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84例分娩方式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24 浏览次数:623次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剖宫产的安全性、可靠性提升,大多数女性选择了剖宫产,剖宫产的概率逐年升高。目前,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患者在临床中出现的也比较多,对于术后再次妊娠,选择怎样的分娩方式是非常重要的。目前,由于麻醉学、输血、输液、水电平衡知识以及手术方式、手术缝合材料的改进和控制感染等措施的进步,剖宫产已成为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和围生儿生命的有效手段[1]。回顾性分析2010年6 月~2013年6月接收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患者作为分析研究资料,对分娩方式的选择做回顾性的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妇产科2010年6月~2013年6月接收的 84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患者作为分析研究资料,年龄23~39 岁,平均31.9岁;孕周<37周的6例,37~42周的70例,>42周的 8例。84例患者中,上次进行的剖宫产术分别为:子宫下段剖宫产 61例,腹膜外剖宫产5例,子宫体部剖宫产2例,术式不详16例。距上次剖宫产间隔年限<2年的患者有18例,在2~4年的患者有55 例,>5年的有11例。上次剖宫产指征情况以及构成比见表1。表1 84例术后再次妊娠患者上次剖宫产指征构成比情况剖宫产指征 例数 构成比(%)胎儿窘迫 12 14.3 产程停滞 22 26.2 巨大儿 8 9.5 臀位 13 15.5 前置胎盘 8 9.5 妊娠高血压 9 10.7 胎盘早剥 2 2.4 骨盆狭窄畸形 1 1.2 妊娠合并内科疾病 1 1.2 先兆子宫破裂 8 9.5
1.2 方法:分析选取的84例患者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分娩方式,同时,随机的选取同时期首次剖宫产(PCS)的84例患者与同期再次剖宫产(RCS)患者进行比较。首次剖宫产患者和再次剖宫产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t检验。
2 结果
阴道试产的有18例,试产成功的患者有13例,试产成功率为 72.2%。84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的患者中,选择重复剖宫产术的患者有62例,出现术后出血患者有1例,再次妊娠出现前置胎盘的有3例,出现子宫破裂的有2例。经阴道分娩的所有患者中,无子宫破裂和前置胎盘症状出现,术后出血患者有1例。18例试产者中,6例试产失败,中途改急诊剖宫产,其中4例为先兆子宫破裂,2例为胎方位异常,试产成功率为72.2%。首次剖宫产的84 例患者中,出现产后大出血的患者有11例(13.1%),产褥感染患者有2例(2.4%),子宫切除患者有1例(1.2%);再次剖宫产的84例患者中,出现产后大出血的患者有23例(27.4%),产褥感染的患者有8例(9.5%),子宫切除的患者有7例(8.3%)。再次剖宫产患者的产后大出血、产褥感染、子宫切除率均明显高于首次剖宫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经阴道分娩是自然而且符合生理的分娩途径,产妇分娩后能迅速康复,新生儿能更好的适应外界环境。剖宫产是经腹切开子宫取出胎儿的手术。剖宫产产妇术中出血、术后血栓形成率、再次妊娠发生前置胎盘和子宫破裂的几率远高于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同时剖宫产新生儿并发呼吸系统功能异常及发生弱视的几率高于阴道分娩新生儿,其抵抗力远低于阴道生产新生儿。有调查显示,无医学指征剖宫产不但不能降低围生儿的死亡率,反而增加了剖宫产术后病率及孕产妇死亡率,因此不主张无医学指征行剖宫产术[2]。剖宫产后再次妊娠只要严格掌握阴道试产的适应证和禁忌证,应当提倡阴道分娩,因为阴道分娩可减少再次剖宫产加重盆腹腔脏器的粘连程度、术后发热、腹壁切口愈合不良及恶露时间过长等并发症。只要试产过程中细心观察,及时发现胎儿窘迫、先兆子宫破裂等,发生严重的母婴并发症的几率会大大降低。因此,强调试产过程必须有专人严密观察,观察孕妇腹形、子宫下段是否有压痛、胎心变化,有条件的医院最好行宫内压测定,持续监护胎心。通过分析研究选择的84例患者也充分说明,剖宫产后妊娠再分娩,试产是一种可选择的措施,排除阴道分娩的禁忌证后,要给予试产机会,降低剖宫产率,可进一步提高产科质量,促进围产医学的进一步发展,阴道式生产过程中,一旦发生子宫破裂,合理调动医疗资源进行急救,能够有效地提高孕产妇安全生产的概率,也能够降低新生儿的死亡率。
4 参考文献
[1] 高 凌.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130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1,33(1):22.
[2] 韩灵云,马学兰,聂朝红.剖宫产术后再次分娩178例探讨[J].宁夏医学杂志,2010,31(1):8.
[收稿日期:2013-11-05 编校:郑英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