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口腔医学》

上颌第一恒磨牙在颌骨中矢状位置的影响因素

发表时间:2012-08-24  浏览次数:738次

  作者:吴国涛 刘新强 马长柏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正畸科,山东 青岛 266003

  【摘要】 目的 研究上颌第一恒磨牙在颌骨中矢状位置的影响因素,以进一步探讨错畸形的病因。方法随机选取120例未经治疗的错畸形病人(安氏Ⅰ类、Ⅱ类)拍摄颅脑侧位X线片,描记相应标的志点,确定上颌第一恒磨牙相对于颅骨和上颌骨的矢状位置,并将其与年龄、颅底长度和上颌体长度等因素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上颌第一恒磨牙相对颅底的矢状位置与病人年龄、上下颌平面角和上颌骨长度呈明显的相关关系(r=0.364~0.446,P<0.05),上颌第一恒磨牙在上颌骨中的位置与年龄、颅底长度、上颌体长度等所有研究因素无相关性(r=0.020~0.116,P>0.05)。结论 上颌第一恒磨牙相对颅底的位置随年龄和上颌骨长度的增加而前移,随上下颌平面角的增加而后移。年龄、颅底长度、上颌体长度等研究因素对于上颌第一恒磨牙在颌骨中的矢状位置均未产生影响。

  【关键词】 错畸形 上颌骨 磨牙 统计学 非参数

  POSSIBLE FACTORS AFFECTING THE POSITION OF THE FIRST MOLAR IN THE MAXILLA  WU GUO2TAO, LIU XIN2QIANG, MA CHANG2BAI  (Department of Orthodontics, Th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Qingdao 26600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factors that may affect the position of maxillary first permanent molar, and study the etiology of malocclusion. Methods A lateral skull radiography was taken in 120 patients with untreated class2Ⅰ or class2Ⅱ ma2locclusion, and landmarks were traced to determine the position of the maxillary first permanent molar relative to the skull and the maxilla. Pearson product moment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he age, cranial length and maxillary length on the molar’s location in the maxilla. Results There was an evide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osition of the maxillar first permanent molar in the skull and the age, the maxillary and mandible plane and the length of the maxilla (r=0.364-0.446,P<0.05), whereas no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olar position in the maxilla and the age, the length of the cranial base and the length of the maxilla was noted (r=0.020-0.116,P>0.05). Conclusion The increase of age and length of the maxilla is companied by a more forward position of the molar in the maxilla, whereas the molar occupies a more posterior position with increasing PPL and MPL, and there is no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lar position in the maxilla and the age, the length of the cranial base and the length of the maxilla.

  [KEY WORDS] Malocclusions; Maxilla; Molar; Statistics, nonparametric

  ANGLE认为上颌第一恒磨牙位于上颌骨的颧突根之下,而上颌骨固定在颅骨上,那么上颌第一恒磨牙的位置应该是相对恒定的,并因此认为上颌第一恒磨牙是“之关键”,是错畸形分类的基础。但是后续的实验研究表明,上颌第一恒磨牙的位置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牙弓内、外因素的变化而发生位置的变化,影响错畸形的形成[1]。虽然很多学者对错畸形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这些研究大多只局限于上下颌骨的大小、位置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而忽视了上颌第一恒磨牙自身位置变化对错畸形的影响。由于上颌第一恒磨牙的矢状位置在错畸形的形成、诊断及分类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通过颅脑侧位X线片对上颌第一恒磨牙的矢状位置进行了测量,并分析了年龄、颅底长度和上颌体长度等因素对其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探讨错畸形的病因。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选择

  2006~2007年,从就诊于我科的错畸形病人中选取未经过任何正畸治疗、安氏Ⅰ类或Ⅱ类、无牙齿数目和形态异常者120例,拍摄颅脑侧位X线片。其中男58例,女62例,年龄9~21岁,平均(14.05±4.86)岁。

  1.2 定点及相关指标测量

  使用绘图铅笔(Φ=0.5 mm)在硫酸描图纸上对所有头颅侧位X线片进行以下标志点描记:颅底点(Ba)、鼻根点(N)、翼上颌裂(PTM)、上齿槽座点(A)、上颌第一恒磨牙颊面沟(U6)、下颌角点(Go)、颏顶点(Gn)、前鼻嵴点(ANS)、后鼻嵴点(PNS)、耳点(P)、眶点(O)。由Ba、U6、PTM、N和A点向眶耳平面做垂线,得到相应点Ba2、U62、PTM2、N2和A2点;由U6、PTM和A点向上颌平面做垂线,得到相应点U61、PTM1和A1点。测量线距Ba22N2 、PTM22A2、PTM22U62、Ba22PTM2 、PTM12A1 、PTM12U61,角度PPA、MPA及B角。详见图1。其中线距测量精确到0.5 mm,角度测量精确到0.5°。

  图1 定点及相关指标测量(略)

  Ba22N2:代表颅底的相对长度;PTM22A2:代表上颌骨的相对长度;PTM22A2/Ba22N2:上颌骨长度相对于颅底长度的比例关系,代表上颌骨相对于颅底的位置;PTM22U62:上颌第一恒磨牙与上颌骨末端的相对距离;PTM22U62/PTM22A2:上颌第一恒磨牙与上颌骨后端的相对距离和上颌相对长度的比例关系,代表上颌第一恒磨牙与颌骨的相对位置关系;PTM22U62/Ba22N2:上颌第一恒磨牙与上颌骨后端的相对距离和颅底相对长度的比例关系,代表上颌第一恒磨牙相对于颅底的位置关系;Ba22PTM2:代表上颌骨相对于颅底的矢状位置;PTM12A1:代表上颌骨的实际长度;PTM12U61:上颌第一恒磨牙与上颌骨末端的实际距离;PTM12U61/PTM12A1:上颌第一恒磨牙与上颌骨后端的距离和上颌骨的实际长度的比例关系,代表上颌第一恒磨牙相对于上颌骨的实际位置关系;MPA:下颌平面角,为下颌平面与眶耳平面所交的锐角;PPA:上颌平面角,为腭平面与眶耳平面所交前下方的角;B角:为上下颌平面所交的锐角。

  1.3 统计分析

  应用SPSS 13.0和PPMS 1.5[2]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3]评价上颌第一恒磨牙位置与年龄、B角、上下颌平面角、颅底长度、上颌骨矢状位置和上颌骨长度的相关性。

  2 结果

  上颌第一恒磨牙矢状位置与年龄、B角、上下颌平面角、颅底长度、上颌骨矢状位置和上颌骨体长度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1。由表1可见,年龄与上颌第一恒磨牙的实际位置、相对位置、上颌骨实际长度和相对长度均呈高度的正相关关系(r=0.303~0.457,P<0.01),B角与各研究因素均无相关关系。上颌平面角与第一恒磨牙的实际位置及上颌骨实际长度呈正相关关系(r=0.242~0.252,P<0.05),而与第一恒磨牙相对于颅底的位置以及上颌骨相对于颅底的位置呈负相关关系(r=-0.203~-0.190,P<0.05)。下颌平面角与第一恒磨牙的相对位置、第一恒磨牙相对于颅底的比例关系及上颌骨相对于颅底的比例关系呈负相关关系(r=-0.320~-0.220,P<0.05),而与其他因素无相关关系。颅底长度与第一恒磨牙实际位置、上颌骨实际及相对长度均呈高度正相关(r=0.298~0.566,P<0.01),与上颌骨相对颅底的比例关系呈高度负相关(r=-0.485,P<0.01),与其他研究因素无相关关系。上颌骨在颅底的位置与上颌骨相对长度及实际长度呈高度正相关(r=0.274~0.284,P<0.01),与颌骨相对于颅底的比例关系呈负相关(r=-0.233,P<0.05),而与其他研究因素无相关关系。上颌骨相对长度与第一恒磨牙的实际位置、相对位置以及上颌骨在颅底中的比例关系均呈高度正相关(r=0.446~0.575,P<0.01),与其他因素无相关关系。

  表1 上颌第一恒磨牙位置与各因素的相关关系(略)

  注:*P<0.05,**P<0.01

  3 讨论

  为了揭示上颌第一恒磨牙矢状位置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变化,我们选择的病例全部在青春期生长发育高峰开始之前到发育结束这一范围之内。考虑到安氏Ⅲ类病人的上颌往往发育受限,而本研究的重点在于上颌第一恒磨牙在正常发育的颌骨中的位置关系,因此该类病例未被纳入。以往的研究表明,上颌第一恒磨牙矢状位置在安氏Ⅰ类、Ⅱ类病例中并无差别[2],因此本实验中亦不再关注错畸形分类所产生的影响。

  本文结果显示,年龄与上颌骨的实际和相对长度、上颌第一恒磨牙到上颌骨后端的实际和相对距离,以及上颌第一恒磨牙相对颅底的位置都呈正相关;但是与上颌第一恒磨牙在上颌骨中的位置无相关性。表明在生长发育期,上颌骨的长度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但上颌第一恒磨牙在颌骨中的位置却保持不变。这个结果与ANGLE的理论是符合的,即生长发育过程中,在无牙齿数目和形态异常、上颌充分发育的条件下,上颌第一恒磨牙在颌骨中的位置保持稳定。

  上颌平面角增加,上颌骨更多地向下方生长,因而此时的口周肌张力更低,上颌的实际长度表现出增加趋势;但是由于角度增加,其在眶耳平面的投影距离反而减少。因此,上颌骨和上颌第一恒磨牙相对于颅底的位置向后移动;而上颌第一恒磨牙相对于颌骨的位置并没有改变。下颌平面角的增加使得上颌第一恒磨牙在颌骨中以及相对于颅底的位置发生了明显的向后移动,但究竟是上磨牙后移产生的楔形效应导致了下颌平面角的增加,抑或相反尚有待证实,而我们考虑前者的可能性更大。B角为上下颌平面的交角,其大小同时受上下颌平面角的共同影响,变化情况较为复杂,而本文研究未显示其大小与上颌第一恒磨牙位置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当颅底的长度增加时,上颌骨的长度、上颌骨及上颌第一恒磨牙与颅底的距离都明显增加。这表明,当颅骨生长时,上颌骨同样表现出了向前的生长趋势;但是口周肌群的存在限制了上颌的发育,因此上颌骨向前的生长量要小于颅骨的生长量。这可能也是本研究中上颌骨与颅底的实际距离增加,但是其与颅底的相对位置反而后移的原因。

  上颌骨的矢状向生长主要依赖于骨缝的间质增生和恒牙萌出所引起的牙槽突唇侧新骨形成[4]。本文结果显示,上颌骨长度与其和颅底的距离呈明显正相关,表明骨缝发生的间质增生不仅增加了上颌骨长度,也使其与颅底的距离增加,上颌骨表现出向前的生长趋势。但是由于上颌骨的生长不仅存在后部骨缝的间质增生,同时也存在前部牙槽突的生长,因而无论是上颌骨长度、还是上颌骨与颅底距离的增加都未使上颌第一恒磨牙在颌骨中的位置发生明显改变。

  本文研究还显示,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上颌第一恒磨牙在颌骨中的位置及其与颅底相对位置的变化并不完全一致,这可能是受上颌骨本身位置改变的影响所致。考虑到错畸形诊断和分类的实际情况,上颌第一恒磨牙在颌骨中的位置变化应该较其相对颅底的位置改变更为重要。同时,虽然上颌骨及颅底的实际长度均表现为增加,但是上颌骨相对于颅底的比例却降低。这表明:一方面,颅骨与上颌骨的生长速度并不一致,相对于颅骨来说,上颌骨的生长量更小;另一方面,用比例关系评价上颌骨和上颌第一恒磨牙的位置比用线距关系更为合理。此外,颅底长度增加时,上颌第一恒磨牙距上颌骨末端和颅底的距离都增加,但是其在上颌骨中的位置却并未改变,这也再次证明了利用比例关系而非线距关系评价磨牙矢状位置的合理性。

  以往的相关研究大都是用角度关系来确定磨牙位置[5~8],使用角度测量的优点是可以不受颌骨大小差异的影响;但是这种方法会受到磨牙垂直位置的影响,因而并不合理[9,10]。例如:如果以颅底平面SN作为参考平面,将上颌第一恒磨牙颊面沟点定为U6点,测量N2S2U6的角度来确定磨牙位置,那么当两个病人U6的矢状位置相同,但是垂直位置不同,则会得到不同的N2S2U6角度值。这时磨牙位置的不同是因为垂直向的差异而不是矢状向的差异造成的。所以,相对于以往的研究结果,本文结果应该更为可信。

  综上所述,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上颌第一恒磨牙相对颅底的位置随年龄和上颌骨长度的增加而前移,随上下颌平面角的增加而后移;本文中所有的研究因素对于上颌第一恒磨牙矢状位置均未产生影响,上颌第一恒磨牙相对上颌骨始终保持着相对固定的位置。

  【参考文献】

  [1]傅民魁. 口腔正畸学[M]. 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47250

  [2]LOUIS M A, LUIS PAULO L, APRIL M, et al. Mandibular first molar relation to variable lower face skeletal components[J]. Angle Orthod, 2007,77(1):21228.

  [4]BALDRIDGE J P. A study of the relation of the maxillary first permanent molar to the face on Class Ⅰ and Class Ⅱ malocclusions[J]. Angle Orthod, 1941, 11:1002109.

  [5]PROFFIT W R,傅民魁,译. 当代口腔正畸学[M]. 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7:47248.

  [6]JUNKIN J B, ANDRIA L M. Comparative long term post2treatment changes in hyper divergent Class Ⅱ division 1 patient with early cervical traction treatment[J]. Angle Orthod, 2002,72:5214.

  [7]HOWLAND J P, BRODIE A G. Pressures exerted by the buccinator muscle[J]. Angle Orthod, 1966, 36:1212.

  [8]RENFROE E W. A study of the facial patterns associated with Class Ⅰ, Class Ⅱ division 1, and Class Ⅱ division 2 malocclusions[J]. Angle Orthod, 1948,19:12215.

  [9]徐涛,杨茜,陈杰. 青春期安氏Ⅱ1类错拔牙矫治前后颌面硬组织X线影像变化[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8,44(3):2592261.

  [10]THUROW R C. Statistics2lighthouse or Lorelei[J]? Angle Orthod, 1958,28:61278.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