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先缓冲法减轻全口义齿压痛的体会
发表时间:2011-09-08 浏览次数:523次
作者:于文滔,余志贤 作者单位:1. 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口腔科,银川 ; .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固原
【摘要】为了使戴用全口义齿的患者尽快适应义齿,充分发挥义齿的功能,减少患者复诊的次数,对136例患者(222件全口义齿)在骨突或骨尖以及口内牙槽嵴上有压痛的石膏模型上用黏贴医用白胶布的方法进行缓冲以减轻压痛,观察此方法减轻压痛的效果。结果,222件全口义齿中181件未因压痛而修改,其余32件经1次修改,9件经2次修改后义齿可正常使用。认为此方法简单易行,减少了患者初戴全口义齿后的修改次数。
【关键词】 全口义齿;压痛;缓冲
牙列缺失的患者戴用全口义齿后,由于义齿与牙槽嵴紧密贴合,义齿行使功能时牙槽嵴上的骨尖、骨突等其上面覆盖很薄的黏膜不能负担咀嚼压力因而会对牙槽嵴产生压痛,患者常因压痛而复诊,一般都要经过2~3次甚至更多次的调磨修改,给患者尤其是行动不便的老年患者造成不便。作者采用预先缓冲即在口内牙槽嵴上有压痛的石膏模型上用黏贴医用白胶布的方法进行缓冲以减轻压痛,从而可使患者初戴全口义齿后减少修改次数或者不修改,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口腔门诊修复科全口义齿患者86例(172件义齿),男性78例,女性58例,年龄46岁~83岁。上半口义齿患者42例(42件义齿),下半口义齿患者8例(8件义齿),共计136例(222件义齿);其中初次戴用全口义齿的患者80例(160件义齿),初次戴用上半口义齿患者36例(36件义齿),初次戴用下半口义齿患者6例(6件义齿),共计122例(202件义齿)。其余14例(20件义齿)患者戴过2~4副全口义齿或半口义齿,均有义齿使用后因压痛而复诊2次以上的经历。
1. 2 制作方法
首先对全口义齿患者做口腔检查,用食指触摸患者牙槽嵴,检查牙槽嵴上有无骨尖、骨突、压痛以及牙槽嵴有无明显的倒凹。尖锐的骨尖或有明显倒凹的骨突可影响义齿的制作和使用,可先在口腔外科行齿槽骨修整术后再取印模完成全口义齿。用手指触扪牙槽骨,患者能感到明显压痛的骨尖、骨突、锐利的骨缘、骨嵴、倒凹或隆起等部位,以及患者不能接受手术或介于手术与非手术之间,均可采用预先缓冲的方法。
患者常规用二次印模法取全口无牙颌印模,灌注石膏模型,脱模后待石膏模型凝固24h后在石膏模型上按照骨尖、骨突、以及有压痛的地方将医用白胶布剪成同样大小黏贴在牙槽嵴上需要缓冲的部位。然后铺蜡基托作蜡颌堤,确定正确的颌位关系后上颌架,排牙,试戴;试戴合适后按常规完成全口义齿。热处理完成后,开盒时将胶布揭去,磨平,磨光,完成戴牙。
2 结果
222件全口义齿及半口义齿中181件义齿未因压痛而修改,其余32件义齿经1次修改,9件义齿经2次修改后义齿可正常使用。其中14例(20件)戴用过全口义齿的患者有2例(3件义齿)经2次修改后正常使用外,其余均未因压痛而再次复诊。
3 讨论
缓冲区是指上颌隆突、颧突、上颌结节的颊侧、切牙乳突、下颌隆突、下颌内歪斜嵴以及存留在剩余牙槽嵴上的一切骨突[1]。这些部位的表面在上颌多为咀嚼黏膜,在下颌多为被覆黏膜,除切牙乳突外其共同特征是上皮薄,固有层、黏膜下层薄、弹性差,多数部位不能承受咀嚼压力,并容易形成骨性支点[2]。因此,必须在全口义齿的组织面作缓冲,以免承受咀嚼压力时造成疼痛。患者牙齿缺失后,缺失的时间不一致,牙槽骨的吸收也不一致,造成牙槽嵴上尖锐骨尖及骨突形成,全口义齿戴用后义齿紧贴牙槽嵴,牙槽嵴上的尖锐骨尖及骨突可引起患者的疼痛给患者的使用造成不便。产生压痛的原因:(1)基托边缘过长;牙槽嵴有明显的骨尖、硬区、倒凹而基托组织面缓冲不够[3];咬合不平衡使牙槽嵴受力不均引起压痛。通常在全口义齿完成后,对全口义齿基托组织面上自我感觉有压痛或检查有压痛的部位进行少量磨除进行缓冲,由于患者有时不能明确指出压痛的部位,磨除量不好控制,磨除过多会影响义齿的稳固,磨除不够仍然会有压痛感,并增加复诊次数。由于医用白胶布的厚度不足0. 5mm,黏贴的范围也只是在牙槽嵴上需要缓冲的部位,此范围既可起到缓冲作用不引起义齿压痛又不影响义齿的稳固,通过此法可预先明确消除压痛的部位。(2)全口义齿戴用后,在牙槽嵴上没有骨尖、骨凸及手指压痛的地方也可因咬合不平衡使得牙槽嵴受力不均匀,从而引起压痛。通过选择性磨除人工牙的障碍点,在保持垂直距离不变的前提下达到正中颌、前伸颌以及侧向颌的平衡[3],使义齿不产生压痛。
【参考文献】
[1]郭天文. 临床全口义齿学[M].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1:
[2]徐军. 总义齿与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4.
[3]马轩祥. 口腔修复学[M].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33-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