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
发表时间:2014-03-26 浏览次数:609次
剖宫产术中,常用的麻醉方式就是椎管内麻醉,而在麻醉后发生寒战、牵拉痛是较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对手术的正常操作产生干扰,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监测工作产生影响[1]。选择2012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48例需要实行剖宫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实施手术时应用小剂量舒芬太尼进行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能有效降低产妇寒战和牵拉痛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2年7月~2013年8月收治的48 例需要实行剖宫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20~38岁,平均(25.5±1.5)岁;体重52~80 kg,平均(59.5±4.5)kg。排除有心肺、肝肾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高危妊娠、术前胎儿宫内窘迫、滥用药物、有精神疾病史以及对麻醉药物过敏的患者;根据美国麻醉师协会(ASA)病情评估标准可分级为Ⅰ~Ⅱ级。将所有患者分为A组与B组,每组24例。两组患者年龄、体重、麻醉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在麻醉前给予所有患者的生命各项指征进行常规监测;打通上肢静脉通路,给予300~500 ml复方氯化钠溶液进行静脉输注。患者取左侧卧位,对L2~3椎间隙进行常规消毒、铺创巾,使用16号硬膜外穿刺针对患者实行硬膜外穿刺,将25G的腰穿针经硬膜外进行穿刺,感受到突破感后停止进针,将针芯拔出,如发现有脑脊液流出或使用注射器进行轻轻回抽时发现有脑脊液,即可进行注药操作。A组患者在进行麻醉时在麻醉药中加入小剂量舒芬太尼,具体剂量为1 ml的0.75%布比卡因、0.1 ml的 5 μg舒芬太尼,0.5 ml的10%葡萄糖;B组患者给予常规麻醉,具体剂量为1 ml的0.75%布比卡因、0.5 ml的10%葡萄糖。所有患者均在10 s内将麻醉药注射完毕后将腰穿针退出,后用1.0 ml生理盐水注入硬膜外腔,向头端置入硬膜外导管3.5~4.0 cm,固定后患者保持平卧姿势。对手术床进行调整,保持其向左侧倾斜 15°,给予患者常规吸氧操作,保证2 L/min,对麻醉平面用针刺法进行测试,平面低于T8的患者或者效果不理想的患者,可硬膜外追加适量2%的利多卡因;对于血压下降值>30%的患者,可考虑给予6.0~10 mg麻黄碱静脉推注;心率<60次/min的患者,给 0.3~0.5 mg阿托品予静脉推注。
1.3 疗效评价标准:寒战按0~3级评分分为0级:无寒战;1 级:轻度寒战,患者面部或颈部出现轻微纤维抽动症状,上肢未出现随意运动,但心电图反应出干扰情况;2级:中度寒战,有 1组以上的肌群出现较明显的颤抖症状;3级:重度寒战,患者出现全身大群肌肉抖动。牵拉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级:0分为无痛;1~3分为轻度疼痛;4~6分为中度疼痛:7~10 分为重度疼痛[2]。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7.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患者中牵拉痛情况,无痛3例,轻度12例,中度8例,重度 1例;B组患者无痛1例,轻度6例,中度14例,重度3例,A组产妇发生牵拉痛的几率明显较B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患者寒战发生率为12.5%,B组为54.2%,A组患者寒战发生率明显较B组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围手术期引起患者寒战发生的原因较多,手术消毒、术中输液、腹腔冲洗、手术室温度较低以及术中出血较大等均能引起患者发生寒战。而牵拉痛主要是由于椎管内麻醉阻滞平面不足以对牵拉反应产生完全的抑制而产生的。舒芬太尼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强效阿片类镇痛药,其脂溶性较强,很容易便能通过血脑屏障以及神经细胞膜向头侧扩散,与脊髓或更高的中枢中阿片受体结合,从而增强镇痛效果[3];另外该药物能够促使肾上腺素以及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多,减弱人们寒战反应并增加产热量。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剖宫产术麻醉药中加入小剂量舒芬太尼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临床疗效较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4 参考文献
[1] 郑剑秋,冯继峰,彭 伟.芬太尼与舒芬太尼鞘内给药预防剖宫产手术寒战[J].广西医学,2012,12(15):4547.
[2] 徐小雷.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术的临床观察[D]. 延边大学,2012:65.
[3] 罗小会,廖 琴,孙铭阳,等.0.75%罗哌卡因复合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腰麻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6(2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