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霉素治疗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34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2-12-21 浏览次数:701次
作者 作者单位
唐杰 江苏省大丰市人民医院口腔科, 大丰
丁晓芹 江苏省大丰市人民医院口腔科, 大丰
王梅生 江苏省大丰市人民医院口腔科, 大丰
静脉畸形(又称海绵状血管瘤)是血管发育畸形所致的一种口腔颌面部常见疾病[1],因其部位特殊,手术治疗可造成面部畸形,影响外观。非手术治疗方法虽多,但疗效欠佳,且并发症多。2003年1月-2008年1月我们采用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34例,取得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4例中男19例,女25例,男女之比为1∶1.31;年龄9个月~59岁,其中12岁以内16例(47.06%);发病部位:唇颊部12例,腮腺咬肌区8例,舌部7例,腭部3例,颧颞部2例,口底2例;病变范围1.5 cm×1.5 cm~4.8 cm×6.0 cm;单发者30例(88.23%),多发者4例(11.76%)。临床表现为软如海绵样无痛包块,生长缓慢,穿刺可抽出暗红色血液。唇颊、舌、腭、口底黏膜的病变,呈暗红色或紫红色葡萄状;颌面部病变皮肤颜色正常,体位移动试验阳性,加压可缩小。多因局部畸形或功能障碍而就诊,其中瘤体出血2例。明确诊断为静脉畸形的患者,无凝血障碍和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系统性疾病,胸透和血常规检查正常者给予治疗。
1.2 治疗方法
取平阳霉素(天津太和制药有限公司)8 mg,溶于2%利多卡因注射液4 ml,加入地塞米松1 ml(5 mg/ml),按每1 cm×1 cm的瘤体内注射1 ml混合药液(含平阳霉素1.6 mg,地塞米松1 mg)。常规消毒,从瘤体边缘的正常组织进针,刺入瘤体,回抽有血后再缓慢注射药液,瘤体较大者可多点注射,注射后以消毒棉球压迫3~5 min,留观0.5 h,无出血及其他异常方可离院。成人一次最大量为8 mg,7~10 d注射1次,3~5次为1个疗程,视瘤体变化,观察2个月后未愈者可重复注射,总量不超过40 mg。
1.3 疗效标准
[1] 治愈:注射后瘤体完全消失,表面色泽正常,无功能障碍,随访无复发;基本治愈:病变缩小达80%以上,皮肤黏膜形态接近正常或轻度色素沉着,无功能障碍,但外形欠佳;好转:病变明显缩小,不足2/3,需继续治疗;无效:无明显缩小。
1.4 结果
经6个月~7年的随访,治愈20例(58.82%),基本治愈11例(32.35%),好转3例(8.82%),无效0例。治愈和基本治愈率91.17%,有效率100%。不良反应:发热2例(5.88%),体温<38.5 ℃;食欲缺乏1例(2.64%);22例(64.70%)局部肿胀,疼痛能忍受;2例出现轻度溃疡,经换药处理,7~12 d愈合;皮疹1例,注射平阳霉素后15 min后出现,无过敏性休克。
2 讨 论
静脉畸形多为软如海绵状无痛包块,生长缓慢,穿刺可抽出暗红色血液,体位移动试验阳性,可采用手术将其切除,但由于解剖位置特殊,为了保持重要的结构和功能,如清除不彻底易复发,还会遗留瘢痕,影响外观,不宜将手术方法作为首选。传统的是在瘤腔注射鱼肝油酸钠,此法的缺点是注射后有短时间的肿痛反应,小儿不易接受;多发性的较大病变治愈后可能复发。张森林等[4]报道鱼肝油酸钠相对大剂量治疗颌面部海绵状血管瘤,治愈率为89.27%,复发率为8.04%。复发原因可能:鱼肝油酸钠注射剂量不足,有残余瘤体存在;鱼肝油酸钠注射后形成的血栓可能被溶解或吸收,导致管腔再通而复发。本组治愈率为91.17%,高于张森林报道的治愈率,且局部肿痛反应不明显。动物实验证实[5],鱼肝油酸钠注射后,血管腔内形成血栓、血栓机化,导致血管结构消失,局部组织反应严重,有坏死现象;而平阳霉素对血管内皮细胞及管壁组织产生非特异性损伤,局部组织反应轻微。
平阳霉素是抗癌抗生素,能抑制细胞DNA的合成,对血管内皮细胞有抑制作用。静脉畸形是血管内皮细胞异常增生所致,瘤内注射平阳霉素可迅速抑制其内皮细胞增生,促使其退化和纤维化,使瘤体消退。同时平阳霉素还可使瘤体血管内皮细胞水肿、变性,发生无菌性炎症,致其血管收缩,管壁增厚,管腔闭塞[6],增强了它的硬化作用,提高疗效。静脉畸形病变有大小不一﹑相互吻合的血窦,平阳霉素注入后易在局部积聚高浓度药物,可破坏血窦内皮,从而抑制静脉畸形病变发展。
平阳霉素可激发体内热源释放致体温升高,文献报道,使用平阳霉素约有38.7%的发热反应,体温可高达40 ℃[7]。地塞米松能抑制内源性致热原的释放,从而减轻发热反应。本组发热反应2例,体温<38.5 ℃,1 d内恢复正常,无需特殊处理,这与使用地塞米松有关。同时地塞米松还能有效降低过敏反应,减少组织水肿、溃疡的发生,且地塞米松可抑制雌二醇与瘤细胞的特异性结合,从而抑制血管瘤的增生。平阳霉素的另一副作用是上皮角化增厚和组织纤维化,这也是治疗静脉畸形所需要的作用。本组有效病例中大部分有不同程度的角化增厚和瘤体纤维化现象。平阳霉素用到160 mg以上可致肺纤维化,本组治疗量不超过40 mg,远小于此量,注射剂量安全,本文中未见肺纤维化发生。少数病例在注射平阳霉素后会发生过敏反应,表现为皮肤潮红﹑发痒、皮疹或风疹块,严重的会出现过敏性休克(0.059%)[7],临床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本组发生皮疹1例,未有过敏性休克发生。
【参考文献】
[1] 贾玉林, 张文峰, 赵吉宏, 等. 平阳霉素地塞米松联合治疗口腔颌面部脉管畸形[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2005, 19(2):130-131.
[2] Muliken JB, Clowacki J. Hemagioma and vascular malformations infants and children:a classification based on endothelial characteristics[J]. Plast Reconstr Surg, 1982, 69(3):412-422.
[3] 邱蔚六, 主编. 口腔颌面外科学[M]. 6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66-288.
[4] 张森林, 寿柏泉. 口腔颌面部静脉畸形1412例临床报告[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5, 21(3):181-182.
[5] 高庆红, 王昌美, 温玉明, 等. 平阳霉素局部注射对周围血管的实验研究[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2001, 19(3):184-187.
[6] 赵吉宏, 陈新明. 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血管畸形后组织学观察[J]. 湖北医科大学学报, 2000, 21(1):69-71
[7] 寿柏泉, 寿卫东, 杨震, 等. 平阳霉素治疗血管瘤与静脉畸形的不良反应分析[J].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2008, 6(1):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