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回访意见原因分析对产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4-09-04 浏览次数:872次
我院是一间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较早就推行产妇回访制度,对每一位产妇进行产后回访,促进产后康复。2013年5月前,回访工作仅按传统方式进行,未将回访反馈意见作根本原因分析,今年6月以来对反馈意见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进行分析、遵循PDCA循环。根本原因分析法(rootcauseanalysis,RCA)是一种回顾性不良事件分析工具,是一个系统化的问题处理过程[1]。本研究旨在通过RCA确定和分析问题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有效地推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达到母婴安全,提高满意度,减少投诉的目的。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于2013年1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1060人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产后抑郁症除外。采用等组试验法设计,将2013年1月~2013年5月期间分娩的产妇530人设为对照组,产妇年龄21~39岁,孕周36~41w,均为单胎,初产妇388人,经产妇142人;顺产422人,剖宫产108人;初中以下学历312人,高中以上学历218人;农民185人,技术干部212人,城镇居民133人。将2013年6月~2013年10月期间分娩的产妇530人设为试验组,产妇年龄20~38岁,孕周37~41w,均为单胎,初产妇384人,经产妇146人;顺产420人,剖宫产110人;初中以下学历310人,高中以上学历220人;农民187人,技术干部210,城镇居民133人。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孕次、职业、文化程度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共涉及助产人员23人,年龄19~52岁,均为女性,本科学历1人,大专学历14人,中专学历8人;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称17人。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产后回访模式,无反馈意见根本原因分析。试验组:实施产后回访收集反馈意见,采用根本原因分析法(RCA)进行分析、遵循PDCA循环。具体措施如下:①加强访视小组管理:护士长组织全科人员学习和讨论有关访视的要求,科内成立访视工作管理小组,由3~5名专科护理知识丰富、沟通能力强、服务态度好的助产士或妇幼医士组成,选派一名高年资、责任心强、有5年以上妇产科工作经验的中级以上职称的助产士担任小组长,护士长参与管理和督促,不定期检查访视工作情况,并以书面形式上报护理部。 ②拓展访视内容:除了传统的访视内容如产妇阴道流血、新生儿喂养、切口愈合、健康指导等,还增加了对产房服务的评价、建议,对住院期间的感受和满意度评定。采取面对面的问卷调查,产妇根据实际情况和感觉填写。③汇总回访意见:调查员每天对当天完成的回访表进行复核后,交由小组长复核验收。回访管理小组将回访意见汇总、综合分析,从“人”“机” “物”“环”“法”5个方面,确定近端原因。④提出整改和处理措施:分析事件的相关因素,按发生缺陷条目、频次及其分布特点,制定质量整改措施,作为下月科内护理质量管理监控的重点,以达到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若因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及自身原因或技术而发生的工作缺陷但未引发投诉,则科内认真分析事发原因,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科内整改;若工作缺陷已引发产妇及家属的不满则为投诉,除了认真做好解释说明工作,还填报《投诉意见处理表》,按事件严重性对当事人作相应的处理。
1.3评价标准
1.3.1助产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比率变化:按《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南》[2]中的助产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比较实施前后产科病区的护理质量变化。助产专科护理质量指标包括送孕妇至产房时机不准确、产房阴道分娩产后出血、产科病房产后出血等9项指标,本研究只统计其中6项指标的发生例次。
1.3.2投诉率和满意度调查:使用我院统一制定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在产后回访中调查满意度。统计试验期间两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投诉例数,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统计分析,组间采用χ2检验差异显著性,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助产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比率变化:试验组助产专科护理质量指标比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意义(均P<0.05)。见表1。
2.2满意度和投诉率变化:试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而投诉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3讨论
3.1分析原因:制订整改措施,有助于提高助产专科护理质量1997年美国首先引用RCA的方法在医院调查不良事件,目前国内许多医院护理部门用此方法分析护理不良事件,从 “人”“机”“物”“环”“法”5个方面,确定近端原因,逐步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加以解决[1]。产科是高风险重点专科,收治的孕产妇病情急、变化快、工作预见性难,容易造成忙乱,而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服务质量却有较高的期望和要求,因而容易产生矛盾继发纠纷,但由于住院期短,有些矛盾尚未解决就带着怨气回家[2]。从表1可以看出,对照组产妇助产专科护理质量指标中的产房阴道分娩产后出血18例,乳房胀痛13例,尿潴留13例,这些带给患者的不适,都会影响患者对服务质量的认同和评价。产后回访是助产士对自己在沟通技巧、服务方式、接生技术等方面的自我评估[3]。试验组通过改革回访模式,拓展访视内容,面对面访谈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和需求,以及征求产妇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建议和反馈意见。分析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当事人,并作内部整改,实施产房“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服务模式,能及时观察和记录产程进展,如规律宫缩、胎膜早破、阴道流血及胎心变化等,准确掌握送孕妇至产房的时机;指导产妇使用腹压、屏气等技巧,给予生活照顾如喂水、擦汗等,播放轻音乐减轻产妇焦虑、紧张心情,采取正确体位,利于胎儿娩出;产后2h开始协助排尿防止尿潴留;教会产妇正确地掌握哺乳技巧并做好乳房按摩防止产后乳房胀痛;观察阴道流血,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防止产后出血;做好饮食宣教和产后性生活宣教等。对照标准按“回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整改-处理”的程序实施质量管理。从表1可以看出,试验组产妇产房阴道分娩产后出血5例,乳房胀痛3例,尿潴留1例,大大降低了护理质量指标比率,提高了专科护理质量水平。
3.2采纳患者意见:持续质量改进,提高满意度,减少投诉持续质量改进是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即围绕服务的全过程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和改进活动[4]。根据患者提出“产休病房噪音大”、“护士与产妇缺乏交流”、“助产士人力资源少”、“新生儿护理知识讲解欠缺”等意见,科内加强产休区内环境的管理,如要求医护人员手机调成静音,操作、交谈、走路轻柔,减少噪音,保持安静;加强护士专科知识培养,提高交流技巧,护理过程中与产妇多沟通,了解产妇的需求,尽量给予满足;合理配置科内护理人员,增设机动班,抢救工作忙时增加人手,使工作科学而有序地进行;制作和发放宣传资料,使产妇了解更多的育儿知识等。提供优质服务的核心问题是满足服务对象需要,让患者最大限度地享受到便捷和舒适[5]。如研究结果表1所示,试验组通过回访沟通,征求和收集了患者对服务的意见,进行汇总,然后集体讨论和分析,找出风险和缺点加以改进,提高了满意度,又减少了投诉,满意度由原来的90.38%提升到97.36%,投诉率由0.94%降至0。临床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反映护理质量在一定时间和条件下,科学动态地反映护理质量的基础、过程与结果[1]。本研究实践证明,实施产后回访意见原因分析,能切实了解产妇的真实感受和助产士的工作成效,通过“回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整改-处理”的程序实施质量管理,有效地推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助产专科护理质量,提高满意度,降低投诉率,值得临床推广。4参考文献
[1]彭刚艺,陈伟菊.护理管理工作规范(第4版)[M].广东科技出版社,2011:108-110.
[2]广东省卫生厅.广东省医院护理质量评价指南[S].2010:4.
[3]庄皎月,郑娟,陈莹.浅谈助产士在院内产后访视中的作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417.
[4]王朝晖.持续质量改进在产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5):616.
[5]詹来英,张丽.护理服务绩效管理模式对精神病患者满意度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6):926.
[收稿日期:2014-01-10编校:潘宏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