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弹性枢轴颌垫治疗
发表时间:2012-04-25 浏览次数:623次
作者:刘光寿,甘丽云,海宏斌 作者单位:内蒙古阿拉善中心医院
【摘要】 目的:探讨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弹性枢轴颌垫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总结采用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弹性枢轴颌垫治疗18例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为85.71%,对病程较短的病例效果较好。对病程较长的病例效果较差。结论:弹性枢轴颌垫是治疗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有效治疗方法。
【关键词】 弹性枢轴颌垫,不可复性盘前移位
Abstact Objetive: The paper discusses and feasibility the effect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on the patients with irredueible temporal bone displacement treated with elasticity pivot stable biteplate. Method: Summarized the patients with irredueiboe temporal bone displacement have been treated with the elasticity pivot stable biteplate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4-year from 2000 to 2004, the patients range between 15-58 years ol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s 87.5%. The patients who have shorter course of diseases obtained better impact.and the patients of longer course of diseases obtain less impact. Conclusion: Elasticity pivot stable biteplate is an effective selective primary method for irredueible temporal bone displacement.
Key words: elasticity irredueiboe temporal bone displacement stable biteplate
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一种,颞下颌关节病是口腔专业中的常见、多发病之一【1】,因关节盘的位置前移不能回到正常位置而导致的髁状突运动障碍,表现为张口重度受限,关节及肌肉的疼痛。临床上可通过外科手术或关节镜可以使移位的关节盘得以纠正【2】,但患者往往对手术所承担的风险性及所带来的痛苦不易接受,且效果不肯定。临床上仍多选综合性保守疗法,其中枢轴颌垫是重要而有效的方法,过去多采用硬质塑料制成。笔者近年来采用弹性枢轴颌垫配合颅颏帽,对诊断为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的病例进行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并认为弹性颌垫从生物力学方面及舒适度方面优于硬质塑料颌垫。
1 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自2004-2008年本院就诊的病例,有完整的诊治过程共18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15-58岁,平均35岁。所有病例用扪诊法结合口内检查,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自然张口度及张口型;问诊了解关节疼痛症状、通过听诊了解关节杂音及弹响声;影像学辅助检查采用关节上腔造影及X线检查。病程最长20年,最短3天,多数在1个月以内(11/18),且有关节弹响史(14/18)。18例患者中自然张口度7-31mm,被动张口度7-37mm,平均28mm,明显低于正常水平(40mm)。张口型异常,张口时下颌运动轨迹偏斜,其中3例下颌前伸及侧方运动障碍。关节及肌肉疼痛,仅患侧下颌运动疼痛10例,双侧均有疼痛7例。关节弹响,张口时关节听到杂音及挤压感的15例。16例患者关节上腔造影检查的结果,均证实为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其中关节盘穿孔2例,粘连13例,关节囊松弛5例,仅作下颌曲面体层片及薛氏位片检查2例(显示髁突位置异常)。
1.2治疗方法:由修复科设专职医生取患者上下颌模型,口内咬蜡堤,将模型固定后,上非解剖室架。根据患者口腔情况选择上颌或下颌,用弹性隐性树脂材料制作弹性枢轴颌垫,上颌者基板制成马蹄型,尽量做到基板的小巧与轻薄,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其垫位置相当于第二或三磨牙处,尽可能后移。颌垫高度约2mm左右,等于或超出息止颌间隙,戴入后要使对同名后牙呈双侧均匀点状接触,其余牙无接触。可于咬颌表面雕出牙齿的解剖形态,以利于稳定。盘前移位程度较大,病程长、开口度小的患者,制作头帽或戴用成品颅颏帽,收缩力约为500g左右,一般晚上戴用。如果患者张口度恢复正常,改为稳定咬颌板,不戴头帽并按稳定咬颌的治疗原则处理。
2 结果
2.1治疗恢复程度的判断标准:①显效,张口度40mm以上,下颌无明显偏斜,TMJ肌肉无疼痛及弹响;②有效,关节、肌肉痛显著缓解,下颌偏斜及TMJ弹响减轻,张口受限减轻且不影响下颌活动;③无效,与治疗前相比,各种症状无明显改善。
2.2不可复性盘前移位采用弹性枢轴颌垫治疗的疗效观察(见附表)附表21例采用弹性枢轴颌垫的疗效观察
3 讨论
3.1适应症的选择: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主要症状是张口困难,也是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症状之一,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患者有关节弹响声,由于盘后组织炎症导致疼痛,下颌运动时疼痛明显,下颌偏向患侧。如果松弛的盘后组织撕裂,不可复性前移位则是永久性的。如果未撕裂,常可通过保守性治疗使其复位。慢性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急性相似。由于被拉长的盘后组织丧失弹性并增厚,表面粗糙变形,关节盘表面产生摩擦,在关节盘与关节之间出现杯吸作用,从而导致粘连发生,影响下颌运动。STRINGER认为关节盘移位所致的下颌运动受限,比关节盘-髁突复合体的移位所致的关节活动受限更容易引起关节疼痛【3】。致张口困难的原因有两大类,一类为关节外疾患,即提颌肌群的炎症、痉挛和僵直,导致肌肉缩短,张口度下降;另一类为关节内因素,包括盘突结构紊乱、盘囊组织粘连,关节内炎症等,枢轴颌垫主要针对此原因引起的不可复性盘前移位,因而需鉴别诊断。这类患者初期都有关节弹响史和杂音、绞锁史,突然弹响消失,张口困难,可伴疼痛,临床检查张口度低于正常值,被动张口度无明显改善,张口型异常,下颌偏向患侧,可触及患侧髁状突动度减小,X线平片多有关节间隙异常,亦有骨质的变化,关节上腔造影张闭口位片,有关节盘后带影象位于髁状突前斜面的前方。
3.2枢轴颌垫的作用原理:通过将颌垫放置第二、三磨牙上与对牙接触形成一个支点,此时下颌处于轻度前旋位,下颌处于小开,戴用头帽及弹性绷带后,形成I类杠杆,髁突向下移位,关节间隙增宽,内压降低,利于前移位的关节盘复位。力的大小要根据患者的忍耐程度,以不感到牙接触过紧、颏部无不适感为宜。
3.3关节盘复位的机制:关节盘移位以前移位最常见,损伤是引起关节盘移位的原因。Erikissin证实盘后附着的损伤可引起关节盘的移位【4】。长时间对关节的慢性损伤,如磨牙症、紧咬牙、不良咬习惯,后牙缺失等,均可导致关节负荷过重,产生移位,当然损伤并不是关节盘变形或移位【5】。关节盘周围的附着,尤其是颞后附着,在结构上有较大的不同,弹力纤维分布明显增多,纤维粗大,呈前后总行排列。当其在外力的作用下被拉长至自身的5%-100%时,仍具备原来的属性,提示在关节盘前移位后。如果移位的范围不太大,颞后附着的结构未遭破坏,没有明显的粘连,只要创造一个有利的空间,如弹性枢轴颌垫增加关节间隙,减小关节内压。在颞后附着弹力纤维的作用下,复位仍是有可能的。另一方面,戴用枢轴颌垫后,具有增加关节间隙的作用,使关节损伤得以逐步修复,这便是关节盘能够复位的原因。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的病因复杂,各科学说难以定论,但多种因素的相互作用可以加重关节盘的移位。故治疗关节盘不可复性移位时,要注意综合治疗,配合理疗、关节区的肌肉按摩,关节上下腔的冲洗及封闭、止痛、镇静药物的应用等,对患者采用垫治疗的同时,要选择合适的辅助治疗,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弹性枢轴颌垫材料是一种特殊的高分子材料,其制成的基托富有弹性及韧性且不易折断,用它制成咬板,可以保护牙齿和牙周组织,缓冲咀嚼碰撞压力,避免咬合损伤。戴用弹性颌垫后患者多数感觉咬力稳定,表面高度光洁且体积小异物感不明显,咬合时牙齿及牙周组织感觉舒适,没有压痛及畏惧感,容易适应。虽弹性枢轴颌垫较硬质颌垫制作复杂且费用较高,但患者戴后舒适度有明显提高,确实为一种可以在临床上大力推广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中华口腔医学会颞下颌关节病组。全国第二届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症专题讨论会会议纪要。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8,33,(4):223
2.张震康、傅民魁。颞下颌关节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93
3.Stringer De.Temporomandibular joint arghrosgopyin: Temporoma ndibular joint imaging [M].Christiansen.EL. Thompson JR.Usamybpress,1990.210-233
4.Eriksson L,Westesson PL,Macher D,et al.Creation of disc displacement in human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autopsy speciments[J].Joral Maxiufac Surg,1992,5:869
5.Pertes RA,Attanosio R.Internal derangement in :kapian As,Assael LA.Temporomandibular Disorders diagnosis and trement[M].USA Wbspress,199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