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口腔医学》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28 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1-11-07  浏览次数:632次

  作者:张莉萍,孙树芳,任岚  作者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山西 太原 030001

  【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美能)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疗效。方法:选取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28 例,采用复方甘草酸苷40~60 mL溶于10%葡萄糖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7 d后,改为片剂,每日3次,每次2片,连服3个月后观察疗效。结果:复方甘草酸苷参与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可以使其愈合期缩短,复发期延长。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用于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良好的疗效。

  【关键词】 复方甘草酸苷;复发性口腔溃疡;免疫调节;临床观察

  复方甘草酸苷(美能)是由甘草酸苷、甘氨酸、半胱胺酸组成的复合物,具有较强的抗炎、抗变态反应及皮质激素样作用,并具有调节免疫、抑制病毒增殖及灭活病毒、降低转氨酶、修复肝组织损伤等多种作用[1]。用复方甘草酸苷调节免疫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ROU),取得较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4年2月—2007年8月门诊的ROU患者28 例,男19 例,女9 例,年龄22~60 岁,病程2~10年。病例纳入标准:发病10 d以上就诊者;至少有5次ROU发病史,且病史1年以上,溃疡每个月发作1次以上;无其他口腔黏膜病、严重的牙周病、特异性感染及全身系统性疾病。28 例中有3 例溃疡发生在舌根部、会厌舌面,并连成片状,有2 例溃疡位于扁桃体及其前后弓。所有病例在本次就诊前均有治疗史。

  1.2 方法

  采用复方甘草酸苷40~60 mL溶于10%葡萄糖溶液250 mL中,每日1次,静脉滴注,7 d后改为口服剂型,每日3次,每次2片,连服3个月,同时用口腔含漱液,严重者加用1周抗生素和激素治疗,观察疗效。

  1.3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中华口腔医学会的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复发性口腔溃疡评价试行标准[2]。痊愈:口腔溃疡终止复发1年以上;显效:总间隔时间延长,总溃疡个数减少;有效:总间隔时间延长,但总溃疡个数未减少,或总间隔时间未改变,但总溃疡数减少;无效:总间隔时间和总溃疡数都无改变。

  2 结果

  28 例中,痊愈7 例,显效10 例,有效8 例,无效3 例。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3 讨论

  3.1 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机制

  关于ROU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国内外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免疫、病毒感染、遗传和环境及精神因素是ROU发病的主要因素。大量研究文献表明免疫因素在本病的发病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3]。主要包括细胞免疫、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主要是T淋巴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反应。用抗淋巴细胞表面的单克隆抗体CD(OKT)系统对ROU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的研究发现,溃疡前期、溃疡发作期和间歇期CD3、CD4、CD8及CD4∶CD8均有不用程度的异常变化,证实T淋巴细胞及亚群之间的构成关系失去平衡,介导了免疫应答反应。体液免疫: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有66%ROU患者血液循环中存在抗口腔黏膜抗体。血清中循环免疫复合物(CTC)有27%~40%的阳性率,依赖抗体的杀伤细胞(ADCC)在ROU早期阶段即有活性增加。有学者采用家兔口腔黏膜蛋白为抗原免疫家兔成功获得了ROU动物模型,支持体液免疫在发病中的作用。

  3.2 复方甘草酸苷的药理作用

  复方甘草酸苷是以β甘草酸苷、甘氨酸、半胱氨酸为主要成分的复方制剂,有注射剂、片剂两种剂型,具有抗炎、抗过敏、免疫调节剂类皮质激素样作用,并具有抑制病毒增殖及灭活病毒、降低转氨酶、改善肝组织损伤等多种药理作用,甘草酸(GL)为药用甘草的主要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过敏、抗肿瘤、增强免疫功能、诱生干扰素等多种生物活性[4]。目前被确认的抗炎药理、药效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2.1 抗炎作用

  被证明是GL的主要作用。GL的抗炎作用机制主要通过选择性地抑制与花生四烯酸发生级联(cascade)反应的代谢酶2磷脂酶A2(PL2A2)和脂加氧酶(lipoxygenase)的活性完成,这样使得前列腺素(PG)、白三烯(LT)等炎性介质无法产生,从而显示抗炎效应。

  3.2.2 保护肝细胞膜

  GL对各型肝炎的降酶作用明确,推测其作用机制是对肝细胞膜的直接保护作用。这一作用同时也经动物试验和离体肝细胞培养等多种肝细胞损伤试验得以证实,认为GL可保护肝细胞免受活化巨噬细胞的侵害,其保护肝细胞膜的机制与皮质醇相似,即通过抑制PLA2和前列腺E2(PGE2)的形成发挥抗炎作用。

  3.2.3 类固醇作用

  GL对肝脏类固醇的代谢酶(△45β还原酶)、肾脏11β羟基类固醇氢酶(11βOHSD)有强亲和力。这源于GL体内代谢物的GA结构与类固醇相似,竞争性抑制可的松和醛固酮在各自脏器内的灭活,从而减缓类固醇的代谢速度,发挥其类固醇样作用。GL的类固醇样作用具有两面性,既有肾上腺皮质激素(GCS)相似、协同性,也易出现醛固酮症。临床应用必须重视。

  3.2.4 抗补体活性作用

  GL除有GCS样作用外,还可以直接抑制补体活化,降低循环免疫复合物水平。βGA具有抗补体活性,可选择性地抑制补体系统的激活途径,从而直接发挥抗炎作用。

  3.2.5 免疫调节作用

  甘草酸类具有非特异性免疫调节作用,其主要是增强细胞免疫作用,可增强MΦ吞噬功能,消除抑制性MΦ的抑制活性,还可选择性地增强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和活性[5]。

  3.3 目前主要应用领域

  复方甘草酸苷的研制初衷是抗过敏治疗皮肤疾患。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复方甘草酸苷进入中国市场并首先应用于肝病的治疗。随着对它药理作用的深入研究,其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也日益广泛,特别是抗变态反应作用及抗炎症作用引人注目。但尚未见到复方甘草酸苷对复发性口腔溃疡方面的实验研究。

  基于上述复发性口腔溃疡发生机制及复方甘草酸苷的药理作用,本组临床观察表明,通过复方甘草酸苷的抗炎作用、类固醇样作用、抗补体活性作用、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用于ROU患者的治疗中,可较快缓解症状及缩短病程,由于未见相关报道,我们将继续观察疗效,以便摸索出最佳治疗方案,减轻患者的痛苦。

  【参考文献】

  [1]孙运凤.复方甘草酸苷的临床应用[J].黑龙江医学,2007,31(5):352.

  [2]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疗效评价的试行标准[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2,37(3):234.

  [3]刘瑞刚,王鹏.复发性口腔溃疡的发病及分型[J].山东医药,2001,41(17):57.

  [4]程晓霞,向瑛.甘草及其制剂中甘草酸的定量方法研究概况[J].时珍国医国药,2000,11(4):380.

  [5]高章图,张建新,徐译,等.甘草酸抗炎抗病毒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J].解放军药学学报,1999,15(5):27.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