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流产术前宫颈衣原体筛查及其临床意义
发表时间:2014-03-11 浏览次数:572次
目前,随着性观念的转变,性成熟普遍提前,年轻女性衣原体感染率明显增高,而无保护性措施所致非意愿性妊娠合并衣原体感染增多,未经检查治疗而行人工流产术将加速病原体上行感染及扩散,造成术后出现盆腔炎、异位妊娠甚至不孕,危害女性生殖健康、破坏家庭和谐。本课题研究宗旨在了解人工流产术前衣原体感染的现状及危害因素,重视术前宫颈衣原体筛查及干预,以保障女性生殖健康。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3月~2012年6月间来我院门诊因早孕6~9周欲行人工流产妇女(19~30岁,有生育要求)500例,进行宫颈衣原体筛查,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宫颈管分泌物CT。
1.2检查方法:患者入院后完善常规检查,包括心肺检查,妇科内诊,取膀胱截石位,先用大棉签拭去宫颈外多余的分泌物,然后用衣原体EIA采样盒中提供的拭子插入宫颈口2~3 cm,轻轻转动10~15 s,将拭子放入专用试管保存并送入实验室检验。采用美国宝特公司提供宝麦康准衣原体抗原检测试剂盒(ELISA)进行标本采集。标本处理:标本采集后立即2~8℃保存,7 d内检测或提取,在采集管内加入1.0 ml样本处理液,松开管盖,置于已预热到95~100℃的加热板上加热15 min,然后冷却至10 min。将拭子上的液体在管壁拧干,丢弃拭子。结果判断:细胞培养阳性,诊断为衣原体感染。
1.3问卷调查:在患者初次就诊,未实施人工流产术前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初次性生活年龄、性伴侣数、避孕方式、妊娠次数、既往有无宫颈炎病史等。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一般资料:共收回调查问卷500份,研究对象年龄16~30岁,其中未婚女性为340例,占68%,未产者为370例,占74%。
2.2宫颈分泌物衣原体检测结果:500例欲行人工流产术的年轻妇女衣原体感染96例,占19.2%。
2.3 CT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详见表1。
3讨论
沙眼衣原体感染已成为目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在发达国家其感染率是性传播疾病排第1位,在我国感染率正在迅速上升,尤其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甚。东莞地区因产业原因,年轻女性多,并处于性旺盛期,多性伴,性生活无避孕措施,重复流产,致CT感染增加。在女性生殖道中,CT主要侵犯宫颈柱状上皮、鳞状上皮交界上皮,导致宫颈炎、子宫内膜炎、附件炎及盆腔炎,严重者导致异位妊娠和不孕[1]。沙眼衣原体(CT)引起的盆腔炎(PID)被认为是继发不孕的主要危险因素,衣原体感染主要通过破坏输卵管黏膜上皮及纤毛功能,并引起输卵管卵巢周围炎,从而损害输卵管输送卵子以及受精卵的功能,造成输卵管性不孕以及异位妊娠,严重危害女性生殖健康。在性成熟无症状的女性下生殖道中CT的检出率为2%~37%[2]。但往往在年轻的性欲旺盛的妇女携CT而没有症状或症状隐匿,因沙眼衣原体在女性最初感染部位是尿道、子宫颈,形成局部慢性炎症,并长期潜藏此处,无明显症状,所以未能及时诊治,且因其对避孕知识的缺乏,而在她们来终止妊娠前未进行CT感染筛查,这部分阳性人群在人工流产后,感染上行蔓延及扩散,术后发生盆腔炎的危险率明显增加且导致日后的不孕症及异位妊娠的发生。目前世界上一些国家如英国、荷兰等正在推行全民每年常规筛查衣原体感染[3-4]。美国预防医学特别委员会推荐对于高危人群进行常规筛查[5],包括25岁以下有性生活者,未婚有性生活者、有多个性伴侣或刚刚更换性伴侣、宫颈糜烂及不持续使用屏障式避孕方式(如男用避孕套)者。我国现阶段,由于衣原体检测费用高,尚无法成为常规筛查项目。但是对于高危人群在行人工流产术前筛查衣原体是有必要的,可以达到早诊断、早治疗和预防严重并发症发生的目的。应加强对人工流产术前生殖道衣原体感染宣传及重视,提倡健康文明的性生活习惯是降低衣原体感染率的重要措施。这对保障妇女生殖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4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92-1394.
[2]Biros E,Bodnarj,BiorsI,et al.Molecular detection of Ureaplasma urealyticum Infection from clinical urogenital swabs[J].Folia Microbiol(Praha),2007,52(4):443.
[3]NicolaL,RogerMH,Matthias E,JonathanACS,BjomH.Screen-ing for Chlamydia[J].Lancet,2005,365(17):1539.
[4]John M,Chris,NicolaL.Screening for Chlamydia[J].Lancet,2005,365:1539.
[5]U.S.Preventive Service Task Force.Screening forChlamydial infection:Recommendations and Rationale[J].Am J Prev Med,2001,20(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