二叶草状为三叶舌型(C);否则为非三叶舌型(N)。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河南汉族5项舌运动类型的构成与相关性分析比见表1~2。

3  讨论

3.1  河南汉族5项舌运动类型的调查结果

3.1.1  卷舌  河南汉族卷舌R型率为48.00%,低于卷舌N型率(P<0.05)[1-3],卷舌出现率与性别无相关性。与国内已报道的16个少数民族文献资料[3-19]和10个其他地区汉族文献资料[3-5,20-21],共26个族群资料比较,接近于文献[8.21]报道结果,在国内各族群中属低水平。此外,与国外人群资料比较,低于印度中央邦穆里亚人[22]。

3.1.2  叠舌  河南汉族叠舌F型率为8.75%,明显低于叠舌N型率。这一结果与文献[4]报道的一般叠舌率低于10%的结论相符。叠舌F型率无性别间差异,与国内其他26个族群比较,接近于文献[5,19]的报道数据,在国内各族群中属于中等偏高水平。按照叠舌的遗传方式,叠膏显性基因频率F=0.7O4,f=o.296。

3.1.3  翻舌  河南汉族翻舌T型率为34.00%,低于翻舌N型率。翻舌T型率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这与文献[11]的研究结果一致。与国内其他26个族群比较,低手文献[9,19]的报道数据,在国内各族群中属于偏高水平。翻舌可能为隐性性状[4,23],根据翻舌的遗传方式,河南汉族翻舌基因频率T=0.417,t=0.583。

3.1.4  尖舌  河南汉族尖舌P型率为67.25%,高于尖舌N型率。尖舌P型率男女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性尖舌P型率高于男性。这与目前多数研究显示尖舌率不存在性别差异不符[5],而与文献[9,14,18]的研究结果一致。与国内其他26个族群比较接近于文献[10,16,20]的报道结果,在国内族群中属于中等偏低水平。根据尖舌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24],河南汉族尖舌基因频率P=0.423,p=0.572。

3.1.5  三叶舌  河南汉族三叶舌C型率为6.75%,明显低于N型率。三叶舌C型率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三叶舌C型率高于女性。这与目前多数研究结果显示的三叶舌C型率不存在性别差异有所不同。与国内其他26个族群比较,接近于文献[8,12]的报道数据,在国内族群中属于较低水平。根据三叶舌为显性遗传方式,河南汉族三叶舌基因频率C=0.034,c=0.966。河南汉族与其他26个群组进行聚类分析,河南汉族舌运动类型与独龙族、广东化州汉族最为接近,与山东汉族、四川彝族较为接近。

3.2  5项舌运动类型间的相关分析5项膏运动类型两两类型间关系使用Φ相关法进行分析。本次调查显示卷舌者与非卷舌者中二叶舌的构成比差异极其显著,可认为卷舌基因与三叶舌基因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叠舌基因与翻舌基因间也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Φ相关法结果表明河南汉族5项舌运动类型间有2对相对性状存在着相关,这一结果说明河南汉族5项舌运动类型间相关性较小。

本次调查中卷舌基因与叠舌基囚是相互独立的,这与文献[16,25]的研究结果一致,与文献[3]的研究结果有所不同。叠舌基因与翻舌基因存在相互作用关系,这一结果与文献[20]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而文献[3,4]报道的叠舌基囚亏翻舌基因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关系不同。卷舌基因与三叶舌基因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关系,与文献[7,21]的研究结果一致,不同于文献[17]的研究结果。三叶舌基因与尖舌基因是相互独立的,这与文献[10,15]的研究结果一致,而与文献[9,11]的研究结果不同。

4  参考文献:

[1]陈敏华,吴薇,杨薇.超声造影对肝癌射频消融筛选适应证的应用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05,(49):3491-3495.

[2]Sturtevant AH. A new inherited character in man[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USA),1940,(02):100-102.

[3]Whitney DD. Clover-leaf tongues[J].Journal of Heredity,1950,(07):176.

[4]郑连斌,陆舜华,李晓卉. 内蒙古三个民族舌运动类型的遗传学研究[J].遗传,1997,(03):23-25.

[5]杨康鹃,朴哲云,金雄吉. 朝鲜族与汉族中4种舌的运动能力的表型分布及其遗传方式[J].人类学学报,1998,(01):59-68.

[6]郑连斌,陆舜华,栗淑媛. 内蒙古6个人群舌运动类型研究[J].人类学学报,2003,(03):241-245.

[7]郑连斌,谢宾,陆舜华. 内蒙古呼伦贝尔盟蒙古族3个群体5项舌运动类型的研究[J].人类学学报,2001,(02):130-136.

[8]李咏兰,陆舜华,栗淑媛. 鄂温克族与鄂伦春族舌运动类型的遗传学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1,(02):146-149.

[9]张淑丽,郑连斌,陆舜华. 布依族舌运动类型的遗传学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04,(03):226-230.

[10]皮建辉,雷鸣枝,吴亿中. 侗族、苗族舌运动类型基因频率的分析[J].怀化学院学报,2005,(05):86-87.

[11]于会新,郑连斌,陆舜华. 佤族舌运动类型的遗传学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1):43-46.

[12]张兴华,郑连斌,陆舜华. 独龙族舌运动类型的人类学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1):124-129.

[13]丁博,郑连斌,陆舜华. 仫佬族5项舌运动类型的研究[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8,(02):20-23.

[14]武亚文,郑连斌,陆舜华. 藏族5项舌运动类型的人类学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1):76-80.

[15]皮建辉,李林,周建波. 湖南瓦乡人舌运动类型的遗传学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09,(05):51-54.

[16]刘海萍,陆舜华,郑连斌. 云南蒙古族舌运动类型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7,(03):354-357.

[17]廖颖,黎霞,张技. 四川凉山彝族舌运动类型的人类学研究[J].生物学通报,2011,(05):3-6.

[18]刘建国,邓金梅. 湘西苗族舌运动类型的遗传学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2):74-77.

[19]于文娇,温有锋,席焕之. 满族5项舌运动类型的人类学研究[J].解剖科学进展,2011,(01):71-73.

[20]刘冀,刘伟,尹爱华. 河北回族舌运动类型的研究[J].生物学通报,2011,(04):13-14.

[21]宇克莉,郑连斌,张兴华. 山东汉族舌运动类型的人类学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1):86-90.

[22]陈琛,李玉玲,陆舜华. 广东化州地区汉族舌运动类型研究[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4):475-478.

[23]Datta U,Mitra M,Singhrol CS. A study of nine anthroposcopic traits among the three tribes of the Bastar District in Madhya Pradesh,India[J].Anthropologischer Anzeiger,1989,(01):57-71.

[24]李玉玲,陆舜华,郑连斌. 三种舌运动类型遗传方式的研究[J].遗传,2003,(05):552-554.

[25]Hirschhorn HH. Transmission and learning of tongue gymnastic ability[J].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cal Anthropology,1970,(03):451-454.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