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口腔医学》

口腔疾病诊疗过程中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

发表时间:2009-05-26  浏览次数:1234次

作者:相芬芳,柴红兵,李洁心  【关键词】  口腔;高危因素;预防措施

  [关键词] 口腔;高危因素;预防措施

  Altitudinal Danger Factor and Prevent Means in Diagnosis and Treat of Mouth Cavity Sickness

  XIANG Fenfen,CHAI Hongbing,LI Jiexin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Yuncheng,Yuncheng, Shanxi 044000,China)                            

  Key words:Mouth cavity;Altitudinal danger factor;Prevent means

  口腔科是医院感染的重点监测科室之一,在人的口腔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其中细菌在每毫升分泌物中约有100万到10亿,且种类多达10种[1]。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密切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和分泌物,易引起医患双方的感染,因此,现将口腔疾病诊疗过程中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探讨如下。

  1 口腔诊疗过程中的高危因素

  1.1 诊室空气污染 与患者人数,医务人员带菌者,诊室大小,通风情况,空气消毒制度,是否使用高速切削器械有关。诊室空气微生物的污染程度与院内感染发生有关,在口腔疾病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除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外,还会被动吸入含致病菌的气雾或飞溅物,这些口腔菌的弥散,是造成诊室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2 口腔器械的污染 口腔器械多为含腔器械,特别是涡轮机慢速弯机头、直机头、吸唾器等,形态不规则,价格昂贵,增加了消毒灭菌的难度,另外,口腔器械使用频率高,周转快,也给消毒灭菌带来一定难度。

  1.3 医务人员的手污染 有些医生加强了自身防护,如操作时戴口罩、帽子、手套以防诊疗过程中患者的口腔分泌物飞溅到自己身上,但有些医生不是治疗一位患者就更换一副手套,而是一直带着一副手套,给多个患者治疗,其间不做任何清洗和更换手套,这样造成了患者之间通过医生的手而感染上致病菌。

  2 预防措施

  2.1 减少诊室内空气的污染 诊室与候诊应尽量分开,诊室内通风良好,安装空气过滤器。另外患者在检查治疗前,先用500 mg/L氯已定漱口,可使口腔内微生物明显下降,从而使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下降。

  2.2 口腔器械的消毒

  2.2.1 尽量使用一次性用物 为防止在诊疗过程中发生院内感染,我院使用多种一次性治疗处置器械,确保临床使用的安全性,真正实现了一人一盘一针一机一手套。

  2.2.2 根据口腔器械类型选择不同的消毒及灭菌方法 有人主张在诊室设置的泡镊筒、镊子罐不加消毒剂,而采用每4 h更换1次的方法,来保证治疗过程有些操作的无菌化[2],我们经实践验证并不可取,而是采用在布袋上缝制10个小隔,每小隔内插1把无菌镊子,每把只用1次,用完后消毒清洗,灭菌后再用,实践证明,既简单效果又好;对于锐利器械,我们配备小型高压蒸气锅进行高压蒸气灭菌,保证手机钻头做到1人1用高压蒸气灭菌后使用,杜绝了健之素消毒液擦拭手机钻头再使用的现象;对于不能通过高压蒸气灭菌的器械(如口镜),我们使用2%戊二醛浸泡。

  3 预防医护人员的手污染

  手的清洁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医务人员在操作时要戴手套,且在护理不同患者之前必须换手套。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按“六步洗手法”认真洗手。研究表明:虽然患者是感染的直接来源,但是造成医院感染扩散的主要途径是医务人员的手,因此,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3]。总之,只要人们意识到口腔疾病诊疗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积极主动采取有效方式去预防,就能为患者,为医护人员本身创造一个安全的就医环境。

  参考文献:

  [1] 周惠平,魏克立.口腔疾病的诊疗与交叉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1):53.

  [2] 王亚洁.医院内感染的预防[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22(1):16.

  [3] 姜宏敏,刘伟.口腔专业医护人员手带菌的监测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4):283.

【关键词】  口腔;高危因素;预防措施

  Altitudinal Danger Factor and Prevent Means in Diagnosis and Treat of Mouth Cavity Sickness

  XIANG Fenfen,CHAI Hongbing,LI Jiexin

  (The Central Hospital of Yuncheng,Yuncheng, Shanxi 044000,China)                            

  Key words:Mouth cavity;Altitudinal danger factor;Prevent means

  口腔科是医院感染的重点监测科室之一,在人的口腔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其中细菌在每毫升分泌物中约有100万到10亿,且种类多达10种[1]。医护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密切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和分泌物,易引起医患双方的感染,因此,现将口腔疾病诊疗过程中的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探讨如下。

  1 口腔诊疗过程中的高危因素

  1.1 诊室空气污染 与患者人数,医务人员带菌者,诊室大小,通风情况,空气消毒制度,是否使用高速切削器械有关。诊室空气微生物的污染程度与院内感染发生有关,在口腔疾病诊疗过程中,医护人员除直接接触患者的唾液、血液外,还会被动吸入含致病菌的气雾或飞溅物,这些口腔菌的弥散,是造成诊室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2 口腔器械的污染 口腔器械多为含腔器械,特别是涡轮机慢速弯机头、直机头、吸唾器等,形态不规则,价格昂贵,增加了消毒灭菌的难度,另外,口腔器械使用频率高,周转快,也给消毒灭菌带来一定难度。

  1.3 医务人员的手污染 有些医生加强了自身防护,如操作时戴口罩、帽子、手套以防诊疗过程中患者的口腔分泌物飞溅到自己身上,但有些医生不是治疗一位患者就更换一副手套,而是一直带着一副手套,给多个患者治疗,其间不做任何清洗和更换手套,这样造成了患者之间通过医生的手而感染上致病菌。

  2 预防措施

  2.1 减少诊室内空气的污染 诊室与候诊应尽量分开,诊室内通风良好,安装空气过滤器。另外患者在检查治疗前,先用500 mg/L氯已定漱口,可使口腔内微生物明显下降,从而使空气中的微生物数量下降。

  2.2 口腔器械的消毒

  2.2.1 尽量使用一次性用物 为防止在诊疗过程中发生院内感染,我院使用多种一次性治疗处置器械,确保临床使用的安全性,真正实现了一人一盘一针一机一手套。

  2.2.2 根据口腔器械类型选择不同的消毒及灭菌方法 有人主张在诊室设置的泡镊筒、镊子罐不加消毒剂,而采用每4 h更换1次的方法,来保证治疗过程有些操作的无菌化[2],我们经实践验证并不可取,而是采用在布袋上缝制10个小隔,每小隔内插1把无菌镊子,每把只用1次,用完后消毒清洗,灭菌后再用,实践证明,既简单效果又好;对于锐利器械,我们配备小型高压蒸气锅进行高压蒸气灭菌,保证手机钻头做到1人1用高压蒸气灭菌后使用,杜绝了健之素消毒液擦拭手机钻头再使用的现象;对于不能通过高压蒸气灭菌的器械(如口镜),我们使用2%戊二醛浸泡。

3 预防医护人员的手污染

  手的清洁是控制院内感染的重要措施。医务人员在操作时要戴手套,且在护理不同患者之前必须换手套。戴手套不能替代洗手,按“六步洗手法”认真洗手。研究表明:虽然患者是感染的直接来源,但是造成医院感染扩散的主要途径是医务人员的手,因此,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3]。总之,只要人们意识到口腔疾病诊疗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积极主动采取有效方式去预防,就能为患者,为医护人员本身创造一个安全的就医环境。

  参考文献:

  [1] 周惠平,魏克立.口腔疾病的诊疗与交叉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1):53.

  [2] 王亚洁.医院内感染的预防[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3,22(1):16.

  [3] 姜宏敏,刘伟.口腔专业医护人员手带菌的监测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4):283.

        作者单位:运城市中心医院,山西 运城 044000

医思倍微信
医思倍移动端
医思倍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