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体楔状缺损600棵牙的病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发表时间:2009-07-01 浏览次数:800次
作者:王向
[摘 要] 目的:探讨形成牙体楔状缺损的病因分析。方法:对600例楔状缺损患者进行分型、分度对好发牙位进行统计。总结楔缺与牙周退缩、咬 面磨耗、食醋、刷牙的关系。结果: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并调查患者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等。结论:楔缺发病原因与牙周退缩、刷牙、酸性物质腐蚀等有关与咬 面无关。
[关键词] 楔状缺损;牙周退缩;咬 面磨耗
牙颈部缺损(楔缺)是发生在牙颈部的非龋性损害,是常见的多发病之一。1990年至1995年,作者对大同地区600名楔缺的发病情况及与本病发生发展的可能有关部分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
大同地区成年恒牙楔缺600例,男性305例,女性295例。
1.2 方法
记录每个患者刷牙习惯、食醋习惯、咬 面磨耗、牙周退缩等与发病可能有关的一些情况,以及楔缺的形态、深度、牙髓活力,疼痛等体征。
1.3 楔缺的分型
角型:两个面上组成,相交的角度小于90°。盘型:三个面组成,相交角度大于90度。卵圆型:浅而广的卵圆形态。不规则型:以上三者不能包括者。
1.4 楔缺的分度
Ⅰ度:指缺损深度在0.1 mm~0.5 mm以内者。Ⅱ度:指缺损深度在0.5 mm~1 mm以内者。Ⅲ度:指缺损深度在1 mm以上者。Ⅳ度:指缺损已穿髓,引起牙髓炎症状者。
2 结果
2.1 楔缺的牙位分布
楔缺好发牙的次序为上颌牙发病率大于下颌牙,双尖牙发病率大于前牙,前牙的发病率大于第一磨牙,第一磨牙的发病率大于第二磨牙,左侧牙的发病率大于右侧牙。见表1。表1 楔缺的牙位分布牙位(略)
2.2 楔缺与牙周退缩的关系
楔缺患者中表现牙周退缩者435人,无牙周退缩者165人,经χ2检验P<0.01,故楔缺发病与牙周退缩有关。
2.3 楔缺与咬 面磨耗的关系
楔缺患者中咬 面磨耗的有323个,未磨耗的有276人,经χ2检验,P>0.010,楔缺与咬 面磨耗无关。
2.4 楔缺与食醋关系
楔缺患者食醋者386人,不食醋者214人,经χ2检验P<0.01,故楔缺发病与食醋性食物有关,食用酸性食物者,患楔率较高。
2.5 刷牙与楔缺的关系 楔缺患者,刷牙432人中,不刷牙168人中,经χ2检验P<0.01故楔缺发病与刷牙有关,刷牙者患楔缺率高。
2.6 楔缺损害的分度分型
600颗患牙中Ⅰ度115颗,占19.95%,Ⅱ度210颗,占36.01%,Ⅲ度182颗,占29.10%,Ⅳ度93颗,占14.94%。角型76颗,占13.00%,盘型282颗,占47.00%,卵圆型139颗,占23.00%,不规则型3颗,占1.00%。
3 讨论
楔缺是常见的多发病,冷热酸甜及机械性刺激引起酸痛,还可并发牙髓炎、根尖炎,对咀嚼功能影响较大。老年人发病率较高,有调查发现楔缺5%以上发生在老年人,本调查60岁以上老年人发病率较高(39.83%),故在老年期之前及早预防治疗,对老年人口腔健康有较大意义。
关于楔缺的原因,许多报道都认为楔缺的发生与牙周退缩、刷牙、酸性物质腐蚀等有关,在本调查中也证实与这些因素有关。所查结果中,牙周退缩的人群中楔缺患病率较高,而楔缺主要发生在牙颈部,提示牙周退缩,牙颈暴露,为外界损坏因素创造了有利条件,而有刷牙习惯、嗜好食醋人群中楔缺患病率高,提示刷牙等机械刺激和酸性食物腐蚀因素是楔缺产生的直接原因。调查结果中楔缺的好发牙位为双尖牙,而此处位于牙弓的转身处,是刷牙时最易承受力的部位,左侧牙发病率大于右侧牙发病率,与多数人喜欢用右手刷牙,对左侧牙施力较大有关,这进一步说明刷牙是楔缺产生的原因之一。本调查楔缺的患病率为39.83%,远远高于教科书提供的人群中发病率5.3%,提示随着年龄的增高,牙周退缩的增加,刷牙的累计次数增大,延长了酸性物质对牙龈的腐蚀时间,最终导致楔缺的发生。有人认为楔缺的主要致病因素是咬 面磨损,但此观点很难解释发生咬 面磨损最多最重的第一磨牙却不是好发牙齿,而楔缺发生最多的双尖牙往往很少发生咬 面磨耗,本调查结果也不支持此观点。
但上述致病原因仍不解释为什么楔缺是在牙颈部发生,而不是暴露在口内接受外界刺激最多的牙冠表面,作者认为楔缺发生的根本原因还应从牙体本身组织结构考虑。楔缺主要发生在釉牙骨质分界处,组织相接有三种情况,第一种约有60%是牙骨质少许覆盖在釉质上,第二种约30%是釉质和牙骨质端端相接,第三种约10%是二者不相接。第一种情况不易发生楔缺,而第三种与第二种的一部分就可能发生楔缺。这与调查结果的发病率39.83%有数据上的巧合。当然这一结论尚有待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史久成,郑艳.口腔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
[2]樊明文.牙体牙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
[3]赵彬,翁晓春.老年楔缺1 519颗牙的病因分析及治疗体会[J].中国老年学杂志,1997,10(17):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