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菌酶在口腔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2-03-14 浏览次数:570次
作者:徐雄利,巴剑波 作者单位:海军医学研究所,上海
【关键词】 溶菌酶;口腔疾病;作用机理
溶菌酶(lysozyme)又称胞壁质酶、细胞壁溶解酶(muramidase)或N-乙酰胞壁质聚糖水解酶(N-acetyl muramyl glycan hydrolase),它能选择性地分解微生物的细胞壁,形成溶菌现象,同时不破坏其他组织[1]。在人和动物的多种组织、分泌液中都发现了溶菌酶的存在,它是人唾液中重要的抗菌成分。有报道,溶菌酶等小分子物质处于口腔疾病防御的第一线,参与宿主对细菌的非免疫防御,调节口腔环境的稳态平衡,与抵抗口腔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关系。现就其作用机理及其在口腔疾病防治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1 作用机制 溶菌酶具有抗菌、抗病毒、消炎增强免疫力等多种药理作用[2]。它能直接水解革兰氏阳性菌,在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和补体的参与下,还能水解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等,并能够增强抗生素和其他药物的疗效,改善组织基质的黏多糖代谢,从而达到消炎和修复组织的目的。溶菌酶能与带负电荷的病毒蛋白直接作用,并能与DNA、RNA 及脱辅基蛋白形成复盐, 使病毒失活。作为机体非特异免疫因子之一[3] ,溶菌酶还参与机体多种免疫反应,改善和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和消化功能,激活其他白细胞吞噬功能[4] ,从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2 溶菌酶在口腔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溶菌酶作为一种具有抗菌抗炎作用的蛋白酶,是机体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唾液中的水平,与口腔细菌、病毒和真菌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均有密切关系。总的来说,唾液溶菌酶水平越低,口腔感染和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几率越高[1]。补充外源性的溶菌酶有助于口腔常见病的预防及治疗。
2.1 对口腔菌群的影响
体外杀菌试验证明,溶菌酶能有效抑制和杀灭口咽部致病菌。长征医院对45例急慢性咽炎、扁桃体炎患者用溶葡萄球菌酶复方制剂治疗发现,有效率达到90.0%,在治疗7 d后咽部细菌培养阴性[5]。
李瑛等[6]用直接涂片法观察 152 例经溶菌酶治疗的口腔炎性疾患病例用药前后口腔菌群的变化。结果,用药后口腔菌群较治疗前发生了明显变化,革兰氏染色阳性球菌和杆菌分别下降了44.1 %和34.8 %;革兰氏染色阴性球菌和杆菌分别下降了13.0 %和25.8 %。溶菌酶对口腔炎性疾患治疗的有效率为95.7 %。经细菌学检测,该酶对口腔中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和某些阴性细菌有明显的抑杀作用,用药后口腔细菌的数量和细菌阳性率均有明显下降。
2.2 在口腔溃疡治疗中的应用
溶菌酶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的作用,能够保护口腔黏膜,缓解炎症和溃疡引起的疼痛,促进损伤组织的愈合,因此对口腔溃疡有较好的疗效。
溶菌酶对表层性溃疡的治疗效果比对深层性溃疡的效果好。对于轻型的口腔溃疡,含服溶菌酶含片即可治愈;对于口炎型和重型溃疡患者,除含服溶菌酶含片外,还需加用抗生素及维生素B族等药物,以达到治愈目的。李瑛等[7]用溶菌酶进行口腔溃疡研究,发现轻型者64例3~5 d痊愈,口炎型者l4 例5~7 d痊愈,重型者2 例10~12 d痊愈。证明溶菌酶对各种类型的口腔溃疡均有较显著的治疗作用。
2.3 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
牙周病是牙齿支持组织疾病的总称,是口腔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几乎所有的牙周病都是由牙菌斑中的微生物感染所致[8]。溶菌酶是人唾液中重要的抗菌成分,具有抗体非依赖性防御功能,并以两种形式存在于唾液:一种是自由型,一种是与阴离子蛋白和多糖构成可逆的复合物。其抗菌活性通过聚集细菌、导致细菌胞壁解链、妨碍胞内代谢和改变细胞通透性来实现,以达到抑菌、溶菌和杀菌的效果。
杨保全等[9]用溶菌酶治疗36 例牙周炎患者,6个月后牙周肿胀治疗有效率85.7%,牙龈出血治疗有效率93.3%,口臭治疗有效率66.7%,疼痛治疗有效率为60.0%。陈卫民等[10]观察了FE复合酶(溶葡萄球菌、溶菌酶的复方制剂)对冠周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与甲硝唑漱口液进行比较研究,显示FE 复合酶可显著改善急性冠周炎的临床症状。
2.4 在复发性口疮治疗中的应用
口腔黏膜病中的复发性口疮具有复发性和自限性,一般认为发病原因与人体免疫功能异常有关。溶菌酶作为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因子之一,参与机体的免疫反应,从而保持机体生理平衡。溶菌酶还具有激活血小板的功能,可以改善组织局部血液循环,增强局部防御功能。使用FE复合酶制剂对复发性口疮病灶进行喷涂,能明显缩短病程,缓解症状。
溶菌酶对治疗口腔扁平苔癣也有疗效。口腔扁平苔癣(oral lichen plans,OLP)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慢性炎症性疾病,多发生于双侧颊黏膜。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病程缠绵。李瑛等[7]对136 例 OLP 患者用溶菌酶和中药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3 溶菌酶在口腔疾病预防中的应用
我国儿童乳牙患龋率高达70%以上,人群恒牙患龋率达50%左右。变形链球菌被认为与龋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主要致龋菌。Kirstila 等[11]研究报道,在患者龋齿发展的两年中,口腔唾液中的溶菌酶的水平下降显著。有报道,患有龋齿的儿童,其口腔唾液中溶菌酶含量很高,同时变形链球菌的含量也很高[1]。由灰色链霉菌和球泡链霉菌生产的溶菌酶,可溶解龋齿病原菌变异链球菌。据报道,地鼠感染变异链球菌后,再用该溶菌酶处理,有预防龋齿的效果。Tenovuo 等[12]报道,向口腔保健产品中添加溶菌酶等抗菌剂比添加人工合成的抗菌剂对预防龋齿更有效。
溶葡萄球菌酶与增效剂、稳定剂还可制成口腔清洁液[13],其对几种引起口腔疾病的致病菌如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白色念珠菌、厌氧菌等细菌的杀灭效果通过检测发现,5 min 内杀菌率达99.9%。急性毒性试验、蓄积毒性试验、微核试验、黏膜刺激试验等,各项毒性实验表明安全性能符合要求[5]。该清洁液可用于健康人群,包括孕妇和儿童的口腔疾病预防。
肿瘤化疗患者常易发生口腔黏膜表皮的脱落和炎症,并伴有溃疡,易感染霉菌。使用溶菌酶清洁口腔,不但能有效预防机会性感染,同时还能减轻口腔黏膜干燥及化疗带来的不良反应。
此外,通过使用生物溶菌酶制剂来阻断致病菌的口腔传播途径,对预防院内肺炎感染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14]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综上所述,溶菌酶及其制剂对口腔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具有良好的疗效,目前国内已有溶菌酶含片上市。溶菌酶作为一种天然蛋白质,能在胃肠道内作为营养物质被消化和吸收,对人体无毒性,也不会在体内残留,是一种安全性很高的药品。在倡导“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以防促治,以治助防”,坚持牙病防治工作“为人民大众健康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的今天,溶菌酶在口腔疾病防治中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韩剑星,李瑛.唾液溶菌酶与口腔常见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2006,33(4):284-285.
[2]荣晓花,凌沛学.溶菌酶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1999,20(6):319-320.
[3]杨保全,许卫.溶菌酶在口腔疾病中的作用[J].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1990, 4 (1): 40-41.
[4]郇京宁,韩一平,陈玉林,等.溶葡萄球菌酶对烧伤小鼠吞噬细胞功能的影响[J].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1995,11(4) : 255-257.
[5]黄青山,陆婉英,励 俊.生物溶菌酶在口腔病防治中的应用[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2,18(6):469-470.
[6]李瑛,李慧兰,路婉瑛,等.FE溶菌酶含片治疗口腔炎性疾患的临床疗效观察[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30(2):171-172.
[7]李瑛,马华,韩剑星.生物溶菌酶加中药治疗OLP 68例疗效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6,22(5):317-318.
[8]肖晓蓉.口腔微生物学及应用技术[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3∶160-165.
[9]杨保全,丘克群.溶菌酶治疗牙周炎36例疗效观察[J].口腔医学,1989,9(4):201-202.
[10]陈卫民,邵乐南,陶学金,等.FE复合酶口腔喷雾剂治疗冠周炎的临床观察[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2,18(4):296-297.
[11]Kirstila V, Hakkinen P, Jentsch H, et al.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the association of human salivary antimicrobial agents with caries increcent and cariogenic microorganisms:a two-year cohort study[J]. J Dent Res,1998, 77(1):73-80.
[12]Tenovuo J, Lumikari M, Soukka T.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antimicrobial host proteins lacto-peroxidase,lysozyme and lactoferrin in xerostomi. Proc Finn Dent Soc,1991,87(2):197-208.
[13]Fischetti A,Vincent A,Loomis B,et al.Use of bacterial phage associated lysing enzyme for treating bacterial infections of mouth and teeth[P].United States Patent:6335012,2002-01-01.
[14]Lindan MM. manage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J].Am Fam Physician, 2002,65(6):1 327-1 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