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口腔医学》

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40例治疗

发表时间:2011-08-19  浏览次数:465次

  作者:王凤均   作者单位:朝阳市第二医院,辽宁 朝阳 122000

 

  【摘要】目的:通过对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病例的回顾性分析,总结该病特点,以提高其治愈率。方法:收集1982年至2007年经治的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的住院患者40 例,分析其感染来源、细菌培养结果、全身症状及局部表现、体温、化验结果及其治疗方法。结果:本组40 例34 例痊愈,因并发症而救治无效6例死亡,病死率15 % 。结论: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全身症状严重,并发症多,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应早其积极治疗,根据患者情况选用敏感抗生素,主张联合、足量,加强支持治疗,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及时切开引流,处理原病灶等综合治疗,才能有效的控制病情,尽快治愈。

  【关键词】 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 抗生素 切开引流

  口底蜂窝织炎曾被认为是颌面部最严重而治疗最困难的感染之一。 我院自1983年至2007年经治了口底蜂窝织炎患者40例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组40例,男30例,女10例,年龄1岁~72岁。下颌牙根尖周炎17例,颌下淋巴结炎6例,冠周炎扩散8例,急性扁桃体腺炎2例无明确原因者7例。本组患者全身及局部反应均甚严重。伴有全身中毒症状,持续高热,神志改变者10例;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30例。40例均有局部软组织广泛性水肿,皮肤坚硬,明显压痛并可扪及捻发音。其中双侧颌下、舌下、口底、颈部肿胀,舌体抬高19例;双侧颊部、颈部、上胸部肿胀14例;颊、颈、颞部肿胀4例;颊、颈、枕部肿胀3例。病变区皮肤呈猩红色8例,紫红色16例,灰白色14例,棕黑色2例。体温38度~39度10例,39度~40度21例,40度以上者9例。白细胞:10×109/L以下者3例,11×109/L~20×109/L16例,21×109/L~30×109/L18例,30×109/L以上者3例。尿检有蛋白者8例,有白细胞14例,有红细胞11例,颗粒管型9例,透明管型8例。本组32例做过脓液细菌培养,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混合存在24例,链球菌单独检出6例,肠杆菌单独检出2例。本组未做厌氧菌培养。

  1.2 治疗方法

  1.2.1 局部治疗

  及时做广泛切开引流,切除坏死组织。创面用过氧化氢高锰酸钾液、生理盐水交替冲洗,庆大霉素针剂或甲硝唑液最后冲洗,置胶条引流,每日换药4次。本组做与下颌平行的长条皮肤切口19例,做多个1 cm长的筛状皮肤切口3例,做倒T型皮肤切口12例,在颈部、胸前区按皮纹走行做多个切口6例,广泛分离口底肌群达筋膜待坏死组织自行液化脱出。

  1.2.2 全身治疗

  我们多采用青霉素与甲硝唑、先锋霉素与甲硝唑或头孢塞肟钠与甲硝唑联合应用,并用一定量激素;特别注意全身支持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小量多次输血、血浆白蛋白等;并对病人进行心肺功能、血氧饱和度、血压监测,指导正确治疗。本组有17例配合高压氧治疗获得一定疗效。

  2 结果

  本组34例痊愈,死亡6例,并发全身中毒休克10例,中毒休克循环衰竭3例,心肌炎1例,中毒休克并呼吸衰竭例,多脏器功能衰竭例,败血症1例,纵隔脓肿2例。死亡原因:1例因高热抽搐、脑水肿,2例因中毒休克微循环衰竭,2例因中毒性休克肺病、呼吸衰竭而死亡,1例因肾功能及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病死率15 %。死亡患者年龄1岁~3岁儿童5例,67岁成人1例。入院后3 h死亡1例,5 h死亡1例6 h~12 h死亡3例,第5 d死亡1例。

  3 典型病例

  病例:男,38岁,左下1和左下2根尖炎,左颌下及面部肿胀5 d,入院前分别在当地医院及个体诊所治疗无效因病情加重而来我院治疗。入院时查体呈急性病容,脱水貌,呼吸短促,语言不清,体温39.8度,血压13.3/9.3 kPa,水肿范围非常广泛,向上延至面颊部,向下至颈部锁骨水平。张口度1 cm。口底广泛水肿,舌体抬高,舌下肉阜出现青紫色淤斑。颈部触之有波动并明显压痛,上胸部有副性水肿并可扪及捻发音。血常规白细胞总数22×109/L,中性粒细胞96 %,淋巴细胞8 % 。血清钾30 mmol/L,钠120 mmol/L,CO2CP20 mmol/L。胸透:心肺膈未见异常。诊断:腐败坏死性口底蜂窝织炎,颈部脓肿。入院后用头孢塞肟钠3.0 g静脉滴注,每日2次,0.2 % 甲硝唑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给静脉能量合剂及平衡液,补足血容量、纠正酸中毒与电解质紊乱。局部行双侧颌下区、颏部、颈中部、胸锁乳突肌前缘及胸锁上凹多处切开引流、引流出咖啡色、稀薄、恶臭、混有气泡的液体约60 ml,可见创面肌肉组织呈棕黑色,结缔组织为灰白色,无明显出血。创面用3 %过氧化氢液,0.9%生理盐水交替冲洗,最后用庆大霉素针剂冲洗放置引流条数根。切开当天病情加重,测血压8/5.5 kPa,立即补液静脉滴注多巴胺、阿拉明,进行抗休克治疗并给激素输同型新鲜血50 ml。第2 天创口有液化坏死组织自行溢出,有特殊腐臭味,广泛分离各创口深至筋膜,清理剪除坏死组织,以后每日4次换药。切开术后第5 天,坏死组织大量排除,上胸部远心端副性水肿减轻,体温恢复正常,呼吸平稳。第7 天,水肿完全消退随着创面肉芽开始生长,颈部皮肤缺损达6 cm×10 cm,,左下1和左下2牙做根管治疗,住院14 d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痊愈出院。

  4 讨论

  口底多间隙感染可来自下颌牙的根尖周炎、牙周脓肿、骨膜下脓肿、冠周炎、颌骨骨髓炎的感染扩散或颌下腺炎、淋巴结炎、急性扁桃体炎、口底软组织和颌骨损伤等[1]。本组病例以牙源性感染多见,腺源性感染次之;多见于儿童,未见损伤性感染及血源性感染。致病菌:除葡萄球菌、链球菌外,常见产气荚膜杆菌,厌氧链球菌,败血梭形孢杆菌,水肿梭形芽孢杆菌,产气梭形芽孢杆菌以及溶解梭形芽孢杆菌等[1]。本组32例做过细菌培养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混合感染(因受实验室条件所限未做厌氧菌培养)。

  治疗应选择对细菌敏感的抗生素,需要作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强调联合、足量使用抗生素。我科采用青霉素与甲硝唑或先锋霉素与甲硝唑联合应用取得满意效果。同时必须注重支持治疗,补足血容量,纠正酸碱平衡紊乱,并及时处理原发病灶,即局部切开引流,切除坏死组织。

  腐败坏死性蜂窝织炎,主要死于并发症。本组死亡6例,均死于并发症,且多死于入院早期,入院内死亡12例,为此,本病应早期积极治疗。

  【参考文献】

  [1]邱蔚六. 口腔颌面外科学[M].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社,2003:147-148.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