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04-24 浏览次数:419次
作者:吴彬 作者单位:灯塔市中心医院,辽宁 灯塔 111300
【关键词】 低分子肝素,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
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脂类代谢紊乱、血管内皮损伤、炎症反应、冠状动脉粥样斑块形成、破裂和血栓形成等因素起关键作用,而粥样斑块突然破裂和血栓形成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最主要原因。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表现形式之一,由此可见,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常规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速碧林)抗凝治疗的疗效观察,同时记录有无不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3年1月至2005年4月收入本院住院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8例,男63例,女45例(绝经后1年以上),年龄42岁~78岁,平均年龄(63±7)岁,病例符合1980年第一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和WHO建议的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和诊断标准[1]。所有患者均行血常规、试管法凝血时间(C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浆纤维蛋白原(Fig)、磷酸肌酸同工酶(CKMB)测定,急性心肌梗死(AMI)除外,无外伤及出血性疾病,无血小板减少症。心绞痛类型:初发型心绞痛42例、恶化型心绞痛34例、自发性心绞痛22例(其中变异型心绞痛5例)、梗死后心绞痛1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对照组54例。
1.2 给药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抗血小板治疗口服阿司匹林0.1 g,3次/d,同时口服消心痛10 mg,3次/d,心绞痛症状发作时可含服硝酸甘油片并记录其用量,根据心率、血压情况使用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或ACEI类药物,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用阿司匹林、消心痛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0.4 ml腹壁皮下注射,1次/12 h,每疗程7 d。
1.3 观察指标 治疗过程中观察心绞痛发作次数及程度、心电图变化。24 h动态心电图检出心肌缺血次数、缺血持续时间、缺血最长时间、室性早搏数、阵发性室速次数。心肌梗死发生与猝死发生率、出血情况。
1.4 疗效判定 显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大致正常;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2/3或2/3以上,或发作时间缩短,不用或用硝酸甘油易于缓解,心电图下移的ST段恢复≥50%或倒置的T波恢复直立;无效:症状无改善,心电图无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见表1,可见治疗组心绞痛缓解率明显提高。
表1 两组的临床疗效(略)
注:ΔP<0.05。
2.2 心肌缺血的次数、时间及心律失常的次数 治疗组均明显减少,见表2。
表2 心肌缺血次数、时间及心律失常次数(略)
注: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
2.3 心肌梗死及猝死发生率 观察期间治疗组非致命性心肌梗死2例,对照组6例,两组均无猝死病例发生。
2.4 出血情况 观察期间均无严重出血情况。治疗组仅1例腹壁部位出现3 cm×3 cm的瘀斑,1例注射局部皮肤发痒,但未影响继续治疗。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综合征,其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出血,血小板粘附、聚集,凝血系统激活,血栓形成,同时可伴有血管痉挛,引起血管明显狭窄。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血栓形成征象约占50%~80% ,血管内窥镜显示血栓形成率为80%~90% ,多为非阻塞性白色血栓[2]。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目的为阻止血栓增大,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作用更为突出。低分子量肝素通过较强的抗Xa活性来达到抗凝效果,其抗Xa活性半衰期长,是普通肝素的2倍~3倍,同时具有一定的溶栓作用,可促进侧支循环建立,并有轻度扩血管作用[3]。低分子量肝素对血小板功能影响小,降低了影响血小板功能所致的出血并发症[4]。本组研究结果显示,应用低分子量肝素组较对照组疗效更佳,心绞痛缓解率、心电图变化及心肌缺血次数、时间、心律失常的次数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且出血副作用不明显。因此,低分子量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方便、安全、有效,无需实验室监测,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第一届全国内科学术会议心血管病组.关于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的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81,9(1):75.
[2] 汪一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机制和防治新进展[J].中国急救医学,1995,15(1):48.
[3] 洪顺,柏学敏.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1,21(10):595.
[4] 王加峰,王东风.不稳定型心绞痛38例治疗观察[J].山东医药,2002,4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