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在慢性盆腔炎中的疗效研究
发表时间:2014-01-23 浏览次数:498次
慢性盆腔炎是常见的妇科疾病,指女性内生殖器官、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发生慢性炎性反应,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腹坠痛、腰骶部酸痛、白带多、月经多、性交痛等[1]。慢性盆腔炎发病率高,且反复发作,不易治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目前临床上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主要方法为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根据2006年美国疾控中心制定的盆腔炎诊断标准确诊为慢性盆腔炎。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年龄20~46岁,平均(32.54±2.12)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1.75±0.76)年。治疗组年龄21~48岁,平均(33.38±2.37)岁;病程2个月~4年,平均(1.83±0.82)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替硝唑治疗,将0.4 g替硝唑注射液加入10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2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0.4 g/d,分2次静脉静脉滴注,重度感染患者或病原菌对本品的敏感性较差者(如绿脓杆菌),每天最大剂量可增至0.6 g,分2 次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7 d为1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1.3 疗效判定:痊愈:治疗7 d后,下腹坠痛、痛经、性交痛、白带异常等所有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妇科检查无按压痛,B 超检查未见异常,治疗后3个月内无复发。有效:治疗后下腹坠痛、痛经、性交痛、白带异常等所有的临床症状均明显改善,妇科检查按压痛明显改善,B超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无效:以上临床症状改善轻微或无变化,妇科检查或B超结果无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s x± )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95.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6.05%(P<0.05),治疗组痊愈率为48.84%,对照组痊愈率为37.2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例数 痊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治疗组 43 21(48.84)20(46.51) 2(4.65) 41(95.35)对照组 43 16(37.21)21(48.84)6(13.95)37(86.05) χ2值 2.425 1.142 4.275 2.543 P值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的主要病原体是淋病奈瑟菌、衣原体、支原体以及厌氧菌、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等多种菌类,此外血吸虫、丝虫等,亦可使盆腔感染,故治疗慢性盆腔炎选用的抗生素抗菌谱应尽可能包括以上病原体,或选用适当抗生素联合治疗[3]。左氧氟沙星为氧氟沙星的左旋体,是喹诺酮类抗生素,其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的活性而阻止细菌DNA的合成,起到抗菌作用。有研究报道称,左氧氟沙星的抗菌活性比氧氟沙星提高了1倍,但其不良反应远低于氧氟沙星,且停药后均可自行恢复,临床上已逐渐取代氧氟沙星[4-5]。替硝唑与甲硝唑同属硝基咪唑类,对革兰阳性厌氧菌、梭状芽胞杆菌属及难辨梭菌的抗菌活性由于甲硝唑,且不良反应少于甲硝唑[6]。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治疗组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研究结果表明,治疗7 d后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达95.35%,单用替硝唑治疗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6.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临床效果显著。
4 参考文献
[1] 乐 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50.
[2] 周子球,林雪梅,李少君.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276例疗效观察 [J].中国卫生产业,2012,9(4):34.
[3] 张海侠.乳酸左氧氟沙星联合替硝唑治疗妇科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杂志,2010,8(3):37. [4] 王 琦.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用于治疗妇科盆腔炎的疗效观察和安全性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9):590. [5] 张淳芳.左氧氟沙星片联合妇康消炎栓塞肛门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2010,12(4):703. [6] 卢彩珠,罗秀霞.左氧氟沙星与替硝唑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5):40.
[收稿日期:2013-08-07 编校:郑英善]